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ype="normal"SectionTitle="01" Type="normal"@@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第一人称“我”居然是一名死神。
用最优美的文字,写了一个连死神都觉得惨不忍睹的故事。
在残酷的战争和死亡中,却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爱,让人不禁鼻子发酸,眼眶湿润。
失去所有亲人的9岁小女孩莉泽尔来到陌生的养父母家。
养父汉斯温柔和善,多才多艺,既是粉刷匠,又会拉手风琴,还会用有限的知识教莉泽尔读书。
养母罗莎是个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永远骂骂咧咧,可是关键时刻却丝毫不吝啬释放自己的善良。
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政府残酷迫害犹太人,他们却冒着生命危险将犹太人马克斯长期藏在自家的地下室里。
哪怕担惊受怕,哪怕食物短缺,他们也从来没有半点犹豫。
汉斯从一战战场死里逃生,却因同情犹太人,又被迫卷入二战,成为空袭后勤队的成员,马克斯也不得不逃离他们家的地下室。
汉斯在战场上不幸断了一条腿,全家人却欢呼雀跃,邻居也羡慕嫉妒恨,因为他可以回家了。
多么可怜的幸福,这该死的战争,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好好惜福吧。
02
小男孩鲁迪是莉泽尔的邻居、最好的伙伴。
他的心愿一直就是能够吻莉泽尔,可是莉泽尔始终不同意。
他也从来不强求,只是默默地陪她哭,陪她笑,陪她去偷书。
他们相伴着度过了饥饿、艰难而美好的时光,莉泽尔长到了14岁。
可是深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空袭,没有提前发警报,一条街道上所有的人都在睡梦中死去了,除了莉泽尔。
因为她躲在地下室写自己的书——《偷书贼》。
邻居死了,养父养母死了,鲁迪也死了。
莉泽尔痛不欲生,这才明白自己多么深爱着鲁迪,她深深地吻着他,满足了他生前始终未能实现的愿望。
![]()
03
莉泽尔偷书,第一次在是弟弟的葬礼上,偷了一本掘墓人遗落的《掘墓人手册》。
第二次是在焚书的现场,从火堆里偷偷地拿走了书。
之后,就是在镇长夫人家里。
莉泽尔的养母罗莎是一名洗衣工,镇长夫人就是她的主顾。
莉泽尔负责去镇长夫人家去取脏衣服,因此看到了她家的书房,而且可以在那里尽情地看书。
可是随着战争的爆发,罗莎的主顾越来越少,镇长夫人成了最后一个主顾。
直到有一天,镇长夫人也停止让罗莎洗衣服了。
最后一次,镇长夫人送给莉泽尔一本书,表示歉意,并且欢迎她以后来看书。
可是莉泽尔恼羞成怒,拒绝接受她的书,愤怒地断绝了与她的友谊。
之后,莉泽尔出于报复,一次次来镇长夫人家偷书,一次也没被逮住。
窗户似乎专门为她开着,甚至还留有食物。
她才明白,这是镇长夫人故意为她留的。
她们和解了,镇长夫人送给她一个笔记本,鼓励她自己写书。
想想那个年代,看本书都那么艰难,需要费尽心思去偷,启蒙书居然是《掘墓人手册》。
如今随处可见的都是书,可是看书的人却越来越少了,珍惜我们拥有的资源吧。
04
战争结束后,马克斯回来了,莉泽尔和他拥抱在一起。
在地下室的那段岁月,他们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马克斯为她画画、写书,就像现在的绘本,绘本中的文字看得出马克斯是爱莉泽尔的,当时的他已经二十多岁,只是等着小女孩长大而已。
莉泽尔一直活到了很老很老的年龄才去世,她结了婚,有了三个孩子,还有很多孙辈。
不知道她的丈夫是不是马克斯,书中没有明说,感觉应该是吧,但愿是。
05
这本书有点像我前两年写过书评的一本书——《伦敦最后一家书店》,也是非常好看的一本书,但是感觉这本更感人,更催人泪下。
读完随手写了一点皮毛,要想领略精华,还是自己好好去读吧。
前段时间看非小说类的书比较多,最近又开始多看小说,还是文学作品更富有感染力,更治愈人心。
生活不能没有文学,没有文学的人生,该是多么单调乏味啊。
有空时,少刷点手机,趁着有生之年,多看点好书吧,幸福感都会油然而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