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你机关算尽,却依旧没法逃脱制裁,这就是出卖了孟晚舟的企业最终的下场,只能说老祖宗留下来的“恶有恶报”不是开玩笑的。
孟晚舟因为它的出卖不得不被美国“非法囚禁”,而它也并没有如想象般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反而是报应不断。
这个出卖孟晚舟的家伙到底是谁?它又遭到了怎样的报应呢?
![]()
为甩锅背刺合作伙伴
这家银行便是汇丰银行,汇丰银行在华为刚起步的时候,便开始了合作,而且在合作期间,汇丰银行也挣到不少的钱,可谁知道这样一家银行,竟然做了肮脏的事情。
2012年7月,美国司法部向汇丰银行发起诉讼,指控其在2007年至2010年间,通过墨西哥子公司为毒枭集团洗钱超8.8亿美元,甚至帮恐怖组织转移资金。
![]()
面对铁证,汇丰无力辩驳,最终与美方达成和解协议:缴纳19.2亿美元罚款,以此获得五年缓诉期。
而协议里的一条特殊条款成了关键:若汇丰在缓诉期内为美方提供“价值相当的情报协助”,可按比例抵扣罚金,而汇丰便开始利用这个条款,来为自己减去这笔罚款。
很快,汇丰银行想起了,华为方面打算在伊朗开展子公司的“星通技术”,这项继续需要一笔高昂的资金支持,早前,孟晚舟便找到过汇丰这边。
![]()
2013年3月,汇丰亚太区风控总监戴维主动致电孟晚舟,以“梳理客户业务合规性”为由,邀约在香港汇丰总行38楼会议室会面。
孟晚舟出于对合作银行的信任,带着团队准备了15页详细的PPT,逐一说明子公司与伊朗业务的往来情况,包括资金结算路径、合规审查流程。
会面结束时,戴维以“内部风控存档”为由,提出留存PPT原件,孟晚舟并未多想便同意了。
![]()
2018年,美国开始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精准打击”,华为因其5G技术领先成了首要目标。
此时汇丰的五年缓诉期即将结束,为了彻底摆脱麻烦,戴维团队暗中修改了2013年的PPT,删掉所有关于合规审查的内容,还伪造了孟晚舟“承诺不与伊朗合作”的虚假会议纪要,拼凑出“孟晚舟隐瞒华为对伊业务,骗取汇丰贷款”的伪证,主动交给美国司法部。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乘坐的航班降落在温哥华国际机场,她刚走下廊桥,就被两名加拿大皇家骑警拦住,对方出示了美国签发的引渡条令,将她直接带入“二级检查室”。
![]()
接下来的3小时里,美方检察官通过加方警方进行远程盘问,重点围绕“是否隐瞒对伊业务”展开,行李被翻查了三遍,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全被扣押。
而加方也在第一时间将这件事情告知了孟晚舟的家人,孟晚舟的家人明知是诬陷,但是为了让她尽快出来,缴纳了1000万加元保释金。
可即便这样,她孟晚舟仍被强制戴上电子脚铐,活动范围被限制在温哥华市区,每天需向警方报备行踪,生活彻底失去自由。
![]()
美国本想通过扣押孟晚舟逼迫华为交出核心技术,但任正非的回应异常坚定:“华为不会牺牲任何人换取利益。”
随即,海思芯片启动“备胎计划”,原本封存的芯片一夜之间全部转正;鸿蒙操作系统加速研发,紧急上线替代谷歌服务。
我国外交部也迅速行动,副部长深夜召见加拿大驻华大使,拿出汇丰墨西哥洗钱案的完整卷宗,揭露其伪造证据的事实。
![]()
可美方与加方仍拖延不办,直到华为日渐强大,美国无法在遏制华为的时候,美加方面才松口,2021年9月24日,在被非法扣押1028天后,孟晚舟才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国。
在孟晚舟下飞机的那一刻,国人的内心都非常的开心,但是在知道背后的始作俑者有汇丰银行的时候,众人也是纷纷深挖汇丰的底细。
很快众人发现,汇丰从成立以来就带着背信弃义的基因。
![]()
靠肮脏手段起家
1864年,汇丰银行在香港成立,全称“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当时英国正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汇丰迅速成为殖民掠夺的金融工具,专做清政府的赔款贷款业务。
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需支付日本2.3亿两白银赔款,汇丰联合其他外资银行主动提供贷款,年息高达15%,还以中国的盐税、关税作为抵押,借此牢牢掌控了清朝的经济命脉。
![]()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年代,汇丰向各地军阀提供军火贷款,从中赚取高额利息,同时操纵中国外汇市场,通过汇率波动掠夺财富。
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汇丰凭借垄断地位拒绝配合,导致法币初期流通受阻。
![]()
更关键的是,它长期垄断港币发行权,从1866年到1993年,汇丰发行的港币占香港货币发行量的70%以上,通过货币发行权源源不断地将中国财富转移至海外。
改革开放后,汇丰借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东风重返内地市场。
汇丰凭借早期积累的人脉和经验,迅速在沿海城市布局网点,到2010年时,内地分支机构已达171个,深度参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融资等领域。
![]()
华为崛起后,汇丰成为其重要合作银行,为华为提供跨境结算、融资等金融服务,靠着华为这样的优质客户,汇丰在华业务利润连年增长,一度占据其全球利润的30%。
可就是这样一家靠着中国市场发展壮大的银行,在利益诱惑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背刺,而这种背叛,终究要付出代价。
![]()
下场大快人心
汇丰背叛华为的行为曝光后,国人开始共同进行抵制。
2019年起,多家中国企业陆续终止与汇丰的合作,某头部科技公司将超过50亿美元的资金从汇丰账户转出,转向中资银行;多家国有企业也暂停了与汇丰的跨境融资业务。
客户资金的大规模撤离直接冲击了汇丰的在华业务,2020年其内地个人存款余额同比下降28%,企业贷款业务量减少35%。
![]()
2021年,中国取消了汇丰参与国债承销的核心资格,使其无法再参与中国政府债券的发行与交易。
2022年,深圳、广州两地的汇丰分行因“合规风险管控不足”被责令关闭,年内全国范围内共关闭39家支行,网点数量较巅峰时期减少近四分之一。
![]()
失去中国核心金融业务资格后,汇丰在华利润断崖式下跌,2022年全球净利润同比下滑65%,创近十年最大跌幅。
与此同时,汇丰在其他国家的遭遇也不好。
![]()
2019年,美国司法部以“洗钱监管不力”为由,再次罚没其1.92亿美元。
2020年,汇丰因参与美国某庞氏骗局,导致客户资金被骗超2亿美元,被多名投资者集体起诉。
同年曝光的“帮助美国人逃税”丑闻,涉及账户超1.2万个,逃税金额达数亿美元,引发美国公众强烈不满。
![]()
在孟晚舟成功回国后,美国要求汇丰缴纳当初为毒贩洗钱的罚款,汇丰高层只能照做。
截至2023年,汇丰的坏账问题集中爆发,全球坏账规模高达900亿美元,美国不得不关闭其半数以上的社区分行。
欧洲市场的处罚同样严厉,2021年,欧盟以“反洗钱措施不完善”为由,对汇丰罚款3170万欧元。
![]()
2024年,欧洲监管机构再次开出近1亿欧元的罚单,理由是“未能有效监控高风险客户交易”。
频繁的违规与罚款让汇丰的信用评级一落千丈,标普、穆迪先后将其信用评级下调至“BBB+”,展望为负面。
为缩减成本,汇丰开启大规模裁员,2019年至2023年累计裁员近4万人,相当于全球员工总数的15%。
![]()
结语
从殖民时代的掠夺工具,到现代金融市场的投机者,汇丰始终将利益放在首位,不惜背叛信任自己的客户。
如今,它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的业务萎缩、监管处罚与信用危机,正是其“唯利是图”本性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印证了“背叛者终将付出代价”的市场规律。
参考文献
中新社——2019-01-18《驻加拿大大使谈孟晚舟事件:像是“被朋友背后捅刀”》
金融界——2024-04-16《汇丰银行对旗下亚洲投资银行部门进行新一轮裁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