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驾青海失联两月,车辆被寻获但人踪难觅”—— 这则消息近期持续牵动公众神经。36 岁的广西男子钟某某,在从西藏返家的途中驾车进入青海格尔木,此后人车一同消失在茫茫戈壁。11 月 1 日,他的白色大众轿车在拖拉海沟被找到,可驾驶座空空如也,行车记录仪里的陌生身影与两次短暂闪烁的手机信号,为这起失联事件蒙上层层迷雾。
自驾返家途中失联,家属排除生活隐忧
钟某某的失联,始于 8 月 27 日上午 10 点的一个寻常举动。彼时,他驾驶白色大众轿车从格尔木锦悦酒店驶出,这是家属能追踪到的最后明确踪迹。直到 10 月 15 日,迟迟联系不上弟弟的钟先生,开始在社交平台发布寻人启事,这起横跨两个月的失联事件才进入公众视野。
钟先生在寻人启事中提到,弟弟是电商软件编程从业者,习惯边工作边游历全国,此前已在西藏居住一年,这次是专程驾车返回广西老家。通过警方协助查询的轨迹显示,钟某某 8 月 23 日至 24 日在拉萨有过加油记录,8 月 27 日在那曲市乃吉沟留下行驶痕迹,之后便彻底 “消失”,手机、车辆均无信号反馈。
![]()
“失联当天早上,父亲还和他通过电话,语气、状态都很正常。” 钟先生的表述排除了诸多常见失联诱因。他说弟弟 36 岁未婚,没有贷款压力,老家新房也已建好,不存在感情纠葛或经济困境,“他性格开朗,独自出行经验丰富,从没想过会出意外”。从酒店监控画面能看到,钟某某离开时身着休闲装,提着随身物品走向车辆,神情平静,没有任何异常表现。
随着时间推移,钟先生的寻人动态从最初的焦急呼吁,逐渐补充着零散线索。直到 11 月 1 日,一则来自救援团队的消息让家属看到希望 —— 钟某某的车在格尔木拖拉海沟被找到了,但车里空无一人。
废弃矿区的弃车:胶布遮摄像头,床单盖挡风
找到车辆的是云南蓝天救援国际合作中心青海分中心的救援人员,带队的张先生回忆,他们 10 月 30 日接到钟先生的求助后,便与当地公安联合展开地毯式搜寻。拖拉海沟地处戈壁深处,地形复杂,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沟壑,车辆行驶极为困难。
11 月 1 日当天,张先生带队沿着一条鲜有人迹的小路排查,地面隐约的轮胎印引起他的注意。“那段路坡度越来越陡,感觉普通轿车根本上不去,我就爬到旁边高处瞭望,结果在拐弯处看到了一抹白色。” 他立刻带队靠近,确认正是钟某某的白色大众轿车。
![]()
现场景象让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心生疑惑。车辆停靠在一处相对平缓的弯道,车门处于关闭状态,车内剩余油量充足,除了一个随身背包不见踪影,手机、钱包等财物都完好留存。更反常的是车辆外部 —— 所有摄像头,包括行车记录仪的镜头,都被人用黑色电胶布死死粘住,前挡风玻璃则被一张破旧的被单完全遮盖,像是刻意要隐藏车辆踪迹。
“我们仔细勘察了车辆周边 500 米范围,没有发现打斗痕迹,也没有拖拽的印记。” 张先生说,车辆底盘没有明显磕碰,外观完好,初步判断并非因事故被迫停靠。但周围荒无人烟,属于废弃的玉石矿区,除了远处一个矿区车间和零星牧民,几乎见不到人影,“那种地方,一旦离开车,生存难度极大”。
格尔木市公安局办案人员接到通知后,迅速将车辆拖回局里进行物证提取。“主要是采集 DNA 信息,看看有没有除了钟某某之外其他人的生物痕迹。” 办案人员透露,弃车地属于典型的戈壁 “无人区”,昼夜温差悬殊,8 月夜间温度能低至零下,野生动物活动频繁,“人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很难在野外长时间存活”。
行车记录仪的关键线索:陌生人身影与路面异常
车辆被拖回后,技术人员成功恢复了行车记录仪的数据,一段段视频为还原失联经过提供了重要依据。记录显示,钟某某的车在 8 月 27 日 17 时许停靠在如今的弃车点,随后记录仪便停止工作。
![]()
“停车前的画面里,能听到钟某某自己的声音。” 张先生看过完整记录,他回忆钟某某当时似乎有些迷路,反复念叨 “这是在哪,这是去哪了”。视频中,车辆行驶速度逐渐放缓,最终停在弯道处,钟某某尝试再次启动,发动机传来几声异响后没能成功,他只好熄火停车,之后记录仪画面中断。
让人意外的是,中断近一个月的记录仪,在 9 月 20 日晚突然自动启动。这段夜间视频画面模糊,光线昏暗,但能清晰看到一个陌生身影出现在车旁,手里拿着那张遮盖前挡风的被单,动作迅速地将玻璃盖好。“距离太远,加上光线问题,看不清面部特征,只能判断是个成年男性。”
张先生结合前后视频内容提出一个推测:记录仪突然启动,可能是车辆受到强烈震动或碰撞触发的保护机制。对比停车时和 9 月 20 日的画面,他发现车辆周边的路面有细微变化,“之前的路面比较窄,后来像是被人拓宽过,很可能是有车辆从这里经过,甚至挪动过钟某某的车”。
更值得关注的是,弃车点所在的废弃矿区周边,存在一条隐蔽的玉矿带。“当地偶尔会有盗矿人员活动,他们可能不想让人发现行踪,所以才遮盖车辆、处理路面。” 张先生的这个推测,让事件的复杂性又添一层 —— 钟某某的失联,是否与这些潜在的 “陌生人” 有关?
![]()
两次信号闪烁:十几公里外的搜救方向
除了车辆和记录仪的线索,钟某某的手机信号也留下了一丝踪迹。钟先生曾向警方申请查询弟弟的手机定位,得到的反馈让搜救团队重新调整了方向。
“手机信号在 8 月 27 日晚上 8 点有过一次短暂闪烁,8 月 29 日又出现过一次。” 张先生说,这两个信号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基站点,距离弃车地大约十几公里,“这说明钟某某在弃车后,至少在这两个时间点打开过手机,或者手机处于有信号的区域”。
救援团队立刻对两个基站周边十几公里范围展开排查,动用了大型无人机进行空中搜索,地面人员则分成小组,沿着沟壑和牧民小道逐一梳理。但这片区域丘壑纵横,高海拔带来的缺氧环境,让搜救工作异常艰难。“无人机的信号容易被山体遮挡,地面搜索一天下来,队员们的脚都磨破了,还是没找到任何线索。”
![]()
尽管如此,救援团队并未放弃。张先生表示,接下来他们会重点排查弃车点到两个信号点之间的路线,“不排除钟某某当时是想徒步寻找救援,或者沿着牧民的踪迹移动,我们会扩大搜索范围,不放过任何细节”。
钟先生如今每天都在等待搜救进展和警方的调查结果,他将弟弟的照片和寻人信息打印成海报,在格尔木周边的乡镇、矿区张贴。那些来自陌生网友的鼓励,以及救援人员的坚持,是他支撑下去的动力。
目前,警方的 DNA 检测和物证分析仍在进行中,针对行车记录仪里陌生身影的排查也同步推进。拖拉海沟的寒风依旧吹过戈壁,钟某某的去向仍是未解之谜,而一场跨越戈壁的搜救,还在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