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日混血家长举报语文老师,讲日军罪行是“制造仇恨”?网友炸了

0
分享至

一节原本普通的语文课却点燃了网络舆论的火药桶,老师讲了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的暴行,结果被一位中日混血学生的家长举报,说内容“过于血腥、挑动仇恨”,老师还被骂“枉为人师”。

这事一曝光,网友彻底炸了,有人声援老师,有人指责家长,还有人吵着要“取消国籍”,事情的发展过程究竟如何?而从这件事中我们又应该如何反思?



从时间点看正值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全国不少学校都在开展相关纪念活动,老师讲抗战史,不稀奇。

讲南京大屠杀、731部队这些铁证如山的罪行,也完全在中国的教育大纲和法律框架内,《爱国主义教育法》刚实施没多久,这种历史教育反而是一种要求。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特殊身份”的学生和她的家长身上,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日本人。



她觉得老师讲得太残忍,说孩子因此在学校被孤立,还说这是“制造民族仇恨”,于是她干脆向学校举报,还在群里公开指责老师“血腥”“不配当老师”。

这事一上传到社交平台,直接引爆了,老师的求助帖不到24小时就冲上热搜第二,点赞数超过12万,评论上万。

绝大多数网友支持老师,认为这是“该讲的历史”“必须讲的真相”,但也有一部分声音开始质疑是不是讲得太重了?是不是该考虑孩子的家庭背景?



抗战历史不是哪位老师的“个人观点”,而是国家课程标准确定的内容,南京大屠杀、731人体实验、慰安妇制度,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证据确凿的历史事件。

2025年8月,中国国家档案馆公布了731部队的《身上申告书》原始档案,进一步坐实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反人类罪。

在这种背景下,家长说老师“编造内容”“渲染仇恨”,就显得非常荒谬,这不是意见不同,这是对历史事实的否定。



我们再看另一个角度,这位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被歧视,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担心能成为否定历史教育的理由吗?

显然不能,如果因为有混血学生在,就不讲日军罪行,那是不是也不能讲大屠杀?不能讲殖民地历史?那历史课的底线在哪?

教育的基本职责是传递真实,不是“制造仇恨”,而是让下一代知道这段黑暗历史是怎么发生的,避免它再次发生,正如抗战馆馆长罗存康说的:“铭记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不是为了怨恨。”



日本国内的情况也值得一提,近年来日本教科书逐渐将“侵略”改写为“进入”,把“南京大屠杀”淡化为“南京事件”,甚至用“自愿”来描述慰安妇制度。

这种历史修正主义的蔓延,让很多中国人对日本的历史态度保持高度警惕,这种背景下,中国在历史教育上更不可能“退让”。

但现实远比理论复杂,一个混血孩子面对同学的异样眼光、家长的敏感情绪、网络的极端言论,确实可能感到压力巨大,也正因为如此教育不仅要讲真话,更要找到讲真话的方式。



这次事件的爆发不只是一次家校矛盾,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教育体系里长期存在的断层,我们习惯讲“正确答案”,但不擅长面对复杂身份,我们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却鲜少告诉学生怎么处理“自己就是历史一部分”的情绪。

尤其在越来越多跨国婚姻、移民背景的孩子进入中国课堂后,这种冲突只会更多,难道历史教育要“因人而异”?当然不是。



但是不是可以在讲述历史罪行时,加入一些人文关怀的设计?比如告诉学生,“批判战争罪行,并不等于否定某个国家的今天”;“反对侵略,不等于仇恨任何民族”。

这不是软化历史,而是让学生学会分辨,什么是集体罪行,什么是个体无辜,日本政府遮掩历史,是我们要批评的,但日本普通人是否应被仇视,是另一个问题。

一个可行的方式是课程设计上加入“专题课”,专门讲“历史伤痕与民族关系”“战争记忆与和平建设”,比如刘昌言老师因为捐赠“慰安妇”证据而获奖,不是因为他“反日”,而是因为他在传递真相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社会对历史正义的关注。



学校也该有预警机制,敏感课程提前告知家长,让老师和家长之间达成基本共识,既不影响教学完整,也避免个体情绪突然爆发。

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底线不能退,历史教育如果妥协成“看谁情绪大谁就赢”,那教育的公信力也就没了。

不是老师讲了什么,而是我们到底准备好没有,在一个多元社会里,以一种成熟的方式讲述真实的历史。



讲历史本来就是在和“遗忘”做斗争,但现在我们还要同时面对“过度敏感”、身份政治、“网络正义”这些新挑战,一方面网友喊着“不能忘本”,一方面又有人给家长扣帽子“卖国”,这种极端对抗,反而让问题更难解决。

我们需要的是能让学生理解历史复杂性、接受多元身份的公共教育结构,这不是一天能完成的事,但每一次争议,都是一次机会。

这次学校做得不算差,核查后确认老师无过,接下来还要优化课程内容,这是底线的守住,也是教育的进步,我们不需要一刀切的“正确答案”,但必须要有清晰的价值底线。



讲历史,不是为了让人愤怒,而是为了让人清醒,面对争议不是必须选边站,而是需要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不能退让的底线。

教育该做的是教孩子怎么面对真相,而不是帮他们逃避现实,这节“被举报”的语文课,其实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一个社会的成熟,不是你能说什么,而是你敢说什么,也知道怎么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快报!日本火了彻底火了,170多栋建筑被烧了!

快报!日本火了彻底火了,170多栋建筑被烧了!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9 22:32:44
越南高颜值女子柬埔寨劫狱引关注

越南高颜值女子柬埔寨劫狱引关注

扬子晚报
2025-11-19 22:37:57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国台办:已收到上万封举报邮件

国台办:已收到上万封举报邮件

澎湃新闻
2025-11-19 15:00:03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知名平台人去楼空,涉案金额或超亿元,CEO被带走

知名平台人去楼空,涉案金额或超亿元,CEO被带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9:57:42
小米汽车炸翻全场,雷军再度封神!

小米汽车炸翻全场,雷军再度封神!

鸣金网
2025-11-19 12:30:41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兴趣知识
2025-11-17 15:39:26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19 00:45:26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7 13:59:26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高处坠落事故致1死,上海竣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22事故报告公布

高处坠落事故致1死,上海竣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22事故报告公布

中国基建报
2025-11-19 15:19:04
世界杯抽签分档确定:西班牙、阿根廷、法国一档

世界杯抽签分档确定:西班牙、阿根廷、法国一档

体坛周报
2025-11-20 00:26:12
戏剧性,裁判如何冷静地制止湖人队东契奇对争议判罚的抱怨

戏剧性,裁判如何冷静地制止湖人队东契奇对争议判罚的抱怨

好火子
2025-11-20 00:35:12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吴艳妮在领奖台失声痛哭引热议,网友:夺冠庆祝动作一个也没用上

吴艳妮在领奖台失声痛哭引热议,网友:夺冠庆祝动作一个也没用上

侧身凌空斩
2025-11-19 23:03:03
高市早苗别光在台海问题上嘴炮了,该低头看看日本内政了

高市早苗别光在台海问题上嘴炮了,该低头看看日本内政了

合赞历史
2025-11-19 14:57:21
哈马斯反对安理会通过的加沙决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表态支持

哈马斯反对安理会通过的加沙决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表态支持

土澳的故事
2025-11-18 23:54:09
A股:刚刚,人民日报释放一个明确信号,周四,将迎来关键变盘

A股:刚刚,人民日报释放一个明确信号,周四,将迎来关键变盘

云鹏叙事
2025-11-20 00:00:03
靠农业农村部来解决农民规模性返乡返贫?让城市民营经济重焕活力才是唯一解决之道

靠农业农村部来解决农民规模性返乡返贫?让城市民营经济重焕活力才是唯一解决之道

虎说八道1
2025-11-19 07:04:50
2025-11-20 03:12:49
阿鄖田间生活
阿鄖田间生活
关注我,每天为你带来科技生活小趣事。
1490文章数 2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事关学生体质强健 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八方面“二十条”举措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亲子
教育
手机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亲子要闻

3岁女娃坑爹日常,吸粉超500w:东北人的家庭氛围,究竟有多搞笑?

教育要闻

华杯三等奖有用吗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9系列海外卖爆!销量接近上代2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