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来,小米汽车真的狠狠出圈。
11 月 19 日消息,小米 CFO 林世伟表示,这周小米应该可以提前完成“ 35 万台交付”的目标。
小雷也发现,最近小米 SU7 Pro、SU7 Max 的交付周期缩短了不少。看来小米的交付能力和技改方面有很大提升。不过交付超过 35 万台车,在整个汽车行业来说,还是算小量的。毕竟,中国市场的存量每年大概都在 2200 万台左右。
但对于小米而言,这个成绩已然非常亮眼了。你们想想,雷军年初上调后的目标是全年交付量,如今这还不到 12 月呢,就已经提前完成。而且 35 万台这个数字,可要比去年全年交付的目标翻了一倍多!堪称“现象级”表现。
![]()
图源:小米汽车
按道理来说,拥有这么亮眼的成绩,不得大肆宣传。但小米高层却说:短期内,还是以“量”为目标,毛利率可能不是最重要的目标。
听起来有点反常识,赚不到钱光拼销量的话,小米图啥啊?
其实这恰恰是小米一贯来的打法。从手机起家时,玩的就是“极致性价比和规模效应”的商业模式,先把市场抢下,再谈利润。现在造车,也是同样的路子。要知道国内汽车销量这么多,就小米目前这点产能,简直就是小卡拉米。得先把规模做起来,才是当务之急。
而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大众都喜欢的东西,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消费力这方面,也是买好不买贵,货比三家。
![]()
图源:小米官网
但是!小雷要说但是了。你们千万别以为小米光追求“量”,人家就亏钱了。实际恰恰相反,2025第三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 AI 等创新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超过大多数新势力车企水平。蔚来小鹏 10 年没做到的事情,小米汽车一年多就做到了。关键还比去年涨了 8 个多百分点,这说明在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及定价策略上,小米都非常到位,且受众群体也多。
尤其是“人车家全生态”的强大协同效应下,不少小米用户直接购入全套。就这么说吧,忠实米粉的家里,肯定不止三样都是小米品牌。
![]()
图源:微博
但话又说回来,关于小米汽车的争议,市场也是两极化。有人说:小米把车当手机卖,靠营销和粉丝经济拉销量,撑不了多久的。而且手机和汽车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汽车安全可是关乎人命的。也有人质疑:所谓的高毛利率是靠补贴和短期策略撑起来的,毕竟在营销这一块,小米可是老大哥了。
关于营销这点,倒是真“流量王”。但其实研发这一块,小米也投入了不少。据卢伟冰表示,小米今年研发投入预计超过 300 亿元,主要都砸在电池、智能驾驶、AI 大模型上。因为明年购置税补贴减半,那么 2026 年的汽车毛利率势必会下滑,行业竞争也会更激烈。小米想要在价格战中守住品质和利润,就要想尽一切方法。
![]()
图源:微博
说到最后。
从目前来看,小米汽车跑得的确快,且方向清晰。至于能不能最终“卷赢”,咱不妨再多看两年。毕竟跑得快的同时,周边的争议和质疑可一直没停过。如果说交付量是小米的生存底线,毛利率是小米的健康指标,那么用户信任就是小米的生命线。
得到市场认可,是小米在汽车行业站稳脚跟的基本。
话说,你们觉得小米汽车买到就是赚到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