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谈到了猫笔刀的时候,我不由自主谈到了东北雨姐,不是因为我儿子每天都拿着手机听各种风格的雨姐音乐,是我突然怀疑雨姐从没有远去。
最近不光是哈基米音乐大为流行,流行起来的还有东北雨姐的背景音乐,大东北是我的家乡,我儿子每天都要拿着手机看,搞得我不得不怀疑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本溪。
雨姐的行事风格我是熟悉的,在她还没有火起来,没有在抖音做起来之前,我就在快手上刷到过了,一开始的雨姐只是一个介绍东北风俗的博主,偶尔也会介绍年猪,偶尔会走亲戚,偶尔干点活。
更新也不频繁,也没有剧情,剪辑也比较一般,菜倒是在做,但是非常日常,完全没有别出心裁。
如果没有互联网,雨姐这一辈子一定是一个干活特别利索,吵架特别厉害的典型东北农村妇女,儿子去当个兵,回头把家安在城里,甚至是进了关内定居,最后雨姐只好放下家里的活给儿子去看孩子,等到老了的时候,已经干不动活了。
每天晒晒太阳,但是也闲不住,这辈子就这样了。
但是互联网是不可能不在的,不仅在,还进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雨姐突然火了起来,突然一发不可收拾,突然就成了千万粉丝的大V。
她的知识从来没有跟上过,她的眼界从来没有跟上过,她的能力也从来没有跟上过,她的生活就是农村就这生活,她的参谋就是老蒯,她的朋友就是原本剧中的演员。
我想起来雨姐,突然有点唏嘘感慨。因为要博一把的人,人生大抵都是这个选项,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有了一笔钱,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有人要投资自己做大,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最后不知道怎么的,资金突然断链,自己马上要还不起钱了。
一个对赌协议下去,成了称王称霸,败了半辈子白干,还要欠后半辈子的钱,于是就有了抽烟喝酒,有了熬夜放松,有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有了最后的起高楼,宴宾客。
到了这份上,辉煌变成了难以戒断的毒瘾,他就是想要再起,不是赌狗的人也变成了赌狗,落寞的滋味是最难受的,于是有了一次一次的尝试,最后再起不能了,人也是有点用的。
我的一个朋友和我讲,这样的人还可以替人背债,一次性薅出来几千万,最后到手能有两百万,要是有点良心,把借的钱还上一部分,那还好说。还能自己躲起来过日子。
要是还想搏一把,最后就要出事,往往到最后人没了。
没在最辉煌的时候,其实是好事。这样雨姐就不需要带着逐渐冷淡的流量,看着日渐下滑的营收,最后在互联网一代一代的浪潮里面成为路边一条。
没在量最大的时候,留下的遗憾是最多的,但是留下的悬念也是最多的,就是因为有了太多的假如当初,所以才有了如今的遍地狠活。
雨姐没了,但她永远活着。这样的人,不止雨姐一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