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日本房地产投资圈炸了锅。
日本全国不动产协会(“宅建协会”)突然放了一个大招:从现在开始,原则上禁止在新公寓正式交付之前进行转卖!一旦被发现违规,开发商有权直接解除合同,并没收全部定金!
这是迄今为止,日本房地产行业在楼市最疯狂的投机行为上,最重磅的一次自我革命。
为什么日本房地产行业会出台如此自律政策?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感受一下东京现在房价行情:
2025年4~9月,东京市中心23区新建公寓的平均价格(以2室一厅计),已经飙到了1亿3309万日元(约608万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又涨了20%!
这是什么概念?
一套70平米的两居室,轻松破亿日元,折合人民币大概550~600万元。
在港区、中央区、千代田区、涩谷区这种核心地段,100平米以上的塔楼,随随便便2~3亿日元,人民币就是上千万元。
更夸张的是,今年1~10月,东京都内挂牌的“屋龄1年以内”的二手房,竟然达到了1355套!这是10年前的2.4倍!
很多房子甚至连竣工仪式都没办,合同刚签完,马上就挂到中介那里加价转卖。有些热门楼盘,转手利润高达3000万~5000万日元(约150-250万元人民币)。
这已经不是买房了,这是赤裸裸的炒房。
![]()
东京湾塔楼群
那么,炒房的主力军是谁?
有三类人:
第一类是海外投资者,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的资金。
在港区、中央区、千代田区,一些高端楼盘的外国人买家占比已经接近20%,有些楼盘甚至超过30%。很多人根本不住,买了就是为了等升值,交房前就抛。
第二类是日本的“地主二代”和医生、律师这类高收入群体,以及近年来的炒股者,他们现金流充足,拿买房当理财。
第三类就是职业炒房团,专门盯着热门楼盘,抢到号就立刻挂出去赚差价。
这些短期倒卖行为,把真正的刚需家庭彻底挤了出去。
日本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省吃俭用在东京攒了十几年首付,好不容易排到号,结果发现旁边坐着的都是投资客,价格被一轮又一轮拉高,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自然,政府看不下去了,老百姓也炸了锅。
今年7月,东京都千代田区区长直接给日本不动产协会写信,措辞非常严厉:“短期倒卖正在严重推高房价,影响本地居民的居住权利,请行业协会立刻采取措施!”
高市新内阁上台后,也接连抛出了要全面整顿外国人购买日本房地产问题的强烈信号。
于是,日本全国160家头部开发商坐下来一商量,决定干一件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以行业协会的名义,统一口径:将“交房前禁止转卖”正式写入合同条款!
谁先动手?
三井不动产、三菱地所、住友不动产这些巨头已经率先执行。
我看到三井不动产的一个新楼盘合同,条款写得清清楚楚:
“自签订认购合同之日起,至正式交房日止,禁止任何形式的转卖行为(包括代持等)。一旦违反,开发商有权解除合同,没收全部定金(通常为房价的10%),并保留追究其他损失的权利。”
仔细算一下,一套1.5亿日元的公寓,10%定金就是150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近百万!
更狠的是住友不动产,他们在池袋开发的一个高端塔楼项目,直接规定:交房后5年内不准转卖,违约金高达售价的20%!
这已经不是限制了,这是直接把炒房客摁死。
很多人会问:“协会只是行业组织,又不是法律,能管得了吗?”
我得告诉大家,在日本,行业协会的约束力有时候比法律还可怕。因为日本不动产协会的160家会员里,包括了三井、三菱、住友、野村、大京、东急这些超级头部企业,他们基本垄断了东京90%以上的新楼盘供应。你不遵守,那会被整个行业拉黑,而且社会信誉直接败落。
这才是真正的杀伤力。
其实这几年,开发商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他们辛辛苦苦拿地、盖楼、做园林,结果房子还没盖好,就被炒房团把价格炒得比销售价高30%甚至50%,他们自己反而落下一个“哄抬房价”的骂名。
当然,也有人担心:会不会把市场直接打冻?海外资金会不会因此撤退?
我的判断是:短期会有阵痛,但长期一定是利好。
因为真正有实力、有耐心的投资者,不会因为这条规定就跑掉。他们会把投资周期从“交房前3~6个月赚快钱”,拉长到“持有5~10年看区域价值”。这才是健康的房地产市场该有的样子,靠短炒赚钱的时代,真的该结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