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中国第一次在战斗机领域追上国际一线水平是歼-10的诞生。
在歼-10之前,我国用了很久的歼-7战机。在歼-7之后,我国第一款自行研制的国产战机——歼-8则面临着服役即落后的问题。
![]()
歼-7
歼-8诞生时美国的F-16、F-15战机已经服役,这意味着歼-8这款二代机从诞生开始就得和美国的三代机、四代机竞争。
而1998年首飞、2004年服役的三代机——歼-10战机,它的亮相才算是中国国产战机第一次勉强摸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门槛。
![]()
歼-10战机
歼-10A对比“世界领先”依旧有差距
不过歼-10在诞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面对真正的“世界一流战机”依旧有很大差距。
我国的歼-10A在刚诞生的时候,机体整体性能不如美国的F-16A型战机。
![]()
歼-10A
这其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的地方是发动机。最早版本的歼-10A用的俄制AL-31FN型发动机,其最大推力是12.5吨。
相比较之下美国F-16A用的是F100-PW-100或F110-GE,推力达到了13.2吨以上。
因为发动机的差距,美国F-16A在推重比上也更大,为最大1.15。我国歼-10A则为1.04。
![]()
F-16战机
除了发动机,歼-10战机的航电系统在当时也落后于美国的F-16系列战机。
歼-10A早期版本用的是国产1473型脉冲多普勒机械扫描雷达。同时期美国F-16的主役型号为F-16C/D Block 50/52,其采用的是AN/APG-68(V)7型脉冲多普勒机械扫描雷达。
![]()
AN/APG-68雷达
当时歼-10A和F-16C/D用的雷达在探测距离、锁定目标数量等纸面数据上看起来差不多,但实战起来差距就远得多了。
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国F-16C/D战机除了使用AN/APG-68(V)7型雷达外,还使用了LANTIRN吊舱系统。
![]()
LANTIRN吊舱系统
该系统有红外成像和激光指示能力,可以让F-16C/D战机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而我国当时服役的歼-10A战机在雷达上追上美国已经很勉强了,更不可能给战机装什么吊舱系统。
加上歼-10A当时用的雷达没有像现在一样集成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就使得其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我国歼-10A在夜间、大雾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会降低,并且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对地/海作战能力理论上会基本丧失。
![]()
夜间空战
但美国F-16战机靠着LANTIRN吊舱系统,即使是面对恶劣气象条件,战斗力也不会降低多少。
并且到2013年美国F-16就用上有源相控阵雷达(AN/APG-83)了,这比同样用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0C、歼-16以及歼-20战机早几年。
细致分析有一下不难发现,歼-10A的诞生实际上并没有让我国战机水平直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是后续长时间对其的改进才使歼-10系列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歼-10长期改进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歼-10C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不过随着中国军工技术的发展,歼-10战机也终于是走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2025年5月7日的时候,巴基斯坦就用中国生产的歼-10CE战机“秒杀”了法国生产的阵风战机。
![]()
印度阵风
此次歼-10CE战机能获得胜利的关键,在于歼-10CE战机有非常强悍的超视距打击能力。而一支空军是否有超视距打击能力,决定了这支空军在国际上是一流还是二流。
因为战斗机的机动性远低于空空导弹的机动性。空空导弹能拉30个G的过载,战机理论上最大过载也只有9个G,而且一般的飞行员也扛不住持久9G的过载。
![]()
空空导弹机动性远超战机
这也就导致了一支空军如果没有超视距打击能力,估计只能让战斗机去和敌人的空空导弹狗斗,这堪比用天灵盖去接别人的狼牙棒了。
所以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的歼-10CE战机,在国际上自然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
歼-10C真正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歼-10系列战机的进步
从歼-10A到歼-10CE,该机型的进步是全方位的。
机体设计上,歼-10战机不断进行了优化。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该机型的进气口问题,歼-10A战机进气口和机体是分离的,我们能看到歼-10A的进气口和机体之间有加强筋相连。
![]()
歼-10A的进气口和机身需要加强筋相连
但是在歼-10C身上,进气口已经和机身融为一体。这个优化不仅加强了机体的强度,而且还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战机的隐身能力。
![]()
歼-10C机身和进气口融为一体
虽然歼-10战机不是隐身战机,但其仍旧可以通过对机身外形进行优化来降低自己的雷达散射截面积,从而缩短敌机发现自己所需的距离,来为自己争取空战上的优势。
因此单单是从一个进气口的问题上,就能看出歼-10C战机已经比歼-10A强出不少了。
除了机体自身设计,歼-10C战机在航电系统上也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
歼-10C在航电上进步巨大
就以雷达来说,歼-10A用的还是脉冲多普勒机械扫描雷达,但到歼-10C用的已经是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了。
有源相控阵雷达不仅探测距离更远,而且精准度和灵敏度更高,追踪和锁定能力更强。
最关键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应对隐身战机的时候对比传统脉冲多普勒机械扫描雷达优势巨大。
靠着更高的刷新率,有源相控阵雷达雷达发现隐身战机的距离要远高于脉冲多普勒机械扫描雷达。
![]()
有源相控阵雷达
在现在五代机满天飞的时代,用脉冲多普勒机械扫描雷达的战机已经无法适应高烈度空战战场了。
此外歼-10C对比歼-10A还有一个体系化的优势。歼-10加装了先进的数据链路系统,能够实现体系化作战。
歼-10C所能依赖的“眼睛”不只有它自己的雷达了,靠着数据链,后方的空警-500,乃至是后续的空警-3000型预警机,能为它提供更远的视野。
同时通过数据链和预警机的配合,歼-10C可以实现发射空空导弹后,由空空导弹进行控制引导。
![]()
超视距打击概念图
也就是说,歼-10C加上预警机、数据链的配合,可以实现发射空空导弹后战机能迅速离开战场。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战机的安全性,还极大提升了打击效率。
信息来源:
【1】人民日报·《十号机密!歼10诞生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今天,祝你们生日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