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从“规划一张图”到“服务千万家”,沈北新区道义街道地坤湖社区党总支紧扣居民实际需求,打造睦邻文化活动中心,创新推行“规划共商、管理共治、服务共享”工作模式,成功将897平方米闲置空间盘活为凝聚邻里情感、激活社区活力的“幸福枢纽”,以实际行动把党建引领的成效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生活品质。
绘就“家园”建设蓝图
活动中心该怎么建、包括哪些服务内容?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地坤湖社区党总支通过“3轮居民议事会+线上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全覆盖走访3000余户居民,分层分类摸排老年、青年、儿童等不同群体需求诉求,最终确定“休闲娱乐+学习交流+服务支持”复合功能定位。在空间规划布局中,针对性设置心理咨询室、乒乓球室、舞蹈排练厅等8大功能区,其中专门为“一老一小”划定的亲子互动区、银发休闲角占比达65%,既精准匹配两类重点人群日常需求,又兼顾青年社交、文化传承等个性化期待,实现“精准规划、按需建设”,让每一处设计都饱含民生温度。
激活自治内生“新动能”
活动中心谁来管、怎么管?针对这些问题,社区党总支牵头构建“居民主导、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管理体系。通过“线上公开报名+线下群众举荐+党组织考察”的遴选机制,动员73名热心居民参与竞选,择优组建由10名居民代表、5名党员骨干、3名物业人员、3名社区干部组成的睦邻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主题活动策划、资源对接、设施维护等日常事务,构建起“社区指导、居民自治、物业协同”的良性运营生态。依托委员会设立“伴邻”调解工作室,聚焦功能区使用、活动组织等民生小事,建立“小事即时调、大事共商决”工作机制,运行至今已成功调处各类纠纷矛盾13件,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切实让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社区治理的“主人翁”。
打造幸福生活“实景画”
活动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社区党总支牵头统筹资源,已常态化开展书法绘画、舞蹈排练、邻里节等文化活动36场,参与居民超700人次;主动对接社区原有乒乓球社、棋牌社等10支文体队伍,为其提供固定活动场地和后勤保障,推动队伍从“零散活动”向“规范运作”转变,有效破解以往“场地难找、活动难续”的治理痛点。通过常态化、多样化的服务供给,活动中心已从单纯的“物理空间”真正转变为凝聚邻里情感、共享幸福生活的“温馨港湾”,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氛围日益浓厚,党建引领的民心根基不断夯实。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肖春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