包头日报记者 李春燕
包头日报讯 不用东奔西走,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在“家门口”就能顺利拿到,这一便民服务不仅为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免去了异地奔波之苦,更标志着呼包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吕先生此前因交通事故导致闭合性重度颅脑损伤及全身多处骨折,被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按照以往流程,劳动能力鉴定需到工伤认定地办理,但吕先生伤情严重,长途往返极不现实,工伤待遇申领也因此陷入停滞。
包头市社保中心获悉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积极与呼和浩特市人社部门沟通协调。在两地高效联动下,由呼和浩特市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出具协助鉴定函,包头市社保中心严格按照统一规范,全程负责受理、查体、评审等全流程鉴定工作。整个过程衔接顺畅、高效便捷,让吕先生家属切实感受到了跨市协作带来的便民温度。
此次跨市劳动能力协同鉴定的成功落地,是呼包两地人社部门打破地域壁垒、优化服务流程、强化部门联动的生动实践。不仅精准破解了工伤职工异地鉴定“跑路难、流程繁”的痛点,更以公共服务升级为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添砖加瓦,为城市群内更多公共服务跨市协同开展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来源:包头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