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11月18日,德州市举行德州“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
“十四五”期间,德州市围绕农村食品监管难题,以“体系筑基、整治破局、创新提效”为核心,构建全链条监管格局。
一是“三个坚持”建强监管体系。坚持制度先行。出台农村大集经营管理、农村食品经营示范店规范化建设和农村食品批发经营者示范仓库1234管理“三个标准”让监管有据可依。坚持部门联动。发挥市食药安办牵头抓总作用,实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协同联动,严把产地准出关,聚焦生产、流通、餐饮全环节,对涉嫌犯罪的食品案件快速介入,形成全链条打击合力。坚持能力提升。紧盯集中交易市场、食品供货商两个“主渠道”,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同时,强化人员培训,提升基层监管人员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能力。
二是深化“三全”专项行动。全区域打假治劣。重点查处“三无”食品、“山寨”仿冒食品。2021年以来,查处违法案件600余起,罚没款950余万元,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全环节规范提升。开展小作坊、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提升行动。全市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率达90%以上,农村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全方位网络监管。创新“线上+线下”监管模式,运用网络交易监测平台,对农村地区食品网店、直播账号开展动态监测,同步开展专项监督抽检23000余批次,合格率97%,有效堵住监管漏洞。
三是创新“三维”监管方式。智慧监管赋能,依托“山东食链”等智慧监管平台开展入市查验,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市畜禽肉等重点农产品追溯覆盖率在90%以上。信用监管发力,推动“穿透式+”监管,利用失信惩戒、信用修复、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穿透”,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社会共治增效,全域推广“2+N+2”共治模式,形成齐抓共管格局。推动食品安全责任险“零保费”模式向农村延伸,引入保前评估审查机制,实现风险防范多元化,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近年来,德州市农村食品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农村大集、超市“三无”食品、过期食品问题发现率明显下降。农村大集规范管理、批发仓库1234标准等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德州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多次作交流发言,为全省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德州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