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小米集团披露2025年三季度财务报表,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小米集团总营收为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环比减少2.4%;实现经调整净利润113.1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0.9%,环比增长4.4%。
或受业绩不及市场预期影响,小米港股盘中一度跌近5%。
分业务来看,第三季度小米集团手机×AIoT分部收入841.1亿元,同比增长1.6%,占总营收74.4%;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1亿元,同比增长199.2%,占总营收25.6%。
拆分来看可以发现,小米集团的智能手机业务出现了下滑。在第三季度,小米集团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59.7亿元,同比下滑3.1%。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43.3百万台,同比增长0.5%。智能手机毛利率为11.1%,去年同期为11.7%。
对此,小米集团表示,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因为ASP(平均售价)下降导致的。智能手机的ASP由2024年第三季度的每部1102.2元下降3.6%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每部1062.8元。
业绩说明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今年一二季度内存价格突然上涨,三季度价格猛涨,预估四季度涨幅将更大。此次内存涨价幅度大、周期长,将引发行业阶段性波动,其中ASP越低的厂商受冲击将越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集团的汽车业务成为此次财报的一大亮点。第三季度,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1亿元,同比增长199.2%,毛利率达到25.5%。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经营收益为7亿元,这也是汽车业务首次实现单季经营盈利。
从财报数据来看,汽车业务的盈利得益于销量的增长和单车售价的提升。交付方面,根据财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26万台。售价方面,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的ASP由2024年第三季度的每辆23.86万元上升9.0%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每辆26.01万元。对此,小米集团在财报中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当季交付了ASP较高的Xiaomi SU7 Ultra及Xiaomi YU7系列。
除手机与汽车业务外,小米集团的其他业务也表现不错。第三季度,小米集团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达到275.5亿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为23.9%,增长了3.1个百分点。财报显示,截至9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计算机)首次突破10亿台,达到10.36亿台,同比增长2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