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
近日,第三届可持续矿产供应链国际论坛(SMISC 2025)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圆满举行。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可持续矿业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研讨会于大会次日上午顺利召开。该研讨会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与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CCCMC)联合主办,来自国际标准组织、金融机构、矿业企业、科研机构及环保团体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矿业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并就如何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背景下推动矿业行业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展开深入探讨。
![]()
“可持续矿业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研讨会 | 图源:WRI
![]()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CCCMC)发展部主任
李甜甜
在开幕致辞中,李甜甜介绍了CCCMC及“负责任关键矿产倡议”(RCI)在推动矿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重点工作。她表示:“在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进程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必由之路,矿业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而非对立者。”她指出,生物多样性是RCI工作组的核心议题,RCI将通过“标准引领、机制协同、能力赋能”三大方向推动行业系统化行动,把生物多样性议题纳入行业标准和投融资考量,助力矿业企业实现从“减害”到“增益”的转型。
![]()
WCS权利与社区项目执行总监
Dr. Sushil Raj
Dr. Sushil Raj表示,能源转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但“这场挑战同时也是推动自然积极转型的重大契机”。他介绍了WCS以本地社区为核心、遵循缓解层级的行动框架,呼吁行业将社会与环境影响评估纳入决策核心,以实现2030年扭转自然损失、2050年恢复自然正效益的目标。
![]()
WRI北京代表处食物与自然资源和可持续投融资部门主任
付晓天
付晓天介绍了金融如何支持矿业可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她指出,“金融不仅仅是资金的供给方,更是推动行业走向可持续转型的重要杠杆。通过合理配置资本,金融能够引导资源流向在生态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更好的企业。”此前,WRI与多方联合发起“生物多样性与金融伙伴关系 ”(PBF),WRI将继续与各方合作,开发生物多样性投资指南和信息披露工具,为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提供可行路径和解决方案。
在标准体系介绍环节,负责人采矿保障倡议(IRMA)亚洲高级顾问王海林、国际采矿和金属理事会(ICMM)环境与数据专家Will Wardal及中南大学周科平教授分别介绍了IRMA在生物多样性议题上的一体化管理原则、《实践生物多样性零净损失指南》及能力建设进展,以及中国矿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标准现状。
在主题汇报环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于冬冬、紫金矿业吴林峰、中国恩菲张启军、山西大学郭东罡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范越分别介绍了云南昆阳磷矿生态恢复与绿色经济融合模式、紫金矿业的国际生态保护与社区合作经验、有色金属矿山的原位土壤改良和植被重建技术、中煤平朔露天矿区的“五元共轭”生态修复理论,以及山水自主研发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工具(BIA),全面展示了不同场景下的矿业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
圆桌讨论现场 | 图源:WRI
圆桌讨论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WRI高级顾问、PBF秘书长唐丁丁先生主持,来自矿业协会、矿业企业、金融与投资机构的嘉宾围绕“政策、标准与金融创新如何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度融合”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
国际镍协会(NI)中国区首席代表
陈伟超
陈伟超先生介绍了镍矿企业在采矿、冶炼到尾矿管理全过程中面临的生物多样性风险,在热带雨林和群岛地区等生态敏感地区进行镍矿开采的生态挑战较为突出。他表示,协会正通过制定和推广《可持续发展指导原则》、《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及《尾矿管理良好实践指南》等工具协助行业降低环境与合规风险。
![]()
天齐锂业ESG与可持续发展总监
王卫娜
王卫娜女士介绍了公司在矿业领域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她指出,天齐锂业在矿山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实践从未止步,并强调“社区是生态保护中非常重要的主体,他们更了解当地情况,也对生态保护充满热情。与社区建立命运共同体能有效地降低生物多样性风险。”但在实践过程中,公司仍面临绿色金融激励机制不足、生物多样性KPI缺乏统一标准等挑战,希望未来能获得更多政策与金融层面的支持。
![]()
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转型政策专家
高涵
高涵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指出,目前中国企业在自然相关信息披露方面多数仍停留在承诺和定性描述层面,而投资机构则希望能够获取更加系统、量化的数据以支持风险评估与投资决策。为此,PRI正通过建设资源库、推动投资者协作倡议和开展能力建设等方式支持机构投资者提升实践水平。
![]()
亚洲开发银行(ADB)
首席能源专家
Annika Seiler
Annika Seiler介绍了亚行2025-2029年在关键矿产—制造业价值链上的战略方向。她指出,亚行正致力于推动从“矿山开采—制造加工—回收利用”的关键矿产全价值链整体布局,且亚行董事会已于2024年底批准新的《环境与社会框架》,其中首次增设了生物多样性专章,明确要求所有亚行投资项目必须实现“生物多样性零净损失,并努力实现正效益”的目标。
![]()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
光伏专委会秘书处高级专员
徐俊屿
徐俊屿表示,光伏组件及储能设备蕴含铜、铝、银、镍、锂等关键矿产,堪称“第二矿山”。推动回收不仅能提升资源利用率,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助于增强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他呼吁,应在光伏产品招标中纳入绿色指标,强化绿色金融支持与政策引导,破解当前“无货可回”与经济性不足等瓶颈问题。
![]()
WRI高级顾问、PBF秘书长
唐丁丁
在论坛总结发言中,唐丁丁表示,生物多样性与自然资本正逐步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绩效与金融决策的重要维度。WRI将继续通过研究、政策倡导与多方合作,深化生物多样性与金融伙伴关系(PBF)的影响力,支持矿业企业与金融机构共同开发生物多样性管理工具和投资指引,促进资金、技术与标准的协同创新。他呼吁各界携手行动,以科学、金融与政策为桥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矿业体系。
*专家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WRI立场。
(世界资源研究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