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市内阁支持率创新高,集体自卫权成热议,东北亚局势添变数

0
分享至



2025 年 11 月 16 日,日本共同社公布的一份民调结果,让整个东北亚局势再度绷紧。这份在 11 月 15 日至 16 日开展的全国电话调查显示,高市早苗内阁支持率飙升至 69.9%,较 10 月上涨 5.5 个百分点。

更值得警惕的是,48.8% 的受访者赞成日本在 “台湾有事” 时行使集体自卫权,反对者仅占 44.2%,而支持增加防卫经费的比例更是高达 60.4%。

要知道,就在这份民调出炉 10 天前,高市早苗刚刚在国会抛出涉台谬论,声称 “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引发中方强烈反对。

可令人意外的是,这番明显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论,非但没让她失去支持,反而助推其支持率创下近年新高。这背后,是日本民意的持续右转,更是压抑 80 年的军国主义幽灵,正在危险复苏的明确信号。

一、涉台言论引怒中方,高市内阁支持率逆势暴涨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本是突破战后政治底线的危险表态。



她在国会众院预算委员会上明确将 “台海有事” 与日本集体自卫权捆绑,声称这种情况可能构成 “存亡危机事态”,不排除自卫队第一时间动用武力。

这种直接把台湾问题纳入日本安全框架的做法,彻底打破了战后日本政界长期维持的 “模糊线”,自然遭到中方强烈反对。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中方的正当反制,在日本国内却被解读成了 “外部威胁”。

共同社 11 月 16 日公布的民调数据显示,高市内阁支持率从 10 月的 64.4% 跃升至 69.9%,不支持率仅为 16.5%。

要知道,高市早苗上任不过一个月,资历浅、根基不稳,这番涉台言论更像是一场巩固自身地位的 “政治冒险”,可最终却收获了民意的正向反馈。

除了支持率暴涨,民众对其核心政策的认可度也居高不下。

60.4% 的受访者明确支持增加防卫预算,认为日本需要强化军事力量应对 “外部威胁”;而对于 “台湾有事时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一敏感议题,支持比例也以 48.8% 小幅超过反对比例的 44.2%。

这组数据清晰表明,高市早苗的强硬路线,精准迎合了当下日本社会的情绪。

在右翼媒体的刻意引导下,不少日本民众将高市的涉台言论,解读为 “敢于对抗威胁、保护日本安全” 的负责任表现,而中方的反制则被歪曲成 “打压日本”,进一步推高了对高市内阁的支持度。

这种 “越强硬越受欢迎” 的舆论氛围,正在让日本的政治生态朝着危险方向发展。

二、民意 10 年大反转,从街头抗议到默许动武

如今日本民众对集体自卫权的态度,与 10 年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5 年,日本政府讨论解禁集体自卫权时,全国 200 多个地点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53% 至 61% 的民众明确表示反对。

当时的日本社会,对军事介入地区冲突有着强烈的排斥感,“出兵海外” 在多数人看来是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

可仅仅过了 10 年,风向就彻底逆转。

现在不仅支持 “台湾有事时行使集体自卫权” 的民众接近半数,街头抗议也变成了小规模象征性活动,影响力微乎其微。

这种转变背后,是日本社会对武力的排斥感大幅减弱,“出兵台海” 从曾经的 “绝对不行”,变成了可以公开讨论的议题。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民意变化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近些年,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渲染 “安全危机”,将中国的发展、朝鲜的核试验和远程导弹发射,以及俄乌战争的爆发,都包装成针对日本的 “威胁”。

美国偶尔流露出的对盟友义务的摇摆态度,更是让日本民众的安全焦虑雪上加霜。

在这种持续的情绪煽动下,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相信,只有强化军事力量、突破战后约束,才能保障自身安全。

从数据变化就能清晰看出这一趋势:2015 年多数人反对解禁集体自卫权,2025 年近半数人支持介入台海。

这 10 年里,日本社会的和平共识正在被逐步侵蚀,对军国主义的警惕心也在不断淡化。

这种民意基础,让日本政府在干涉台海问题上有了更大的冒险空间,也为军国主义的复苏提供了土壤。

三、历史惊人相似,好战民意与军国主义相辅相成

回望历史,当下日本的民意转向,与 130 年前、80 年前的场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30 年前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社会掀起了狂热的 “军资献纳运动”。

普通家庭纷纷为军队捐钱、捐粮食、捐衣物,战争期间民间捐赠的军资,占到了日本军费的近三分之一。

青年群体踊跃参军,形成了席卷全国的 “从军热”,而女性则成立 “爱国妇人会” 等组织,专门负责慰问军人家属、制作军用物资。

整个日本社会都被好战情绪裹挟,为战争的爆发提供了充足的民意支持和物质基础。

到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期,这种军国主义狂热更是达到了顶峰。

父母主动把孩子送上战场,妻子鼓励丈夫奋勇杀敌,军人则把战死沙场当成至高荣耀。

在这种无底线的支持下,日军的侵略步伐不断加快,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数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历史已经明确证明,日本的好战民意与军国主义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当社会上支持武力、崇拜战争的情绪蔓延,军国主义就会趁机抬头;而军国主义势力的扩张,又会进一步煽动好战民意,形成难以逆转的危险循环。

如今,日本社会对扩军、对介入台海的支持率不断攀升,正是这一循环重新启动的信号。

近半数人支持 “台湾有事时动武”,60% 的人赞成增加防务经费,这种民意氛围与甲午战争前、侵华战争前的社会状态,有着本质上的相似性。

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历史的悲剧很可能会重演,这不仅是对亚洲各国的威胁,最终也会让日本自身付出沉重代价。

四、多重因素催生变局,警惕 “民意 - 政策” 恶性循环

日本民意的右转和军国主义的抬头,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部环境来看,东北亚局势的持续紧张,为右翼势力煽动情绪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国的快速发展被刻意解读为 “威胁”,朝鲜多次进行核试验和发射远程导弹,俄乌战争引发的地区冲突连锁反应,这些都让日本民众的安全焦虑不断累积。



而美国作为日本的盟友,时不时表露出拒绝承担盟友义务的态度,更是让日本对 “被抛弃” 的担忧加剧,进而产生了 “必须自己强化军事” 的想法。

从内部来看,日本右翼势力的长期运作,是推动民意转向的核心力量。

他们通过控制部分媒体,持续渲染 “外部威胁论”,将和平宪法描绘成 “束缚日本发展的枷锁”,把扩军备战包装成 “保障安全的必要选择”。

在这种舆论引导下,不少日本民众逐渐接受了右翼势力的逻辑,对军国主义的警惕心慢慢淡化。

更危险的是,当前已经出现了 “民意 - 政策” 相互强化的螺旋。

民众对扩军、对介入台海的支持,让高市内阁有了推进相关政策的底气;而政府出台的强军政策,又会进一步强化民众的 “安全认知”,让更多人支持更激进的主张。

比如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获得支持后,自民党内部已经有激进议员提议,在北海道、冲绳等战略要地增设军民两用设施。

这种相互强化的循环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打破。

未来一旦台海出现摩擦,日本国内的民意压力,很可能会倒逼政府更深地介入其中。

到那时,高市早苗口中的 “出兵台海”,就可能从 “可讨论的议题” 变成现实,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灾难性后果。

以史为鉴,我们必须对日本的这一危险趋势保持高度警惕。

既要关注日本政府和军方的一举一动,更要警惕其社会民意的变化。只有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守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米法务背刺雷军,一次社会性死亡

小米法务背刺雷军,一次社会性死亡

李东阳朋友圈
2025-11-19 14:09:15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中日一战不可避免,日本达成一致:解放军若武统,日本定武力介入

中日一战不可避免,日本达成一致:解放军若武统,日本定武力介入

胖福的小木屋
2025-11-20 00:02:51
里子面子都没了!邹市明赔光两亿后,冉莹颖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里子面子都没了!邹市明赔光两亿后,冉莹颖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赶鸭子上架
2025-11-14 15:48:42
10余名台湾同胞在意大利餐厅点5份披萨遭老板讽刺,当地华人团结反击致闭门歇业,旅行团:一共13个人,还点了多杯饮料

10余名台湾同胞在意大利餐厅点5份披萨遭老板讽刺,当地华人团结反击致闭门歇业,旅行团:一共13个人,还点了多杯饮料

极目新闻
2025-11-19 15:35:21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界面新闻
2025-11-19 10:37:00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社会酱
2025-11-19 17:42:35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不掉线电波
2025-11-19 16:31:08
陈梦:没想到能进决赛甚至冠军,健康完赛是队伍对我的最大愿望

陈梦:没想到能进决赛甚至冠军,健康完赛是队伍对我的最大愿望

懂球帝
2025-11-19 22:50:07
小米市值,两个月跌没了整个“蔚小理零”

小米市值,两个月跌没了整个“蔚小理零”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9 18:32:09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南极游发全员信引吐槽,俞敏洪乘坐的邮轮被曝入住价最高约148万元

南极游发全员信引吐槽,俞敏洪乘坐的邮轮被曝入住价最高约148万元

界面新闻
2025-11-19 10:20:20
俄罗斯警告高市早苗

俄罗斯警告高市早苗

极目新闻
2025-11-19 17:31:43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阿纂看事
2025-07-25 17:12:19
人口不到16万的库拉索首进世界杯!

人口不到16万的库拉索首进世界杯!

扬子晚报
2025-11-19 17:47:44
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公司!

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公司!

鞭牛士
2025-11-19 21:15:57
还想淡化?日媒最新爆料

还想淡化?日媒最新爆料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9 22:09:33
中国一邮轮放弃日本靠岸,取消乘客下船

中国一邮轮放弃日本靠岸,取消乘客下船

极目新闻
2025-11-19 17:58:05
吴艳妮哭成泪人!颁奖典礼掩面痛哭,三届全运会无缘金牌

吴艳妮哭成泪人!颁奖典礼掩面痛哭,三届全运会无缘金牌

奥拜尔
2025-11-19 22:57:40
微信群里转发一篇文章,两人被跨省传唤;最新情况:均不予处罚

微信群里转发一篇文章,两人被跨省传唤;最新情况:均不予处罚

大风新闻
2025-11-19 13:01:32
2025-11-20 00:52:49
徐徐道史
徐徐道史
说些那些年的那些事儿
2308文章数 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房产
本地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1:1.5的比例录取是多少

辛芷蕾的炸裂10分钟,让人大受震撼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