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学习微讲堂】高质量办案 做实定分止争

0
分享至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定分”在于依法判断是非,“止争”在于用心止息纷争,“定分”重在“止争”。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人民法院在寻求定分止争过程中,往往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定分不易、止争尤难。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求极致的精神高质量办案、做实定分止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持理念先行,突出一个“新”字,把牢高质量办案的正确方向。理念一新天地宽。高质量办理每一起案件,根本在于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融入司法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自觉用新的司法理念去引领办理好手中的每一起案件。首先,办案当有“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自觉。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要自觉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体现在每一起案件的办理中。既要站在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位置上去“看”案子,敏于发现案件背后的政治因素,自觉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寻找最佳应对办法,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又要立足于法律框架内去“办”案子,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用讲法治的方式办好讲政治的案件,切实把党的绝对领导这一政治优势转化为办案效能。其次,办案当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自觉。中心工作发展到哪里、人民群众期盼在哪里,司法服务就应当跟进到哪里。面对每一起事关大局发展的案件,都必须以对大局负责、对法治负责的精神,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统筹服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面对每一起事关民心向背的案件,必须明白“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做到善于洞悉老百姓最朴素的公平正义观。最后,办案当有“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自觉。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案”,却往往事关“大政治”“大民生”,必须以不弃微末的细腻,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小案”,做到“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要看到每一起案件的背后,往往都关系着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企业的兴衰,这些都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为此,我们要以“如我在诉”的情怀,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去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地把一起又一起“小案”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遵循司法规律,突出一个“办”字,实现高质量办案的价值追求。无规矩不成方圆。高质量办理每一起案件,关键在于切实遵循司法活动的客观规律,推动构建权利有保障、权力有制约、公平可预期、正义看得见的法治环境。一是要“办”得公正。实体公正是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法官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以对事实负责、对真相负责的态度,深入调查取证、全面梳理证据链条,将案件事实查清、查透。精准适用法律是关键。法官在办案时既要严格遵循法律条文的明确规定,又要善于把握法律法规的立法本意与精神实质,促使案件处理的“法律结果”契合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二是要“办”得合法。程序合法是当事人感受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对法官而言,法定程序是办案的刚性准则,唯有将法定程序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让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法律检验,才能为“办”得合法筑牢底线。对当事人而言,程序权利是重要保障,法官在办案中应主动告知当事人享有的程序权利,耐心解答其对程序问题的疑问,为当事人行使权利提供必要条件,不阻碍、不限制其合法诉求的表达,唯有让程序运行的“法定化”契合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直观感受”,才能让当事人在权利保障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三是要“办”得规范。行为规范对公平正义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司法行为要规范。立案、送达、庭审、执行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能出现任何纰漏,针对各环节中的常见多发问题,要及时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用好审务督察和司法巡查,对共性、典型问题及时通报提醒。另一方面,日常言行要规范。始终保持高度的自律和职业操守,坚决不说与自身职业不符的话,坚决不做与法院形象不符的事,以良好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四是要“办”得廉洁。司法廉洁是公平正义的底线。对法官个人而言,就是要算好政治、人生和家庭这三本账,政治账关乎司法权威,人生账警示职业红线,家庭账承载亲情期待。对法院党组而言,就是要培育廉洁文化,持之以恒开展廉政学习、警示教育,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抓好各项制度机制的严格落实,紧盯关键节点、重点领域强化监督,让廉洁司法真正成为干警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贯穿立审执访,突出一个“全”字,寻求高质量办案的最佳方案。高质量办理每一起案件,重点在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全流程推动纠纷实质化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立案环节要突出“全局性”谋划,筑牢案件质量根基。立案是审判的前提,依法立案是公正司法的开始。我们要从一 开始就做好全局性把控,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精准识别案件性质、争议焦点与潜在风险,做好诉讼引导、风险提示和繁简分流,为后续审判执行奠定坚实基础。对于不宜通过诉讼解决的,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纠纷解决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后续环节的衍生问题。审判环节要聚焦“全过程”公正,锤炼案件质量核心。审判是确认权利义务、体现司法权威的中心环节。要把案件审好,深入查明事实,精准适用法律,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辩论权、知情权等诉讼权利,确保案件无论在实体和程序上都没有瑕疵,在“对”的基础上把案件审“好”,把调解贯穿办案全过程,准确回应各方当事人在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诉辩意见,使当事人能够正确理解并接受裁判结果,杜绝“一判了之”,减少“因案生案”。执行环节要强化“全链条”衔接,兑现案件质量承诺。裁判结果的最终落实,有赖于执行环节的强大支撑。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要将立审执统筹规划,在立案、审判阶段就要考虑后续执行的可能与困难,必要时采取保全措施,为顺利执行创造条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要创新执行方法,加大执行力度,用足用好强制措施,持续推动交叉执行、终本清仓和执破融合,打通权益实现的“最后一公里”,让纸面上的判决转化为真金白银。信访环节要关注“全周期”效果,审视并反馈案件质量。信访是检验案件办理社会效果的重要窗口。要做好信访这一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对于涉诉信访,耐心倾听诉求,实质性审查评议,推动涉诉信访实质性化解。同时,要将涉诉信访作为发现深层次问题、改进工作的宝贵资源,倒逼前端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工作标准与质量。

转变司法作风,突出一个“优”字,夯实高质量办案的支撑保障。风清气正万象新。高质量办理每一起案件,基础在于办案的法官所具备的优秀法律专业能力和优良司法作风,从而让公平正义在每一个司法案件、每一个司法行为中得到充分体现。一是优管理提升司法效能。优质的管理是司法高效运行的基石。一方面,要健全以案件质量、效率、效果为核心的考评机制,引导法官聚焦于案结事了、服判息诉。另一方面,要优化监督制约机制,强化院庭长的法定监督职责,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的咨询把关作用,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全流程静默化监管,为高质量办案构建起权责统一、监管有效的司法责任体系。二是优作风增强司法公信。优良的作风是司法公信的保证。转变司法作风,关键在于塑造一支秉持公正、恪守良知、司法为民的队伍。一方面,要优化服务作风,秉持“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在立案、接待、庭审等各环节,做到态度热情、倾听耐心、释法明晰,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另一方面,要优化办案作风,弘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沉下心来深入核查证据,精准认定事实,精心打磨裁判文书,以对事实负责、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将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三是优环境营造良好生态。良好的环境是司法权得以独立、公正、高效运行的外部保障,这既包括硬件的升级,也包括软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优化内部履职环境,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依法办事的法官撑腰鼓劲,建立健全干预司法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另一方面,要优化外部法治环境,通过公开审判、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尊重司法权威、信仰法律、理性维权,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来源:人民法院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固阳县人民法院 incentive-icons
固阳县人民法院
固阳县人民法院的网易号
3013文章数 3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