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11月18日,恒坤新材(688727.SH)登陆科创板首日便获市场热捧,盘中一度涨超333%,触及65元/股。以发行价14.99元/股计算,股民中一签(500股)最高可赚2.5万元。
最终,恒坤新材上市首日收盘报61.55元/股,上涨310.61%,全天换手率达81.36%,振幅达96.73%,市值达到277亿元。
![]()
图源:恒坤新材公众号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与90nm技术节点及以下逻辑芯片生产制造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客户覆盖多家中国境内领先的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恒坤新材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约为3.17亿元、3.62亿元、5.4亿元和2.88亿元;其中自产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38.94%、52.72%、63.77%和86.68%,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
图源:恒坤新材招股书
恒坤新材在招股书中表示,在境内集成电路产业替代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为快速获取客户资源,并积累产品导入和品控经验,公司以引进境外产品为切入点,引进并销售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及其他湿电子化学品等集成电路关键材料。
华金证券研报显示,选取彤程新材(603650.SH)、晶瑞电材(300655.SZ)、艾森股份(688720.SH)、南大光电(300346.SZ)、飞凯材料(300398.SZ)为恒坤新材的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4年度可比公司的平均收入规模为19.80亿元、销售毛利率为31.00%;相较而言,恒坤新材营收规模未及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则处于同业的中高位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恒坤新材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恒坤新材前五大客户(同一控制下合并计算)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22%、97.92%、97.20%和95.38%。其中,向第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72.35%、66.47%、64.07%和55.15%。
恒坤新材透露,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是由于下游晶圆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所致。2025年上半年其前三大客户分别为客户A、客户B、客户C,均为知名存储芯片制造厂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上述前三大客户为2023年境内产能前十大晶圆厂。
时代财经注意到,恒坤新材向客户C销售的主要产品分别采购自Soulbrain和SK集团下属企业,且根据公司与Soulbrain签订的《生产技术转让协议》,公司自产TEOS可销售至除三星、SK海力士及其所属公司外其他所有境内晶圆厂及其海外子公司,并可在Soulbrain同意基础上向境外其他非韩国、非Soulbrain客户销售。根据公开信息,SK海力士已完成对客户C的收购,该笔收购可能导致公司与客户C之间的持续合作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恒坤新材自产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及检测设备或设备核心组件仍需通过进口。
恒坤新材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已通过技术转让和自主研发相结合方式,致力将光刻材料核心原材料树脂实现国产化应用落地,降低原材料供应链的潜在风险,但是,受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将可能导致关键原材料和设备供应紧张甚至断供,进而对公司的技术升级及产品交付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此次IPO拟募集资金约10.07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线布局,丰富公司产品种类,推动公司技术创新,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满足客户持续增长的国产化需求。
但据最终版招股书,恒坤新材本次发行价格为14.99元/股,发行数量约为6739.79万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约为8.92亿元,未达到IPO拟募集资金金额。
对此,恒坤新材称,如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不能满足拟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不足部分将由公司以银行贷款或其他途径解决。
尽管募集资金未达预期,但恒坤新材上市首日还是遭到资本市场爆炒,换手率超80%。Wind数据显示,恒坤新材11月18日主力净流入额达1677万。
11月18日,关于公司业务及原材料依赖进口等情况,时代财经向恒坤新材信披邮箱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