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年的研发、测试,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携手太平洋健康险四川分公司与华景数字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全国首个“肺结节保障式全程管理数字化疗法”——华保千结,标志着我国在肺结节精准管理与保险保障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目前,整个保障医疗服务已经在多渠道上线销售,正在落地全国超过100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肺癌防治形势严峻,肺结节管理痛点凸显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仅19%的患者在早期被诊断,81%发现时已为中晚期,五年生存率差异巨大——早期肺癌可达82%,而晚期仅为7%。当前肺结节管理面临多重挑战:良恶性甄别困难、诊疗同质化差、过度诊疗现象突出(过度诊疗率达18.5%)、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患者因“未知结节性质”产生严重焦虑与心理负担——超四分之一患者出现明显焦虑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023年7月19日,华西医院与中国太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华西-太保联合创新中心”,合力探索优质医疗资源与商业保险支付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李为民教授(时任院长)牵头,以肺结节为切入点,开展首个项目合作,结合华西医院临床数据支撑展开产品定价研究和产品研发。项目于2024年10月完成全国专家论证。2025年上半年,项目落地方华景数字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开发完成。至此,全国首个“肺结节保障式全程管理数字化疗法”——“华保千结”小程序正式上线,正式诞生,通过跨界联合创新为肺结节人群筑起全周期健康保护屏障。
创新模式:三位一体,构建“医护管保”闭环
项目以“医护管保一体化”为核心理念,整合华西医院顶尖的临床专家资源与MDT(多学科诊疗)智慧、华景数字医疗科技领先的AI与数字疗法平台,以及太平洋健康险创新的保险保障机制,形成“筛查评估干预随访保障”全链条服务闭环。
据悉,该模式核心亮点包括以下几点:1、智能风险评估与分级随访。基于华西自主研发的CLungRADS系统,融合DCNN与GBR等AI模型,实现对肺结节恶性风险的精准分层(低、中、高、极高),并自动生成个体化随访方案,有效避免漏诊与过度诊疗。2、全程化数字疗法干预:涵盖五大模块:智能随访、烟草依赖干预、焦虑抑郁心理调适、个性化运动康复与营养管理。所有干预均基于循证医学,实现“一人一策”,并通过小程序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整。3、保险保障创新突破:太平洋健康险针对传统保险对肺结节人群“拒保或除外”的痛点,推出分层保障方案:低/中风险人群可获得确诊1b期及以上肺癌的一次性保险金(最高2万元);高风险人群则提供就医陪同、基因检测折扣、药品权益等健康服务。保障价格亲民(60-100元/年),无等待期,真正实现“肺结节人群全覆盖”。4、医患协同与数据驱动:医生端可实时审核方案、调整干预策略、追踪患者行为数据;患者端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完成日常管理任务。系统同步构建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库,为临床科研与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早筛关口前移,推动“健康中国”落地
该模式通过AI与数字技术将华西专家的诊疗智慧标准化、规模化输出,有效助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肺结节规范诊疗率。同时,保险机制的引入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经济与心理负担,也通过“服务+保障”双轮驱动,增强患者依从性,形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良性循环。
华西医院全程与共病管理中心周永召表示:“我们不仅治病,更管人。这套系统让患者在筛查出肺结节的第一时间就进入‘被管理’状态,从心理到生理,从生活方式到医疗决策,实现全程守护。”
太平洋健康险四川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保险从‘事后赔付’转向‘事前干预+事中管理’的重要探索。我们与华西的合作,正是响应国家‘新国十条’中推动保障式医疗、服务带病体人群的政策号召。”华景数字医疗科技负责人:“我们致力于将严肃医疗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让优质医疗资源可复制、可及、可负担;通过数字全程主动干预,实现风险减量,降低疾病风险。”
“肺结节保障式全程管理数字化疗法”不仅是技术、医疗与保险的跨界融合,更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随着该模式在全国范围的推广与迭代,有望显著提升我国肺癌早诊率与五年生存率,降低过度诊疗率,降低患者心理负担,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贡献切实力量。
封面新闻记者 董天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