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
文|钱伟
市场对AI投资驱动美国经济的期待较高,甚至认为,剔除AI,美国增长已经为零。我们对此持谨慎态度:AI投资体量偏小,预计2026年对GDP增速贡献至少为0.3-0.4%,但较2025年边际回落,较难决定经济的大方向;此外,考虑到AI设备的投资,有相当部分来自进口,其对GDP的净贡献可能被高估;若AI对GDP拉动不及预期,美股波动或继续放大。
![]()
三季度以来,市场流传:剔除AI,美国GDP的增长为零;美国经济从居民消费驱动转向AI投资驱动。对此,我们持谨慎态度:
一、AI投资体量偏小,预计2026年对GDP增速贡献在0.3-0.4%,但较2025年边际回落0.1%,较难决定经济大方向,反成拖累
AI对美国投资的拉动渠道,主要有三:数据中心的建筑投资,电力的基建投资,以及科技巨头的设备和研发投资。分别来看:
(1)数据中心:建设投资超越传统写字楼,但规模有限,2026年或增至680亿,GDP增速贡献0.07%,较2025年提升仅0.02%。
(2)电力投资:AI带动美国用电量上行,2026年电力设施投资有望接近1700亿,GDP增速贡献0.07%,较2025年提升0.03%。
(3)科技巨头CAPEX:由于开支增速筑顶回落,AI设备投资对GDP增速贡献开始下降,2026年约0.2%,较2025年低0.18%。
(4)低估的两个潜在因素:广义拉动+研发投资,但干扰有限。
二、考虑到AI设备的投资,有相当部分来自进口,其对GDP的净贡献可能被高估
设备投资高增的同时,AI设备的净进口也在上行,且二者量级相仿。因此,美国AI设备采购或大量依赖从国外进口,这部分在GDP中是负项、需予以剔除。
今年Q1,设备投资超高增长,或更多是抢进口所致,并非相关需求向上突破。
三、Q1消费异常+抢进口,造成“剔除AI,美国增长为零”的假象;Q2以来,消费修复,依然是明年的核心变量
居民消费在Q1关税扰动下失常后,Q2和Q3修复,对GDP增速贡献保持在2%附近,其在明年反弹还是回落,决定经济边际方向。
四、市场含义:AI投资叙事对行业仍确定,但宏观上存预期差
AI投资的行业逻辑仍可交易,例如电力、储能、天然气等。
但其暂不构成宏观主要矛盾,若2026年AI对GDP拉动不及预期,或进一步增加美股的波动性。
![]()
三季度以来,市场广为流传:今年,剔除AI,美国GDP的增长为零;美国经济将从居民消费驱动转向AI投资驱动。
这一结论集中体现在以下数据:2025年Q1,AI相关设备投资环比折年增速超过50%,对GDP增速的贡献一举超过消费,且剔除AI投资后,剩余GDP负增长。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AI投资在2026年是否能成为经济的边际决定力量?我们持谨慎态度。关注以下视角:
![]()
(一)AI投资体量整体依然偏小,预计2026年对GDP增速贡献在0.3-0.4%,但较2025年边际回落0.1%,较难决定经济大方向,反而可能成为负向拖累
AI对美国投资的拉动渠道,主要有三:数据中心的建筑投资,电力的基建投资,以及科技巨头的设备和研发投资。分别来看:
(1)数据中心:建设投资超越传统写字楼,但规模有限,2026年或增至680亿,GDP增速贡献0.07%,较2025年提升仅0.02%
数据中心的建设近年来高速增长,已超越办公楼,成为非住宅建筑业投资的主要增量需求,但其体量依然较小。
![]()
GDP口径下,2024年投资规模仅300亿美元左右,按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速线性外推,2025和2026年投资额分别增至460亿和680亿,明年对GDP的增速贡献约0.07%,较2025年提升约0.02%。即使实际增量较我们预期翻倍,影响幅度依然不高。
![]()
(2)电力投资:AI带动美国用电量上行,2026年电力设施投资有望接近1700亿,GDP增速贡献0.07%,较2025年提升0.03%
按照美国能源信息署的预测,AI需求拉动下,美国用电量持续上升,未来几年,年均增速在1-2%之间。电力缺口增加,电力设施投资水涨船高,GDP口径下的规模,从2019年的1100亿美元升至2024年的1370亿。
按照用电量和投资量的相关性线性外推,2026年电力投资规模或达到1600-1700亿美元,较2025年增超200亿,GDP增速贡献达0.07%,较2025年提升约0.03%。
![]()
此外,美国著名电力研究机构爱迪生的预测显示:2025年美国电网企业的资本开支规模2080亿美元,2026年达到2200亿,年增量约120亿,量级与我们测算的相仿。
![]()
(3)科技巨头CAPEX:虽然规模庞大且仍在增长,但由于资本开支的增速筑顶回落,AI设备投资对GDP的增速贡献或进入下降通道,从2025年的0.38%,逐步降至2026年的0.2%和2027年的0.13%
科技巨头的财报指引看,其资本开支规模持续增长,2025年总量超过4000亿美元,2026年超过5000亿。2025年,GDP口径下的AI设备投资大概率超过6000亿,GDP占比近2%,越来越重要。
但是,目前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的增速在2024-2025年有短期筑顶的迹象,未来2年的增量部分萎缩,导致对GDP的拉动力度下降。
![]()
对照近几年巨头资本开支增量和美国GDP中的AI设备投资增量,并线性外推:2026年AI设备投资有望升至6800亿,较上年增加620亿,但GDP增速贡献仅0.2%,较2025年下降0.18%。
![]()
总结:三者相加,2026年,预计AI投资对美国GDP的增速贡献在0.3-0.4%量级,但整体较2025年下降0.1个百分点,边际上反而可能成为负向拖累。
![]()
(4)造成低估的两个潜在因素:广义拉动+研发投资,但干扰有限
逻辑上,上述测算至少存在两个可能的低估因素:
一是,仅考虑了直接的拉动部分,暂未考虑更广义的带动。但目前AI的商业应用还在初级阶段,产业链相对封闭,上下游投资和消费的影响或不大。
二是,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也会形成研发等知识产权投资,2025年,相关投资额也出现了明显上升。但由于缺乏明确的AI子项,我们前述仅计算了设备部分。假设研发投资这部分总体走势与设备投资一致,则:
① 考虑到其体量是设备投资2-3倍,2026年对GDP增速贡献在0.4-0.6%,但科技巨头资本开支量级远低于整体知识产权规模,直接计算会大幅高估AI拉动的研发投资,预计实际水平在0.1-0.2%附近。
② 增速贡献较2025年回落的结论基本不受影响。
(二)考虑到AI设备的投资,有相当部分来自进口,其对GDP的净贡献可能被高估,今年Q1的超高增长或不全是产业趋势的非线性变化,有很大程度源自抢进口效应
可以看到,设备相关的支出,是AI拉动GDP的主力。但是,在相关投资高增的同时,相关AI设备的净进口规模也在上行,且二者在量级上相差不大。有理由怀疑,美国AI的设备采购或大量依赖从国外进口,而并非是美国国内生产。
考虑到进口是GDP的负项,净进口的飙升意味着AI设备投资对经济的直接拉动,有相当部分要被剔除,实际的净贡献或存在高估情况。尤其是今年Q1,设备投资增速飙升,或更多是抢进口所致,并非相关需求向上突破(Q2环比增速确实出现回落)。
![]()
(三)Q1消费异常+抢进口,造成“剔除AI,美国增长为零”的误导;Q2以来,消费对GDP的增速贡献重回较高水平,依然是明年的核心变量
AI对美国GDP的贡献虽然处于上升轨道,但受制于体量、进口节奏的干扰,短期仍不构成主要矛盾。
相反,关税冲击下,居民消费在一季度异常走低,二季度明显修复,联储GDPNow预测三季度继续改善,近期对GDP的增速贡献保持在2%附近。
2026年,居民消费增速是继续反弹、还是冲高回落,依然决定着经济的边际走势。
![]()
(四)市场含义:AI投资叙事对特定行业(电力)和商品(天然气)的影响或更大,但不是宏观主要矛盾;2026年,若AI对GDP拉动不及预期,或进一步增加美股的波动性
AI投资扩张的叙事方向没有问题,预期差仅存在于对GDP的增速贡献可能并没有那么大。
因此,依赖AI投资的行业逻辑仍可以交易,例如市场热议的电力、储能、天然气等。
但是,由于宏观层面的拉动很可能不及预期,一旦消费回落、整体GDP走弱,在当前AI商业逻辑和天量融资已经被质疑的背景下,美股的波动或进一步放大。
![]()
美国通胀上行超预期,美国经济增长超预期,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美元大幅升值,美债利率上行,美股继续下跌,商业银行破产危机,以及新兴市场出现货币和债务危机。美国经济衰退超预期,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联储被迫转向宽松。欧洲能源危机超预期,欧元区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全球市场陷入动荡,外需萎缩,政策面临两难。全球地缘风险加剧,中美关系恶化超预期,大宗商品、运输出现不可控因素,逆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供应链持续被破坏,相关资源争夺恶化。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剔除AI,美国增长真的为零吗?AI对美国GDP净贡献仍不大,谈投资驱动尚早(更新)》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钱伟 SAC编号:S14405211100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