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我太南了。
员工:你靠北哦。
![]()
本来就难,跑了个南极,更难了。
俞敏洪在劳资关系上似乎总是泰坦尼克撞冰山,每次都能搞出灾难级翻船舆情,不管是古早期的老罗、还是这两年的小董,动不动就弄出个“资本家盘剥”的大新闻、反复被架在火上烤,反正现在江湖人送外号「铁老师」。
这次新东方32周年写个内部小作文,本来是想立意“冰雪中的坚守”,借景抒情表达在南极感受到温暖,结果在冰层上捅了个大篓子,员工们纷纷表示在工位上体验到寒意。
敢情你环游世界、行程人均30万、南极看企鹅去了,咱困在工位、熬夜回出租屋、只能加班当牛马,反差实在太大,这让人怎么强行共情。
好事者还特地对着这篇小作文逐字逐句数了一下,全文提及17次“我”和5次“南极”,全在围着自己转、基本没怎么给员工做做心理按摩、作为“鸡汤”显然不太到位。
员工心想,你是人生赢家、公司是你的,我就一NPC、是耗材和燃料,周年庆你开心就好、但请别强制让其他人也要表演开心。
其实最近很有意思,我们会发现很多想要“降维共情”的成功精英们都翻车了。
除了老俞,前两天影视飓风的Tim也是,故意搞了一份把自己矮化的简历——高中出去留学了说成学历初中毕业、父亲是圆通总裁写成工作是搞快递的——然后去杭州相亲市场整活弄流量,初心应该就是想好玩一下,结果一不小心被舆论反噬了,说你这个是在消费底层。
一般来讲,大家都知道想要“升维”很难,比如一个人想装个富,其实很容易露怯,因为经不起往细里推敲,搞不好要弄出“皇帝锄地用金锄头”的笑话;
但实际上,有时候“降维”反而还要更难,因为一个人上岸太久了,也会难以理解还在水下扑腾的挣扎者,往往也会陷入各种形式的“何不食肉糜”。
总之,其实两边早就已经北京折叠、平行世界了,强行想要玩一个同频共振、尿到一壶里去,那当然就是容易滋身上一身骚。
但高风险也高收益,强行降维,给人制造一种我们是一伙的错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能拉近距离、让人产生好感、进而给公司和产品助攻。
这种案例太多了,比如明明是首富、一年到头一定要穿个清贫的布鞋剃5块钱的头,或者早已资本玩家了、必须得穿上工服和一线员工夜宵碰酒称兄道弟……
因为姿态就是一种大保健,无论对内还是对外,能抚平情绪、减少对立,营造大家是一条船上的奋斗叙事,性价比很高。
但问题也来了,老把式也没那么灵光了,不仅不灵光了,实际上反倒还容易刀口舔血、把自己划伤了。
像这次俞敏洪南极翻车,其实说实话,也没犯什么大错,搞不好人家还是为了推南极游线路、公务布局呢,反正中规中矩,一大帮企业家走的都是这个路线,宏大叙事、提倡奋斗、奉献燃烧。
但问题是,进入存量博弈期了,年轻一代不吃这一套了、不流行奋斗X了,就是上个班、都不想加太多戏,生产资料在你手上、敲钟财富自由的也是你、我就拿点死工资你说我犯得上跟你一起燃烧奋斗嘛,说白了剩余价值上缴就行了还要额外提供情绪价值这就有点累了。
所以,一个个搞强行共情的现在反倒风险大于收益了,划不来了。
其实我倒是建议,精英企业家们不如就转换思路,别一天到晚假装一家人、伐木累了,挺违和的,不妨就是“团伙”思路。
咱也不装了、你就是头子,找上专业的一起去干一票,大家打配合,有人开锁有人开车有人开枪,你行你就上,不行就别沾,简单点,干好了咱就分赃。
为了干好这一票,你也别相亲相爱一家人了,进程中可以立威、可以鞭笞、可以搞特权,你就是老大、你就是头目,别搞人设了,就简单粗暴点,这样反倒不容易翻车。
因为说到底,天下熙攘,什么东西才能牢牢把大家绑一块、引发深深共情,其实也别兜圈了、都门清。
反正,肯定不是什么小作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