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河北法制报)
□ 讲述人:景县检察院第二
检察部检察官 王彦凤
整理:本报记者 柳红领
日前,我院制作的视频《隐罪》,在全省检察机关第五季“新时代检察故事汇——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活动中,获评全省“十佳”检察办案故事。
它讲述了检察官从一条猥亵儿童案线索入手,最终挖出涉及多名未成年人性侵犯罪的办案故事。
2023年8月,我院受理了一起猥亵儿童案。案件性质恶劣,证据链条清晰完整,犯罪嫌疑人马某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认罪悔罪,按常规直接提起公诉即可。
但我有着不同的看法:“表面上越简单的案子,越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涉及未成年女童,我们必须拿出百分之一百的精力来。”
我带领团队重新对案子进行梳理,仔细分析,果然发现了问题:受害人小苏的微信是同学小路推送给犯罪嫌疑人马某某的,马某某以“恋爱交友”为名,逐步获取小苏的信任,进而诱骗其发送私密照片。待二人约至线下见面时,马某某便多次对其实施猥亵行为。更令人愤慨的是,马某某还以公开私密照片相要挟,逼迫小苏为其介绍其他女同学。
至此,涉世未深的小苏才意识到自己落入了犯罪分子的圈套,但她因恐惧而保持沉默、不敢报警。所幸小苏父亲发现异常后及时报警,才制止了马某某的犯罪行为。
小苏的微信是同学小路推送给马某某的,马某某还逼迫小苏为其介绍其他女同学,种种迹象表明,小苏受到侵害,可能不是个案,而是系列案件。马某某可能也不是初犯,而是一个罪恶累累的惯犯。
想到这些,我们都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马某某的认罪悔罪其实只是掩饰更多罪行的烟雾弹!带着彻底拨开迷雾的决心,我们开始抽丝剥茧,自行补充侦查。
我们从马某某手机近百万条聊天记录里,有了重要发现:这个马某某在网络空间里居然打造了多个虚拟身份,从知心姐姐到职场精英再到社会大哥甚至是懵懂少女,900多名聊天对象里,有不少都是未成年女孩,聊天内容更是充斥着诱导、威胁甚至不堪入目的话语。最终,我们梳理出10余名疑似遭受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这里面既有中学生,也有小学生。
带着这些证据,我们再次对马某某进行提审。看到厚厚的聊天记录,马某某略显慌张,但依然死皮赖脸地狡辩,称要么不知道,要么记不清了,总之是一概不承认。
要想让马某某认罪,那就必须找到更充分的证据。在技术部门支持下,我们成功确认了上述疑似被害人聊天账号的注册身份信息,并逐一联系了这些疑似被害人及其家长。在取证环节我们遇到了莫大的阻力,女孩家长从最初的不可置信,到后来的暴跳如雷,再到最后的沉默不语,他们以“怕影响孩子名誉”“可能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为由,拒绝配合。
为了解开家长的心结,我们做了大量工作,让家长认识到:只有亲眼看到恶狼被关进了笼子,孩子才会真正有安全感!最终,家长们同意让孩子配合,5名未成年被害人勇敢地站出来,完整陈述了其遭受马某某侵害的事实经过。她们的血泪控诉,成为揭露犯罪最有力的证据。这起最初看似简单的猥亵儿童案,最终揭露出涉及性侵多名未成年人的系列案件,我们成功追诉8条漏罪,斩断了伸向“花朵”的黑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