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在两岸关系上的表态始终旗帜鲜明。
她多次重提“九二共识”,明确反对“台独”,强调“两岸同属一中”是台海和平的基础。
这一立场不仅区别于民进党当局的“谋独”路线,也打破了国民党以往在两岸议题上的模糊态度。
紧随其后的是,17日萧旭岑在一款网络节目中对外抛出了“一国两区”的观点,直言两岸是“一国两区”的架构。
![]()
他提出郑丽文后续将倾向于这种模式,因为这一架构能为两岸提供共同政治基础,而民进党的“谋独”路线已经完全走不下去。
这一表述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对“两岸同属一中”的进一步明确,清晰传递出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的核心立场。
既承认一个中国的前提,又尊重两岸当前的治理现状,而岛内民意的变化,更凸显了这一立场的市场。
![]()
数据显示,在郑丽文和萧旭岑明确两岸立场后,国民党的支持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逆势上升。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民进党支持率持续走低,“台独”支持者一年之内流失将近一百五十万。
这一趋势充分说明,岛内民众对“台独”引发的台海紧张局势早已心生厌倦,对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有着强烈期盼。
![]()
两岸交流破冰
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的清晰表态,很快转化为实际的交流行动。
还未正式就任国民党主席时,郑丽文就派出候任副主席萧旭岑于10月28日访问大陆。
紧接着在11月14日,另一位副主席张荣恭也前往上海交流。
两人的访问并非形式主义,萧旭岑主要主导国民党的两岸交流与合作,张荣恭则负责协助郑丽文规划两岸路线政策的论述。
![]()
且两人都获得了国台办主任宋涛的会见,为两岸沟通搭建了重要桥梁。
这一系列两岸交流的推进,让岛内网友纷纷猜测,郑丽文本人离访问大陆已经不远了。
与此同时,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出现了,美西方驻台机构对郑丽文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以往,无论是蓝营还是绿营的政治人物,面对美国在台协会(AIT)等机构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多是主动登门汇报。
![]()
但这一次,AIT台北办事处处长谷立言最初希望郑丽文前往AIT办事处会谈,却遭到郑丽文的拒绝,她明确表示“要见面就来国民党中央”。
最终,谷立言选择妥协,于11月12日赴国民党中央党部拜会郑丽文,闭门会谈一小时后,还当面邀请她“未来适当时机访问华府”。
这一互动引发了连锁反应,11月13日,日本台湾交流协会代表片山和之、新加坡“驻台代表”叶伟杰相继前往国民党中央求见郑丽文,并发出访问邀请。
11月15日、16日,英国“在台办事处”代表包琼郁、德国“在台协会”处长狄嘉信也先后跟进。
![]()
这一系列举动,直接打破了绿营此前散布的“美西方封杀郑丽文”“欧洲驻台机构不再与国民党中央互动”的谣言。
美西方态度反转的背后,并非偶然,郑丽文“两岸同属一中”的立场坚定且明确,没有以往政治人物的摇摆与投机,这种清晰的定位让美西方不得不正视。
她积极推进两岸交流,夯实两岸关系基础,让美西方担心失去介入台海局势的杠杆,因此选择主动接触以掌握动态。
![]()
更重要的是,郑丽文展现出的“战略自主性”,不依附于任何外部势力,坚持以台湾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这让美西方意识到,只有平等对待才能维持互动,以往的“颐指气使”已经行不通。
美西方的主动示好,印证了郑丽文“一中”立场与两岸交流路线的影响力。
而“一国两区”这一关键主张,其自身的特点与可行性,也成为解读当前台海局势的重要钥匙。
![]()
“一国两区”的核心
萧旭岑提出的“一国两区”,并非全新概念,却在当前的台海局势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坚持“一个中国”是前提,这一主张明确两岸同属一中,从根本上否定了“台独”的合法性,与“九二共识”的核心精神一脉相承。
承认“两区”的现实,尊重两岸当前不同的治理模式和发展现状,不追求形式上的急于统一。
而是强调在一个中国框架下,保留两岸各自的治理特色,这一表述兼顾了现实与共识,避免了极端化的表述引发对立。
![]()
以和平为目标,“一国两区”的提出,本质上是为了破解当前台海的紧张局势,为两岸沟通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切入点。
“一国两区”的主张有着明显的优势,它契合两岸民意基础。
岛内“台独”支持者持续流失,多数民众渴望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而大陆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一国两区”的主张既符合大陆的核心利益,也迎合了岛内民众对和平的期盼。
![]()
除此之外也具备实践基础,历史上,两岸曾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实现过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人员往来、经济合作频繁。
“一国两区”延续了这一思路,为恢复两岸交流提供了清晰的路径,避免了因立场模糊导致的沟通障碍。
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应对外部势力干扰,“一国两区”明确了一个中国的前提,让外部势力没有借口介入台海局势。
当然,“一国两区”的推进也面临着挑战。
![]()
民进党当局的激烈反对、岛内部分民众受“台独”思想影响较深、外部势力不愿放弃台海杠杆等因素,都可能成为阻碍。
但从当前局势来看,这些挑战并非不可克服。
国民党支持率的上升、两岸交流的逐步恢复、美西方态度的转变,都说明“一国两区”的主张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
结语
台海的未来,从来不是由外部势力或“台独”分裂势力决定的,而是掌握在两岸同胞手中。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郑丽文及其团队的行动,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后续的发展,更需要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
唯有摒弃“台独”幻想,坚持“一中”立场,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合作代替分歧,才能让台海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