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一端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一端关乎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近年来,我区始终以群众期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耕细作、久久为功,用扎实工作换来小区新颜,以真诚付出赢得居民满意。
位于毓龙街道旭日社区的市检察院宿舍楼,建于1985年。经过数月的精心改造,这个老小区实现了从内到外的“逆生长”。曾经困扰居民的屋面渗漏、外墙斑驳、管道混流等问题已成为历史。通过系统性翻新楼宇外墙与屋顶,既解决了防渗问题,又提升了美观度。坑洼的地面被平整的混凝土路面取代,排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另外,小区还重新建设雨污分流系统,更换墙面排水立管,让居民彻底告别污水外溢的烦恼。
![]()
“以前下雨总担心顶楼漏水,下水道也经常堵,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在此居住近三十年的居民王红军站在焕然一新的楼道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安全,是居民生活的底线。改造过程中,安全提升被放在突出位置。楼道墙面重新粉刷,锈蚀扶手完成翻新,一盏盏新装的楼道灯、一扇扇明亮的窗户,让公共空间变得通透温馨。小区同步实施自来水改造工程,增设微型消防站和室外消火栓,并对杂乱的“飞线”进行系统梳理整治,为居民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
老旧小区改造,既要“面子”光鲜,更要“里子”温暖。通过增建停车位、安装充电桩等精准举措,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在五星街道紫竹园小区,完善路灯与停车位等精细化改造,实现基础设施与生活环境双提升,让“宜居”从愿景走进现实。
在改造工程启动初期,街道和社区两级党组织从问卷调查到上门走访,再到组织居民协商会议,认真听取群众关于改造内容、实施方式及长效管理机制的真实诉求。这一扎实的前期调研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面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雅和社区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创新利用闲置空间,将原有废弃花坛改造为标准停车区域,新增128个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题。“现在好了,再也不用为停车发愁,小区也更整洁了。”紫竹园小区居民李文感慨道。
![]()
改造不仅改变空间,更凝聚人心,为居民打造有温度的精神家园。在我区,斑驳墙面化身文化长廊,闲置空地焕新为文化活动中心。这些改变不仅美化社区环境,更成为邻里交往与文化活动的活力舞台,让老小区焕发出内在的凝聚力和温情。
![]()
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双元南村小区,历经两期改造已全面焕新。小区共有25栋居民楼,入住640户居民,去年完成路面硬化、增设停车位等基础改造后,今年二期工程重点对外立面进行整体出新。在推动硬件设施升级的同时,改造更注重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利用公共空间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为居民提供邻里日常交流与休闲场所。“现在有了活动室,我们每天下午都会来这里下棋、聊天,生活很是惬意!”居民王龙说。
![]()
![]()
“今年以来,我区已对紫竹园、惠民苑、众想新苑等10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改造,总建筑面积约27.2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540户。”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紧扣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扎实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各项工作。明年还计划对亮月小区等多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改造,打造更多属于亭湖老百姓的“幸福里”,持续为民生幸福注入新动能。
来源:亭湖区融媒体中心 亭湖区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