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中日因高市早苗涉台海言论闹得最凶的时候,美国从日本撤走“堤丰”了。美国用实际行动回应日本,日本有事就只是日本有事,别想拖美国下水。
![]()
而且美国的中程导弹系统是被突然撤走的,甚至连个告别的仪式都没有。这事搞得日本官方措手不及,尤其是刚高调喊话“要干预台海”的首相高市早苗,一下就像被当众打脸。
日本防卫省虽然第一时间通知了地方政府,但这场“说走就走”的军事行动,明显不是提前规划好的节奏,美军到底想干嘛?
![]()
其实军事装备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它部署在哪里,而在于它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离开。一枚导弹静静地矗立在发射架上,代表的是一种威慑。而当它悄无声息地消失的时候,传递的信息可能比千言万语的外交辞令更加清晰和刺骨。
![]()
11月17日,驻日美军岩国基地一套“堤丰”陆基中程导弹系统,在没有任何告别仪式的情况下,被“突然”且“悄悄”地撤走了。它来的时候是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美日联合军演。它走的时候,却似乎戳破了高市早苗对美日同盟的战略幻觉。
![]()
这次撤离并非简单的军事后勤调动,它揭示了美日“塑料”的盟友关系,在联盟中,行动远比语言更真实,两国的权力结构严重不对称,以及在全球格局中,双方的根本利益存在着巨大鸿沟。
在外交博弈中,物理行动往往比任何口头承诺都更加沉重,美军这次带走“堤丰”,说白了就是不管日本了。
![]()
其实“堤丰”系统最初在9月抵达日本,是为了参加一场联合军演。按照原定计划,军演9月25日结束后,它本应在一周内打包回家。可美军偏偏不走,这种拖延战术,菲律宾等盟友也见识过,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一种加强军事存在的信号。
![]()
这种“滞留”在日本国内果然催生了一种微妙的期待,让部分人误以为这套强大的武器系统将就此常驻,成为美日同盟坚不可摧的新象征。但是他们似乎忘了,中国和俄罗斯曾多次敦促美方撤走这枚扎在家门口的武器系统,但美国一直置若罔闻。
![]()
真正的引爆点发生在11月7日。日本政客高市早苗在国会上发表了一番极其大胆的言论。她公开宣称一旦“台海有事”,将直接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这番话的潜台词就是,只要出现那种情况,日本就可能启动“集体自卫权”直接介入冲突。
高市早苗的逻辑链条很清晰,但她充满了一厢情愿的假设:首先美军必须下场,然后中国必然反击,接着日本便有了“合法”介入的借口。这就是日本为自己动武寻找法律依据,也有想把美国的战车和日本的野心死死绑在一起。
仅仅10天后,那套被寄予厚望的“堤丰”系统就消失了。这个时间点绝非巧合。它精准地卡在高市早苗挑衅言论发酵之后,美国用行动告诉日本,美国不想要被拉下水。
![]()
美国驻日大使或许还在口头上说着“同盟稳固”之类的安抚话语,但美国的运输船显然更诚实,这种“嘴上支持,行动后撤”的模式,才是判断美国真实意图的最终标准。
“堤丰”事件也让美日同盟内部权力结构的严重失衡暴露无遗。这件事情证明在联盟关系里,当次要伙伴试图通过制造危机来“绑架”主要伙伴时,迎来的必然是后者的强力反噬。
高市早苗等人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他们试图通过单方面定义“日本存亡危机”,来抢夺台海议题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是想强行将日本的区域焦虑,捆绑进美国的全球战略议程中。这种“尾巴摇狗”的策略核心是逼迫美国在日本划定的红线内行事。
可惜他们严重低估了美国对自己战略自主权的捍卫决心。美军撤走导弹,就是对日本行为最直接、最干脆的否定。美国用吊车和货轮庄严宣告:什么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何时介入,以何种方式介入,解释权永远只在美国,绝不接受任何盟友的强行设定。
“日本有事”是否等于“美国有事”?这个问题日本没有资格回答。
这一消息传开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反应是愤怒和被背叛,他们开始公开质疑美日同盟的可靠性。这种反应恰恰说明了他们对同盟性质的根本性误判。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盟友是非常重要的棋子,但终究是棋子,日本的价值在于服务美国的整体利益。
当日本想指挥美国的时候,就会被毫不犹豫地牺牲掉,这几乎是注定的结局。
当地的日本民众和地方团体倒是松了一口气。他们早就担心岩国基地会因为这套射程远达1800公里的攻击性武器,而变成未来潜在冲突中的第一波打击目标。这种民间情绪与右翼政客的狂热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从侧面印证了将国家命运押注于外部力量是何其危险。
这件事情也反应了,美日两国在当前国际格局下,战略优先级的巨大差异。美国脑子里装着全球地图,而日本眼前只有一张地区焦虑图。这种错位导致了两者在关键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矛盾。
要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重心根本不在东亚。当前最严重的问题国内的经济问题、关税大战,以及远方更加紧急的国际热点,像是俄乌冲突和加沙危机。
![]()
在这样“多线作战”的窘境下,维持东亚的相对稳定,远比在这里挑起一场新的、无法预测后果的紧张局势,更符合美国的利益。更何况,特朗普政府也正在努力修复与中国的高层沟通渠道,他本人对“协防台湾”的态度也向来模糊不清。
![]()
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这几乎是美国两党难得的共识。
反观日本,尤其是其右翼势力,他们害怕美国有朝一日会战略收缩,撤出第一岛链,让日本独自面对区域内的巨大压力。因此他们选择不断增加防务预算,发展远程打击能力,并在台海问题上发表越来越强硬的言论。
他们天真地以为通过展示自己的“价值”和“决心”,就能把美国和日本捆绑的更牢固,然而这种做法恰恰与美国的当前需求背道而驰。一个不断制造麻烦、试图将美国拖入深渊的盟友,对内外交困的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累赘。
![]()
如果台海爆发冲突,对美国而言,这是众多全球焦点中的一个,需要在大国博弈的框架下审慎权衡。但对于日本,那将是赌上整个国家命运的终极冒险。如此巨大的利害差异,也决定了美国在关键时刻必然会选择更加保守和疏离的姿态。
“堤丰”这次无声的离场,也给日本提了个醒,日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定位与实力局限,放弃不切实际的野心,回归务实与理性的外交轨道,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为自己寻求一个安全且有利的位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