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一家养老院同时最多可以服务多少人?通常来说百人已是极限。但在上海,有一家养老机构在十年之间实现了服务效能的百倍提升,从最开始床位不到百张,到如今可以为6万老人提供各类养老服务,这一养老企业进化之路,正是上海近年来养老事业迭代升级的缩影。
从96到1500
上海快乐之家养护院成立于2015年,隶属于上海莳花斋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位于黄浦区黄家路195号,拥有96张床位,专门服务高龄、失能失智老人。在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只是一家传统养老机构,受限于床位数量,服务覆盖的范围比较有限。
“上海的养老服务需求一直非常旺盛,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提升自己,为更多老人提供优质服务,但传统养老院的扩张模式显然跟不上时代发展。”上海莳花斋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海水告诉记者,虽然公司又在杨浦区开设了一家养老院,但也只是增加了133个床位,让他意识到传统养老模式的局限性,以及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根据上海“9073”养老规划,97%的老人将以社区和居家养老作为主要模式,需要养老机构为其赋能。
从2019年开始,上海开始探索一种名为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简称“家床服务”)的新模式,把养老院搬到居民家里,让养老服务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快乐之家养护院成为了上海首批参加试点的企业,建立了老西门街道家庭照护床位服务中心,为上海居家养老模式提供创新实践。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去年3月老西门街道家庭照护床位服务中心正式通过验收,成为上海市首家家庭照护床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养老机构的整个业务流程都进行了重新设计,确定了以“养老管家”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以满足老人各类养老需求,由此而产生的企业标准,也将为上海“家床服务”市级标准的出台做出贡献。目前,该机构已经为1500位老人提供“家床服务”,相当于增加了10家传统养老院的床位数。
从1500到6万
2023年,老西门街道24小时老年人应急服务中心成立,专为区内“留守老人”、独居老人等需要重点关注的老龄群体提供全天候的安全保障,莳花斋正是这一项目的运营方。
在应急服务中心的智慧管理系统的屏幕上,每一位老人的状态都能得到即时展现,在AI智能设备的辅助下,如果老人出现危险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应急人员将在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查看。
目前,莳花斋除了运营两家养老院以及老西门、小东门、半淞园路、打浦桥街道的24小时应急服务中心以外,还受委托运营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黄浦区小东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长者照护之家、黄浦区小东门街道长者照护之家老西门街道家庭照护床位服务中心等政府养老服务机构。并承接多项日托“睦邻小厨”、老年人助餐送餐服务、老吾老家庭照护能力公益培训等养老项目。
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市场快速发展和老龄人口增长的趋势,莳花斋结合“物业+养老”的最新理念,通过党建引领,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组建养老联合体,以养老服务方面的优势资源赋能社区养老事业。并提出了“数字赋能、精准服务、联动协同、场景AI”的智慧养老服务品质的工作思路,打造了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队伍,目前服务已经覆盖多达6万名老人。
不久前,黄浦区区长质量奖名单公布,王海水入围了先进质量管理成果。“十年前,我们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可以为这么多的老人提供服务。”王海水告诉记者,在是上海养老事业发展的大势,将他们托举到了今天的位置。
在理念创新、科技赋能、政策支持的多重利好下,有意承担社会责任的养老机构得以茁壮成长,突破传统业务边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养老业态,为超大型城市的养老实践探索出一条可借鉴的路径。
原标题:《一家养老机构服务6万人,是如何做到的?》
栏目编辑:顾莹颖 题图来源:受访者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李一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