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让人猝不及防的冷空气接踵而至,大家恨不得每天裹着被子出门上班上学,这也让很多人成为大街上行走困难、摇头晃脑的“企鹅”之一。

(图源Gifer)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穿衣似乎有强迫症,觉得小孩衣服穿得越多越好,总担心孩子穿得不够会冻着。从入秋后天气转凉开始,众多家长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不断给孩子加衣服。
![]()
国内有句玩笑话是:有一种冷是奶奶(妈妈)觉得你冷,恨不得把幼小的孩子都包成一个粽子去上学。以至于近些年一到秋冬季节就会出现一个中国特色的疾病“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就是婴幼儿因为穿得太多,身体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孩子太小,热的不行无法诉说也不会挣扎),最后导致孩子高热、脱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每年都有孩子因“捂热综合征”丧命,有些孩子抢救过来了,也因落下脑损伤而造成终身残疾。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睡觉时衣服穿得过多、过热还会增加婴儿猝死的风险(睡觉时避免过热也是美国儿科学会对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建议之一)。
其实,针对孩子们的秋冬季保暖问题,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心穿少了会受凉感冒。主要原因就是儿童体质远比成人耐寒,尤其是婴幼儿更耐寒。我们先来看一张欧美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的图片。
![]()
如果说觉得人家欧美人与我们亚洲人体质不一样的话,那么再来感受一下我们后天研习院小朋友的每日生活常态。
这个视频中的孩子和老师都穿的很少,已经很难感受到这是在南方湿冷的冬季(长沙,一个东北人冬天到这里都直呼冷的地方)。但是可以从这张视频截图中孩子对面那位成年人的着装,来感受到当时的实际天气情况。
![]()
我们这里的小朋友到了冬天基本上都是短袖或者长袖T恤,遇到极端天气(下雪、冰冻)也只是再增加一件薄外套(项目老师也是同等状况)。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对待孩子呢?一方面为了提升孩子们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培养他们面对恶劣环境的意志力。
经常有人看到孩子们冬天穿这么少的衣服很疑惑:就不怕他们受凉感冒发烧吗?
实际上我们从不担心这个问题,这样做反而能够让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更强,让他们远离感冒发烧。最近几年的科学研究结果也为我们带来充分依据。
婴幼儿其实是比成人更加耐寒,这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从近些年的科学研究看,新生儿诞生时体内伴随有大量的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
棕色脂肪与普通脂肪(白色脂肪)的功能不同。普通脂肪,也叫白色脂肪,可以简单理解为棉衣。在御寒方面,白色脂肪只能起到隔绝外界寒冷的作用,而棕色脂肪不但可以阻隔外界寒冷,还可以自己发热,就像电热毯一样。
棕色脂肪之所以能自己发热,是因为它的结构和白色脂肪不同。下面这张就是不同脂肪的结构示意图。
![]()
最左侧的是棕色脂肪,最右侧是白色脂肪,中间的是米色脂肪。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线粒体的多少,也就是细胞中那个颜色最深、像小肉虫一样的东西。很显然棕色脂肪的线粒体是含量最多的。
线粒体是地球上动物的唯一能量发电站。大到狮子、老虎,小到原核生物、真菌,都是靠线粒体来活动的。线粒体工作时,会提供ATP(三磷酸腺苷),同时自身也产生一定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就是体温的来源。
从下面这张棕色脂肪在婴儿身上的分布图可以看到,在婴儿的颈部、主动脉、气管和覆盖心脏、肾脏的部分,还有背部大面积区域,都有棕色脂肪分布。这些棕色脂肪正好包裹在最婴儿重要的器官周围,很显然这是人类数万年进化的结果。
![]()
成年人在感觉冷的时候,会通过打寒颤来缓解冷的感受。寒颤的本质是肌肉的高频率收缩,会燃烧大量ATP(三磷酸腺苷)来产生热量。但是婴儿因为肌肉少,而且身体也不太受控,没有条件打寒颤,只能靠这些棕色脂肪燃烧糖和脂肪酸来补充热量。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这些棕色脂肪大约占到体重的5%,这个量其实是很不少了。
我们可以把婴儿的棕色脂肪想象成“电热小马甲”,也就是说每个婴儿出生时都披着一个“电热小马甲”。正是因为“电热小马甲”的存在,才让婴幼儿比成人更耐寒。
反观今天很多老人对婴幼儿的保暖措施有点变态。经常是屋里开着暖气,室温高到28℃,大人都穿了短袖,还要给自带“电热马甲”的孩子裹了一层又一层,以至于最终出现孩子被热到进医院抢救。
![]()
通俗点说,棕色脂肪就像一个燃烧炉,糖和脂肪酸就像煤块一样被一批批送进炉子里燃烧,由此产生的热量让人不惧寒冷。理论上这个燃烧炉还会将血液中大量的葡萄糖消耗掉,也就大大降低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如果说人体自身的棕色脂肪有这么好的功能,那自然就不应该有那么多肥胖现象,以及大量的糖尿病患者出现才对,但是实际上又不是这样。这主要是因为人在成年之后,棕色脂肪已经快消失殆尽,只在锁骨和背部还残留一点点(成人占比只有0.05%-0.10%)。
那么,有没有可能让成人增加棕色脂肪来预防相关疾病呢?从科学实验来看,最好的方法就是挨冻。另外,还有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尤其是力量训练。
后天研习院的孩子和项目老师冬天穿这么少,同时每天都进行大量运动(快速爬山、轮胎运动),正好符合通过挨冻与力量训练来增加人体棕色脂肪的科学论证。
![]()
![]()
![]()
![]()
2025年11月18日晨练场景,室外温度7℃
现在这里的孩子很少有冬天感冒发烧的情况出现(偶然出现过一晚就好)。而那些一开始家长说有鼻炎的孩子,来这里后一个个都没看到有什么鼻炎症状了。
之前有经常遇到降温就感冒发烧的孩子,来这后就在没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了。私下里他还经常怀念以前一遇到天气降温,就感冒发烧的日子(这样就不用上学了)。
看来,中国那句古话“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还是很有道理的。
![]()
我家刚3岁的孩子穿一件夏季单衣在冬日的北京街头
(2023年11月27日)
其实婴幼儿普遍比成人耐寒,也是欧美等国家的家长比较普遍的认可的事实。比如欧美的小孩经常光脚在户外雪地里爬和跑,小孩比家长穿的少。俄罗斯的孩子更彪悍,幼儿园的小朋友就要在冬天的雪地里洗澡,也难怪俄罗斯人被称为战斗民族。
![]()
小朋友天生更耐冻,适当地经受一些寒冷的考验,反而对免疫力提升有好处。穿衣过多除了有“捂热综合征”风险外,还会限制孩子的肢体活动,让孩子得不到充分的运动锻炼。这反倒不利于身体健康(降低了儿童的抵抗力),也就更容易带来冷热交替时感冒的风险。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正在带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一些启发,在秋冬季节适当让孩子的衣物少一些,不要再有大人觉得冷,小孩子也一定冷的观念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儿童的未来在教育
未来是一个需要创造力的时代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孩子
当下环境下培养出应有的创造力?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孩子
在老师陪伴下建立属于自己文化的归属?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老师
与孩子一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寻找有缘家庭,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