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民政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省成功打造250个示范性村(社区)儿童之家,深入实施湟中区“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全国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经验,让孩子们在温暖呵护中健康成长。“十四五”以来,青海已打造1000个示范性村(社区)“儿童之家”,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场所。
青海“儿童之家”依托村(社区)建立的儿童校外活动阵地,提供课后托管、心理健康支持、家庭教育指导等综合服务,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发展。青海各地鼓励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爱心人士,组织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参加“四点半课堂”,开展读书、书法、绘画、唱歌、舞蹈等活动,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放学后的人身安全。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社会组织开展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赠送文具图书、家风家教讲座、团体拓展训练、读书分享、集体生日、心理疏导、安全知识讲座等多种关爱活动,促进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目前,青海407个乡镇(街道)和4664个村(社区)配齐配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两支关爱服务队伍,初步构建了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儿童服务设施网络,累计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按照“分层级、多样化、可操作、全覆盖”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业务培训,2.1万多人次参加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关爱服务能力,打通了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最后一公里”。
同时,青海还在全国率先推动设立省、市、县三级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做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出台《青海省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实施方案》《青海省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基础清单》等政策文件,明确“儿童之家”管理、宣教、关爱、保护四大功能,梳理21项具体关爱服务项目“青海清单”,推动流动儿童与居住地儿童均等享有教育、医疗、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更好地保障流动儿童的合法权益。(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