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会公布最新拨款案:NGAD(美军六代机)研发经费被砍掉18%,单架成本却飙到3亿美元。一边铁翼呼啸,一边钱包缩水,这场“代际”之争瞬间被撕掉遮羞布:再喊“第六代”口号,恐怕连国会老爷都不买单。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肯塔基大学学者罗伯特·法利在《外交家》专栏甩出冷峻判断:继续用“第几代”给战机贴标签,是20世纪的营销套路。战场真正关心的是——雷达能不能在300公里外锁定隐身巡航导弹?机载激光炮能不能烧穿高超音速弹头?如果这些硬指标做不到,哪怕叫“第十代”也枉然。11月15日,美国会预算服务处把这段话原封不动写进报告,等于官方盖章:旧话术破产。
![]()
2026财年,NGAD研发费从134亿跌到110亿,砍下的24亿美元被挪去填海军哥伦比亚级核潜艇黑洞。更尴尬的是,普惠XA102变循环发动机宣布“关键轴承寿命不达标”,试飞节点推迟18个月。五角大楼内部文件泄露:按现有节奏,2030年前能交付的“全状态六代机”数量是——零。与此同时,米切尔研究所兵棋推演给出刺目数字:若2028年台海爆发空战,美军现役F-35搭配“忠诚僚机”对歼-36的交换比只有1∶2.7,制空权会在72小时内易手。
![]()
《Aviation Week》统计,截至11月17日,成都、沈阳两地11月已公开试飞9次,超过前三季度总和。最新流出的柔性挂架视频显示,导弹收起后与机翼表面严丝合缝,雷达反射面积再降一个量级;机头下方球形转塔内,蓝白激光脉冲一闪即逝,官方字幕只有四个字“定向能验证”。更关键的是,这些试飞集中在下午两点至四点,完全按照空军作战训练时段,不再“藏着掖着”,自信程度可见一斑。
![]()
预算缩水、节点跳票、对手加速,三重夹击下,美军内部出现新声音:别再幻想“全能平台”,把宝押在“可损耗无人+太空传感器+廉价激光”的分布式体系。11月16日,空军部长肯德尔在加州论坛透露,准备把NGAD与B-21轰炸机预算池打通,让轰炸机携带无人僚机前出3000公里,有人战机躲在第二岛链指挥。同一天,太空发展署宣布追加18颗“火控跟踪层”卫星,2026年前组网,专给激光武器提供瞄准级数据。思路很明确:平台可以贵,但必须少;弹药必须便宜,且能批量。
![]()
就在美国还在为轴承头痛时,11月17日国内学术期刊《光学学报》网络版放出消息:国产机载激光炮塔已完成五千米以上高空持续出光30秒测试,能量密度达到300千瓦级,烧穿3毫米铝合金只需2.4秒。虽然距离实战还有散热与能源管理关,但对比美军YAL-1机载激光飞机项目早在2014年下马,中国把激光炮塞进战斗机鼻子的速度,已让“技术需求清单”派占得上风。法利在播客中直言:“谁先让激光反导在战机上落地,谁就拥有定义下一代空战的话语权,而不是吵着叫第六代还是第七代。”
![]()
11月17日傍晚,沈阳试飞场塔台广播再次响起,无尾黑影掠过夕阳,像一把未出鞘的刀。华盛顿国会山灯火通明,议员们正为是否继续给NGAD输血吵得面红耳赤。技术、财政、时间,三条曲线第一次出现反向剪刀口——对手试飞越密,自家预算越瘦;指标喊得越高,发动机越拖。空战革命从来不是PPT里的炫酷代号,而是实验室里的轴承、风洞里的挂架、拨款单上的小数点。下一轮轰鸣声响起时,决定胜负的或许不是“第几代”,而是谁能把激光、无人机、卫星预算拧成一股绳,在跑道尽头抢先点火升空。
#2025百度军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