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港人开始北上贷款、买社保了!

0
分享至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周六的深圳福田街头,香港青年李尊明熟练地打开手机扫码,用新办的内地信用卡买了店里的新款球鞋。这张小小的卡片,是他作为“北上生活圈”一员的重要凭证。

“有了内地信用卡,坐飞机有贵宾厅,日常支付也更方便。”李尊明告诉记者。

如今,像他这样每周北上消费的香港居民催生了新的金融需求——他们带着香港的信用记录,希望在内地获得贷款和金融服务。

这一变化正在深港两地悄然发生。越来越多的港人选择在大湾区长期居住,从“消费北上”升级为“生活北上”,进而催生了信贷、社保等全方位的跨境服务需求。在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上,香港环联信贷亚太首席产品官冼迪云透露,目前香港居民“北上”贷款的需求有所提升。

“北上买社保”也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新热点。50多岁的港人李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月缴纳898元养老保险,20年后在深圳退休,预计每月可领3000多元退休金,“这样领4年就能回本”。 广东省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共33.28万人次,较2021年底前增长118.93%。

北上贷款需求出现

在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冼迪云分享了他最新的观察,每周都有大量香港居民北上消费,更有不少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创业,有贷款需求。他们在香港拥有完善的信用档案,在内地却是“信用白户”,这个反差让内地银行看到了机会。

过去,深港跨境信贷多呈现“南向”流动,以内地企业和居民在港融资、开户为主,其中多数案例依托深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DVP)实现。如今,随着部分港人北上从短期消费拓展到长期定居,港人北上贷款的需求也开始被关注。

客观来看,利率,并非驱动北上贷款的主因。数据显示,中银香港、汇丰银行10月底按揭利率上限普遍在3.25%至3.5%区间,而内地优质客户也能获得约3%的贷款。可以说,在资金价格上,两地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

真正推动这一变化的或是更深层次的区域融合与生活方式变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港人北上已从“消费北上”升级为“生活北上”, 过去港人北上多以购物、医疗、美食等短期消费为主,如今越来越多香港居民选择在深圳、东莞、珠海等地置业、就业、就学,形成了跨境生活圈,这催生了一定的信贷需求。

冼迪云同样观察到这一趋势,他表示,目前香港居民北上的信贷需求集中在信用卡领域,一个香港居民若能在内地获得一张本地信用卡,他在日常消费和支付上的便利性会大大提升。

“虽然目前整体规模有限,内地银行依然有较强意愿推进此事,希望搭建起一个成熟的跨境信用验证平台。当未来有更多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的人士到中国工作或留学时,这套体系或可以直接复用。”他补充称。

而更深层的原因或在于港人北上正从“资产北上”来到“财富共享”。林江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前,港人的资产配置不再局限于香港本地的不动产或理财,开始进入内地贷款购房、投资基金股票、开设公司乃至缴纳社保。在港元与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双币资产配置成为趋势,催生了持有“双区资产组合”的新型中产阶层,他们对于跨境金融创新的需求更高。

不过,理想与现实之间仍有距离。目前,港人在内地申请贷款仍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通常需要满足拥有内地公司或房产等“硬门槛”。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实测多家大行,招行深圳某支行明确表示暂无法为港人办理贷款业务;建行东莞某网点则称,信用贷暂不可行,但持有内地房产或可尝试抵押贷款。

港人北上买社保成新风潮

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到,继北上消费后,“北上参保”正成为港人融入大湾区生活的新选择。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在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购买社保、规划退休的经验帖文日渐增多,掀起一股跨境养老规划的热潮。

“在盐田养老,成本低、配套全,还有海景可看。”50多岁的李生从事跨境贸易,频繁往来深港之间。他给第一财经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目前标准,仅缴纳养老保险,每月支出898元,缴满20年后,预计每月可领取3000多元养老金,“4年左右就能回本”。对他而言,这份内地社保可成为香港强积金之外的有力补充。目前在香港65岁可一次性领取强积金(MPF),也可能有政府补助和长者津贴。

与李生相比,44岁的波特规划更长远,他选择通过灵活就业,每月缴纳3000元养老和医疗保险,盘算着30年后每月领取约1万元的养老金,“在内地能享受比香港更优质的养老体验”。

数据显示,这股“北上参保”热潮正在迅速升温。广东省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共33.28万人次,较“湾区社保通”上线(2021年底)前增长118.93%。除了养老考量,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同样是吸引港人的关键因素。

李生向第一财经记者坦言,香港的公立医疗虽价格亲民,但资源极度紧张。“之前预约一个手术,光排队检查就要等好几个月,真正做上手术时,差不多一年都过去了。”而私立医院虽然效率高,但高昂的费用让他望而却步。

对比之下,李生在深圳参保的体验轻松许多——持居住证即可办理深圳居民医保,每月仅需40多元。在定点社康中心可报销75%的费用,经转诊后还能前往上级医院就诊,年支付限额有2000多元。“这样的医疗账本,对经常往返两地的港人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对于需要定期复查慢性病的波特而言,内地医保的吸引力在于实实在在的报销。他算了一笔经济账:每月缴纳内地医保,在内地复查既无起付线,报销比例也高;相比之下,在香港做同样的检查全部自费,费用要“高出几倍”,还难以触发商业保险的理赔门槛。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陈颖仪对第一财经表示,社保中包含的医疗保险尤为关键。香港虽有公立医疗,但轮候时间较长;而内地不仅医疗资源相对更为丰富,在医生技术、就诊体验等方面也具备优势,因此“北上就医”逐渐成为趋势。她特别指出,市场上甚至出现了专门服务港人的“陪诊师”,帮助他们解决语言沟通和就医流程问题,这从侧面反映出北上医疗需求的增长。而社保则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载体。

服务升级背后有难点

在当前港人“北上贷款”与社保服务需求上升的背景下,一系列难点也逐渐显现。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跨境数据传输、金融合规风险及制度对接障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陈颖仪对第一财经表示,北上贷款所依赖的征信数据,在两地之间尚未完全打通。由于香港在数据管理、存储权限(例如部分数据由私人银行掌握)以及监管要求上与内地存在差异,导致数据流动实际存在障碍。

冼迪云进一步表示,内地各家银行在审批贷款或信用卡时,所采用的评分卡模型与标准不尽相同,其核心评估标准普遍围绕两大关键要素:一是客户的还款能力,即通过对比收入与负债水平来判断其偿债能力是否健康;二是客户的还款意愿,这通常通过历史还款记录来推断。

同时,内地银行需要客户在香港的信用数据维度也较多,包括客户在香港的贷款总额、持有信用卡数量及各卡欠款余额、历史还款行为、是否存在逾期,以及信贷申请动态等。

林江从更宏观的层面分析了潜在风险。他对第一财经表示,还需要考虑金融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复杂性 。港人北上贷款一旦发生违约,由于涉及不同的司法管辖区,债务追偿与法律执行程序复杂、成本高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多渠道的资金流动也进一步提升了反洗钱等风险监控的难度。

林江认为,制度对接与权益认定也可能存在障碍。两地的社保体系,如香港的“强积金”与内地的“五险一金”,在规则和待遇上存在显著差异,目前缺乏顺畅的互认机制。这引发了一系列有待厘清的问题:例如,港人返回香港后,在内地的社保权益如何衔接?若在两地同时缴纳社保,是否存在重复缴纳或待遇享受的模糊地带?这些都需要政策层面进一步细化与明确边界。

未来如何推进?

针对港人北上过程中的难点,未来应如何发力?

林江对第一财经表示,建议在大湾区框架下加快建立跨境征信合作机制,推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香港监管部门协同,构建信用记录互认与转化评估模型。同时,可建立统一的港澳居民金融身份认证平台,运用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在保障个人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跨境验证。此外,可探索发展“积分征信”机制,允许初入内地的港人以水电缴费、税单等替代传统征信数据,提升其融资可获得性。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该领域已有案例落地。10月,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发布消息称,该行联手百行征信、环联信贷,落地首笔依托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的香港居民内地消费贷款。该案例成功为3名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就业的香港青年完成内地消费贷款额度核定,并实现首例通过数据核验面向香港居民的内地消费贷款放款。

在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现场,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香港侧平台运营方——微众银行跨境科技团队负责人叶林松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了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的运作原理,当用户从内地机构下载数据时,该机构会生成文件哈希值(Hash Value)并上传至平台。用户将原始文件带给香港机构后,该机构用相同算法生成哈希值,与平台记录进行比对。若一致,则证明文件未被篡改。整个过程中平台不触碰用户的原始数据,仅提供验证服务,在不涉及数据直连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平台解决方案。

在制度层面,陈颖仪对第一财经表示,实现信息互通,一方面需正视两地差异,在现有平台基础上,通过持续沟通增进理解、建立互信。另一方面,应推动将成熟的试点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提升其公信力与制度层级,为跨境数据流动提供坚实保障。

林江建议,社保制度的衔接也在探索新路径。可推动两地社保记录与待遇互认,探索“社保一号通”机制,使港人可在线整合管理两地账户,实现待遇合并或转换。同时,应明确跨境就业人员的社保缴纳规则,避免重复缴付或保障空档。

原标题:《港人开始北上贷款、买社保了!》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董思韵

本文作者:第一财经资讯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辣眼睛!又是出轨,响水47秒成关键词,某金店女店长登上热搜…

辣眼睛!又是出轨,响水47秒成关键词,某金店女店长登上热搜…

火山诗话
2025-11-19 20:30:15
细说郭伟学术造假骗局始末

细说郭伟学术造假骗局始末

智慧生活笔记
2025-11-20 05:59:39
全运会万米争议一幕:被套圈选手为第1名领跑,成绩双双被取消

全运会万米争议一幕:被套圈选手为第1名领跑,成绩双双被取消

全景体育V
2025-11-20 15:07:42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环球策论
2025-11-19 00:10:39
单反时代谢幕!双十一销冠仅卖100台,万元镜头白菜价

单反时代谢幕!双十一销冠仅卖100台,万元镜头白菜价

商悟社
2025-11-15 23:03:04
日本自民党开会讨论修改安保战略

日本自民党开会讨论修改安保战略

界面新闻
2025-11-20 13:26:00
曝俄罗斯从乌克兰占领区征召4.6万人!竟计划再征10万

曝俄罗斯从乌克兰占领区征召4.6万人!竟计划再征10万

项鹏飞
2025-11-19 21:38:14
解放军报警告日本,日本一旦介入台海,日本全国都会成为战场

解放军报警告日本,日本一旦介入台海,日本全国都会成为战场

合赞历史
2025-11-20 15:42:44
Gemini 3 强得有点不太像阳间的东西。

Gemini 3 强得有点不太像阳间的东西。

差评XPIN
2025-11-20 00:09:23
日本为何不怕中国?日专家:1945年我们对中国投降,是迫于无奈

日本为何不怕中国?日专家:1945年我们对中国投降,是迫于无奈

芳芳历史烩
2025-11-19 13:22:59
赵某晖最新发言:正当防卫也接受!邻居证实,郭家三次闯入申家

赵某晖最新发言:正当防卫也接受!邻居证实,郭家三次闯入申家

麦小柒
2025-11-19 20:51:55
A股:今晚2.5亿股民,可能要兴奋到不得了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A股:今晚2.5亿股民,可能要兴奋到不得了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风风顺
2025-11-20 07:43:13
荷兰已宣布暂停!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仍处于受限状态!什么情况?

荷兰已宣布暂停!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仍处于受限状态!什么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22:21:21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雷科技
2025-11-19 22:42:35
《疯狂动物城2》中文配音阵容引争议,“自己演戏都要找人配音,凭什么给动画配音?”

《疯狂动物城2》中文配音阵容引争议,“自己演戏都要找人配音,凭什么给动画配音?”

鲁中晨报
2025-11-20 14:02:08
“成都27岁女子家门口被害案”今日开庭审理,旁听人员:凶手辩称是正当防卫,一直为自己开脱

“成都27岁女子家门口被害案”今日开庭审理,旁听人员:凶手辩称是正当防卫,一直为自己开脱

极目新闻
2025-11-20 13:49:08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霹雳炮
2025-11-18 20:38:34
赖清德晒午餐吃日料表达对日本的支持,外交部回应

赖清德晒午餐吃日料表达对日本的支持,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2025-11-20 15:28:26
美国提议乌“割顿巴斯全境、裁军一半、驱逐外军”,俄股大涨!白宫官员:最早本周内达成

美国提议乌“割顿巴斯全境、裁军一半、驱逐外军”,俄股大涨!白宫官员:最早本周内达成

红星新闻
2025-11-20 13:42:08
2025-11-20 20:36:49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7240文章数 7578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数码
本地
房产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教育要闻

成绩年级前十的男生:3年不碰手机

数码要闻

路由器卖1299元还能爆,华为「日照金山」出圈全靠长得好看?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