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择业思考:在围棋教学与专业工作之间的抉择与领悟
小Y历经多重考验与心态磨砺,终于在第三次考研后成功考入本省一所优质211大学的研究生。他的本科院校较为普通,因此毕业时找到的工作大多与自身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唯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此前业余兼职的围棋教师工作。
小Y从小学习围棋,颇具天赋,棋艺在本市名列前茅。大学期间,他通过围棋教学和比赛获得的收入已能覆盖日常开销,教学表现也获得了机构老板的高度认可。正因如此,毕业时机构老板主动向他抛出橄榄枝,热情邀请他全职加入。
![]()
小Y将围棋教学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进行了多维度比较,结果发现前者在多个方面更具优势。
首先是薪资方面,围棋教学的收入是对口专业工作的2.5倍,在综合评分中占据最显著权重;而工作强度上,围棋教学主要集中在周末全天,周一至周五仅个别的晚上有课。作为高段位老师,他无需坐班接待学生或家长,休息时间更为充裕。而对口专业工作则是标准的“早九晚六”,周末偶尔还需加班,整体强度偏高。福利方面,两份工作均有缴纳社保,且专业工作额外提供双边12%的公积金;在住宿上,围棋机构为全职员工提供宿舍,专业单位则无此待遇;还有通勤方面,两者与家的距离适中,无需远赴郊区或工厂;关于餐饮,专业单位设有免费食堂,围棋机构的午餐则由老板统一订外卖,均不产生额外开销。领导态度方面,围棋机构老板与小Y已相处多年,对他颇为器重,且对待员工很友善;而专业单位的领导态度尚属未知,存在不确定性。
尽管围棋教学在综合评分上领先,小Y也清楚意识到其发展前景与稳定性方面的隐忧。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他曾目睹多家教培机构倒闭,私营机构抗风险能力普遍弱于国企或央企。此外,围棋行业的生源受“双减”政策及课程改革冲击明显,不少知名机构面临倒闭或降薪裁员,周围已经有好几位朋友已经失业数个月。从长远看,该行业的发展空间有限,主要晋升路径仅有增加课程数量、提升课程质量或担任分校校长等几种可能。然而,课程数量受限于学生课余时间;提升段位至职业七、八段对小Y而言难度过高;分校校长一职则需机构扩张计划与个人综合能力兼备,可遇不可求。在行业受阻的情况下,转行较为困难,受到了专业领域的限制。而相比之下,专业对口工作随着项目经验积累与职称晋升,发展路径更为清晰可见,甚至跳槽并不受到过多的限制。
![]()
不过,深入剖析小Y的内心,不难发现他始终怀有对优质学历的执念。高中时期成绩优异的他,在高考中发挥失常,未能进入理想院校,因此考研对他而言不仅是学历提升,更是一种自我实现。他甚至认为,若真决心投身围棋教学,高中毕业即可入行,不必绕道大学,错失几年职业黄金期。最终,在家长一再催促下——他们作为公职人员,对稳定性极为看重,对私营机构抱有偏见——小Y下定决心考研,并最终如愿上岸。
然而,在研二实习期间,小Y发现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长学姐所找到的工作,综合评分仍未能超越围棋教学,这让他陷入迷茫。直到经过深入分析,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忽略了“时间成本”这一关键因素。
假设小Y硕士毕业后进入专业对口岗位,从他大学学习开始,他投入了七年的学习与小半年实习,且工作后未必会投入更多时间钻研业务。而作为围棋高段老师,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棋,持续至初中二年级,大学期间仍不断钻研棋艺,本科起便从事教学,这些经历累计相当于在围棋领域已经工作六到七年。在围棋行业,六年以上高段教学经验和拥有业余6段以上段位证书,已相当于企业中的高级职称或P6及以上职级。唯有将两者置于同一时间维度比较,才能理解为何围棋教学的薪资始终领先。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围棋机构新招聘的零基础启蒙老师,不仅棋力低于10K还需白天坐班接待学生与家长,经历助教、试讲等阶段,薪资待遇远低于高段老师,正如普通本科毕业生从基层岗位起步。
经过这番梳理,小Y不再纠结于两份工作的优劣,而是认真总结反思,探索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模式。
![]()
与此同时,他不禁感慨:并非所有人都有选择的余地。比如同样曾兼职围棋教学的小X,就因遭遇老板长期欠薪,对行业失去信心,考研失败后选择了一份清闲工作,边备考边继续追梦。可见,学生时代遇到靠谱的老板,对一个行业的认知与规划影响深远。
常出场的一斤也分享了他的经历:毕业后全职教棋的他,因老板更器重本地老教师而选择离职。后来凭借个人努力与机遇,他考入事业编制,并在婉拒低待遇的大棋院兼职后,选择在一家中型棋院兼职教学。在本职晋升路径不明的情况下,他将课余时间全部投入围棋教学与比赛,带领多名学生在省级赛事中击败大棋院选手,赢得广泛认可。
![]()
多方比较与思考之后,小Y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与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