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海上军事装备发展的浪潮中,中美两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当美国仍深陷于海上无人作战平台概念的反复论证时,中国已凭借实际行动给出了明确答案。近期央视公布的海上测试画面里,一款被外媒称作 “无人航母” 的特殊平台与旋戈 - 500CJ 舰载无人直升机协同作业,在全球军事界引起广泛关注。这一曾仅存在于美军 PPT 中的装备,在中国成功实现了从概念到实践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海军无人化作战探索步入实质阶段。
![]()
我国研制了两款 “微型航母”。第一款 “无人机航母” 于 2024 年 5 月中旬亮相,由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建造。该平台采用全通平直甲板布局,左舷为长约 106 米、宽约 20 米的飞行作业区,右舷设有大型舰岛。因其独特设计,被美国 “驱动” 网站和法国 “海军新闻” 网站赋予 “无人航母” 称号。不过,严格来讲,它是以民船为基础改造的多功能指挥与科考试验载体。
第二款是广船国际建造的中船探索 01 号。此船长度达 200 米、宽度约 40 米,拥有三座舰岛,前舰岛设舰桥与传统桅杆,中舰岛配备多面体塔式桅杆和航空塔台,后舰岛容纳排烟道。其船电配置与体量更具优势,外形酷似轻型航母。两款平台虽在尺寸、配置上差异明显,但核心定位一致,均为无人化应用的试验平台。
![]()
平台上搭载的旋戈 - 500CJ 无人舰载直升机,是航空工业直升机所针对海上环境研发的最新成果,技术参数与实战适应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它最大起飞重量 600 公斤,最大平飞速度 160 公里 / 小时,实用升限 5000 米,续航能力达 6.5 小时,能支撑长时间海上任务。其配备的惯导 / 卫星差分 / 视觉多余度着舰引导技术和电动鱼叉 - 格栅式着舰定位锁紧装置,使其在 4 至 5 级海况下也能稳定作业。
![]()
旋戈 - 500CJ 是技术传承与创新的结晶。它继承了旋戈 - 500B/BJ 部分技术成果,换装重油发动机后,子系统强化改装。针对海上特殊环境,引入防湿热、防霉菌、防盐雾技术,提升了环境适应性。其气动布局借鉴旋戈 - 500C,机身两侧通用短翼设计可灵活搭载多种设备,具备多任务执行能力。
按照规划,旋戈 - 500CJ 不仅能单机完成侦察、搜索等任务,还可作为信息节点融入作战体系,与有人战机、舰艇互联互通。未来,还将拓展电子对抗等复杂任务场景,契合全球海战无人化、协同化转型趋势。
![]()
从国际格局看,多国纷纷布局舰载无人装备,但中国走出差异化路径,通过专用试验平台快速迭代技术,形成有人与无人装备协同互补的作战体系。这些装备体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发展的战略智慧,无人平台优势明显,我国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为新型作战模式提供支撑。中国海军无人化探索稳步推进,立足自身需求自主创新。未来海战制胜逻辑变革,中国 “迷你航母” 与旋戈 - 500CJ 的组合开启了海上作战新范式,推动海军作战体系更加多元立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