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某些网约车平台对司机的判责,一直以来都十分严厉,乘客想要成功申诉的机会微乎其微。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没有见识过,同样的一笔订单,明明已经申诉成功、核实无责,最后,居然都能迎来“神级反转”。
![]()
这是发生在10月25日的一笔订单。
事情的起因是乘客坐错车,司机第一时间没有及时发现。当发现乘客不符之后,司机不仅按规定退回了车费,为了避免判责,还通过电话专门向平台司服进行报备。
本以为万无一失的他,最终还是迎来了平台的冰冷判责:“未坐车产生费用”。
![]()
更加搞笑的又是,司机据实申诉之后,平台十分难得的宣布申诉成功,核实无责。
只不过,在转瞬之间,就又迎来反转,表示申诉失败,核实有责,要扣除15元的负激励,以及20分的服务分。
也就是说,司机在申诉之后,居然收到了平台的两个截然不同,俨然是有点像是“神经分裂”的结果,一下说申诉成功,一下说申诉失败。
而且,判责的名义也是一样的,都是“未坐车产生费用”,只不过,申诉成功的是“未坐车产生费用(严重)”,申诉失败(核实存在)的是“未坐车产生费用(轻微)。”
![]()
虽然,平台的这种前后矛盾一般的判责结果,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司机的本次“违规”,并不算“严重违规”,但是,仍然说得上是“轻微违规”。
但是,这样一种判责方式和判责结果,除了让人感到很不严谨,非常搞笑,简直有点像是胡搞瞎搞之外,又再一次印证了某些网约车平台为了达到处理司机、处罚司机的目的,也真的是太“拼”了。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