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河南人为何总遭人歧视呢?有哪些历史与现实方面的原因呢?

0
分享至



河南人是河南省常住居民的统称,又被称为中原人、中州人,他们使用的是中原官话河南方言。截至2024年末,河南全省常住人口达到了9785万人之多,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795万人,城镇化率达59.22%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自元代以前长期作为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中心,夏商至北宋期间有20多个朝代建都中原大地,形成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这四大古都群。河南还是龙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等中华文化的起源地,考古发现河南境内拥有完整展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特征。历史上涌现了老子、庄子、张衡、张仲景等人物,历史上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 。
河南自古以来物华天宝,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自唐宋起因战乱南迁的河南人形成客家民系。近代以来,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新乡郑永和带领群众治山治水等事迹体现了河南人的艰苦奋斗精神 。2009年起河南省推出"老家河南"系列宣传片构建文化品牌,2022年启动实施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形成《大中小学教材中的河南故事》等成果。目前的河南省拥有常住人口9785万人,面积为16.7万平方千米,拥有‌电子信息产业、装备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63589.99亿元。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贡献范围涵盖农业、工业、国防、文化等多个领域。农业方面的贡献有粮食生产:河南是国家粮仓的核心支撑省份,累计生产粮食超10万亿斤,占全国总量的1/10以上。年均外调粮食300亿斤,2023年达到了389亿斤,累计外调超1.2万亿斤,每年养活全国约1.5亿的人口。河南培育了小麦品种“郑麦9023”“百农207”等,带动全国小麦单产从1949年的85斤/亩提升至2023年的856斤/亩。2023年粮食产量达1357.8亿斤,创历史新高,2024年的粮食产量也有1343.9亿斤。 ‌
河南也是我国的重工业基石: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累计生产拖拉机超300万台,占全国总量的1/3;平顶山、焦作煤矿累计产煤80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7.2%,其中60%外输至华东、华南。在新兴产业方面:郑州宇通累计生产新能源客车15万辆,全球市场占有率15%;南阳中光学在光刻机核心部件领域获23项专利,打破国外垄断。在国防与救灾方面:河南籍军人累计入伍超800万人,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2.1万人(占志愿军牺牲总数8.3%),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3200人。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河南派出救援人员1.8万人,援建过渡安置房10万套。 ‌



在文化与文明方面:中原地区是稻粟种植农业的重要起源地,9000年前漯河贾湖遗址发现人工培植水稻,8000年前郑州沙窝李遗址发现粟的窖藏。 ‌中原地区创造了天文历法,如9000年前贾湖遗址的“规矩”、5000年前郑州大河村的12太阳3组月亮概念,影响至今的二十四节气。在文字礼乐方面:9000年前贾湖人创始契刻符号,5000年前郑州大河村出现陶鼓、陶铃,3100年前安阳青铜编钟形成礼乐制度。在基础设施与生态方面:累计投入2000亿元治理黄河,修建堤防1500公里,减少入黄泥沙年均4亿吨。在南水北调方面:河南段移民16.5万人,为北京天津输送水源超500亿立方米。 ‌
河南人受地域歧视的现象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大规模、明确化的歧视主要形成于20世纪的90年代‌。春秋战国至古代的刻板印象:韩非子等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通过寓言(如《郑人买履》)讽刺郑国(今河南一带)人,但这类描述更多是文学手法而非系统性歧视 。20世纪90年代则开始转折:1990年代初,假药案、虚报产值案等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首次将“狡诈”“坑蒙拐骗”等标签与河南人进行了关联 。1995年深圳“河南人盗下水盖”事件引发全国性讨论,成为地域歧视的标志性事件 。由于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外出务工人员密集,这导致了负面标签传播范围更广泛 。 ‌



而且河南的方言通用性比较高(覆盖9000万人口),使“河南口音”成为重要的识别标签 。历史事件也是河南人受地域歧视的原因之一:1938年花园口决堤,导致河南成为了黄泛区,大量难民迁徙至陕西、湖北,催生“河南蛋”“河南棚子”等蔑称 。改革开放后,河南又因为高考竞争激烈、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的刻板印象 。虽然近些年来,随着河南经济(如郑州高铁网)和文化(如龙门石窟)的发展,其地域歧视现象有所缓解,但历史遗留问题仍需时间消解 。而且现阶段,河南又作为农业大省,人均GDP长期处于全国中下游,被一些媒体放大了其负面形象。
河南省的经济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高附加值产业较少。大量河南人外出务工(年均输出劳动力1500万人),在外地形成密集的务工群体,容易因个别负面事件被贴上标签。‌特别是部分媒体在报道负面新闻时,习惯性使用“河南省”而非具体城市,造在网络上的“河南人=骗子”的刻板印象就长期存在,甚至衍生出“要想成名,就去河南”的调侃。‌河南虽然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帝、殷墟甲骨文、四大发明等均源自河南),但现代人对其历史贡献认知不足。同时,河南人朴实的性格特征(如白象集团捐粮、胖东来高福利等事迹)常被忽视,加剧了外界对河南人的刻板印象。‌



怎么样才能杜绝河南人被地域歧视的现象呢?杜绝地域歧视需要多方面的齐心合力,包括提升公众认知、加强法律保护、推动媒体客观报道等‌。在提升公众认知与教育:通过教育和宣传,纠正对河南的刻板印象。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杰出人物,如谢安、岳飞、吉鸿昌等。使公众认识到地域歧视的不公正不公平,避免以偏概全。加强法律保护与维权:针对地域歧视言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例如,某明星在演唱会上称“河南人爱骗人”就可能涉嫌地域歧视,河南人可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究其侵权行为,减少歧视蔓延。‌
推动媒体客观的报道:媒体应避免选择性放大河南的负面新闻,减少“井盖事件”等标签化报道。河南的正面案例(如白象集团、胖东来等企业的社会责任贡献)应被更多呈现,以平衡公众的认知。‌促进社会包容与对话:鼓励河南人主动展示真实形象,如通过反套路应对(如直接反驳偏见、提供事实证据)减少误解。同时,社会需建立包容环境,避免将个别行为上升为群体标签。‌河南作为人口大省,需通过经济发展来减少“穷即原罪”的偏见。政府可通过政策扶持提升河南整体形象,减少因经济差距导致的歧视,共同守护这个美好社会的温暖与公正、公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斩首”警告删除,日方误以为中国软了,没想到更狠的一招!

中方“斩首”警告删除,日方误以为中国软了,没想到更狠的一招!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19 12:54:28
台上玄彬孙艺珍深情表白,台下宋慧乔看红眼?明星表情耐人寻味

台上玄彬孙艺珍深情表白,台下宋慧乔看红眼?明星表情耐人寻味

安宁007
2025-11-20 01:14:29
特朗普:美国当年“愚蠢地”放手,导致台湾现在生产了几乎100%的芯片,太丢脸了

特朗普:美国当年“愚蠢地”放手,导致台湾现在生产了几乎100%的芯片,太丢脸了

极目新闻
2025-11-18 22:18:48
陪玩陪睡已过时,拳头塞嘴、集体开嫖、戚薇遭殃,阴暗面彻底曝光

陪玩陪睡已过时,拳头塞嘴、集体开嫖、戚薇遭殃,阴暗面彻底曝光

冷紫葉
2025-11-19 14:56:46
科兴生物收到纳斯达克退市函,因“治理混乱”已停牌超6年,创始人内斗激烈

科兴生物收到纳斯达克退市函,因“治理混乱”已停牌超6年,创始人内斗激烈

红星新闻
2025-11-19 21:35:11
直接起飞!中国篮协重磅决定,CBA升降级要提前,天要亮了

直接起飞!中国篮协重磅决定,CBA升降级要提前,天要亮了

宗介说体育
2025-11-19 11:34:43
向高市早苗提问日本议员吐露:听到她的回答,我心想“糟了”,不敢接着问下去

向高市早苗提问日本议员吐露:听到她的回答,我心想“糟了”,不敢接着问下去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6:29:32
为什么日本只敢来挑衅中国?三次教训告诉我们,仁慈换不来尊重!

为什么日本只敢来挑衅中国?三次教训告诉我们,仁慈换不来尊重!

壹知眠羊
2025-11-20 03:04:19
寒潮来袭 羽绒服迎来“涨价狂潮” 鸭绒从17万一吨涨到58万

寒潮来袭 羽绒服迎来“涨价狂潮” 鸭绒从17万一吨涨到58万

闪电新闻
2025-11-19 11:23:35
邵雨琪获十五运女子跳高金牌

邵雨琪获十五运女子跳高金牌

体坛周报
2025-11-19 21:56:09
世界太魔幻,高中学历骗子成我国大学首席科学家,学术圈怎么了?

世界太魔幻,高中学历骗子成我国大学首席科学家,学术圈怎么了?

李将平老师
2025-11-18 20:28:43
瓦茨克:现在认为解雇图赫尔是错误,我们关系已恢复良好

瓦茨克:现在认为解雇图赫尔是错误,我们关系已恢复良好

懂球帝
2025-11-19 22:31:22
朱婷接受采访竟被骂,完整内容曝光,事关回归国家队

朱婷接受采访竟被骂,完整内容曝光,事关回归国家队

跑者排球视角
2025-11-19 23:40:41
霍尊也没想到,自己复出后,分手五年的陈露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霍尊也没想到,自己复出后,分手五年的陈露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9 09:56:53
前辈是怎么找到她同事家的?!

前辈是怎么找到她同事家的?!

贵圈真乱
2025-11-19 14:14:07
江苏联赛名单:张籽萱范泊宁郭中楠魏伊衫进一队!吴梦洁成队长

江苏联赛名单:张籽萱范泊宁郭中楠魏伊衫进一队!吴梦洁成队长

金毛爱女排
2025-11-20 00:00:03
马筱梅怀双胞胎!大S儿女失去财产继承权,忙隔空示爱夺回汪小菲

马筱梅怀双胞胎!大S儿女失去财产继承权,忙隔空示爱夺回汪小菲

八星人
2025-11-19 14:38:50
台媒曝杨宗纬一家为“恶邻”,其家人随地“便溺”,杨宗纬回应了

台媒曝杨宗纬一家为“恶邻”,其家人随地“便溺”,杨宗纬回应了

鑫鑫说说
2025-11-19 16:00:26
场均23分,摆上货架却无人问津!2年9600万顶薪,你离退役不远了

场均23分,摆上货架却无人问津!2年9600万顶薪,你离退役不远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19 23:38:18
补给船所有信号突然消失!菲律宾海警:中方出手对美实施电磁压制

补给船所有信号突然消失!菲律宾海警:中方出手对美实施电磁压制

壹知眠羊
2025-11-20 02:58:02
2025-11-20 06:04:49
爱江山更爱快乐
爱江山更爱快乐
用最真情图文与大家共享这个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的一切!
1635文章数 1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旅游
游戏
亲子
房产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金槐染晋南!六百年移民史诗,洪洞大槐树藏着亿万人的根!

我的小众XP,在“玩法正确”面前一无是处?

亲子要闻

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险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