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东亚局势,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一边是中方针对日本此前的不当举措,果断启动反制措施,特别是一招打在日本旅游业引发连锁反应,日本直接遭遇股债汇三杀,上演“黑色星期二”,多个关键产业陷入 “寒冬”。
另一边,本想抱紧美国 “大腿” 寻求庇护的日本,却被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团队反手捅了一刀。
一笔突如其来的十几亿美元 “技术分摊费”,更是把日本架在了进退两难的火上烤。
中方雷霆反制,日本已尝到苦果
先说说中方的反制,对有前科还死鸭子嘴硬了八十年的日本绝不惯着。
反制也更不是 “雷声大、雨点小” 的一般警告。
此前日本在涉华核心利益问题上频频越线,还跟风对中国相关产业搞限制,中方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从半导体材料到农产品出口,再到旅游、文化交流等领域,反制措施精准命中日本的 “软肋”。
除了开头说到的中国游客秒没让日本旅游业遭遇空前危机,但如果不给中国人民一个交代,这也远远只是开始。
![]()
就拿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来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一旦相关合作收紧,日本车企的销量下滑曲线将更为肉眼可见。
还有依赖中国市场的水产品出口,近期订单量直接腰斩,不少日本渔民愁得睡不着觉。
日本这边还没从中方反制的冲击中缓过神来,美国的 “收割计划” 就又悄然落地了。
特朗普趁火打劫,一句话直接让盟友变肥羊
大家还记得之前日美联合研发高超音速武器拦截器的事儿吧?
当时双方白纸黑字约定,日本承担 10 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美国负责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这本是日本想 “抱大腿” 提升自身军事能力的一步棋,可如今特朗普团队突然变卦,张口就要追加 12 亿美元的 “技术分摊费”。
理由还说得冠冕堂皇:“美国提供的核心技术价值远超预期,盟友得帮着弥补研发成本缺口。”
![]()
这理由听着就离谱!10 亿美元的约定金额,突然要多掏 12 亿,相当于总成本直接翻了一倍还多。
日本心里再清楚不过,所谓的 “成本缺口”,不过是美国想趁火打劫的借口。
可眼下日本的处境有多尴尬?一边要应对中方反制带来的经济压力,外汇储备告急,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另一边,在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度极高,根本不敢轻易得罪这位 “大哥”。
要是拒绝支付,美国很可能会暂停技术供应,让耗时多年的高超音速武器拦截器项目烂尾,日本之前投入的 10 亿美元也会打水漂。
可要是乖乖掏钱,12 亿美元可不是小数目,无疑会让本就紧张的日本财政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引发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
其实,美国对盟友 “敲竹杠” 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特朗普举动的连锁反应
特朗普在任时就曾多次要求北约盟友增加军费分摊比例,对韩国、日本也没少提 “保护费” 的要求。
如今眼看日本陷入中方反制的困境,特朗普团队更是看准了日本 “有求于美” 的心理,趁机狮子大开口,上演了一出 “趁你病,要你命” 的戏码。
这 12 亿美元,与其说是 “技术分摊费”,不如说是美国对盟友的 “收割税”—— 反正你离不开我,不宰你宰谁?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这次的遭遇,也让不少人看清了所谓 “美日同盟” 的真面目。
盟友信任崩塌直接加剧市场恐慌。
![]()
而且除了高超音速武器拦截器项目,特朗普政府的 “收费清单” 不止于此。
还计划对 F-35 战机联合生产、“宙斯盾” 系统部署等项目重新核算费用,要求日本累计补缴超 30 亿美元。
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让投资者意识到日本 “靠美护台” 的政治投机,不仅没换来安全保障,反而沦为被收割的对象,进一步加速了资本逃离日本市场。
表面上美日宣称是 “共同应对挑战”,实际上不过是美国把日本当成了 “提款机” 和 “棋子”。
需要日本当 “马前卒” 的时候,美国会画大饼、许承诺;一旦日本失去利用价值,或者美国有了新的利益诉求,就会毫不犹豫地把日本推出去 “买单”。
这次 12 亿美元的追加费用,就是最现实的例子。
现在的日本,就像被夹在两大力量之间的 “风箱老鼠”,两头受气。
任何试图挑衅中国核心利益、跟风美国搞对抗的国家,最终都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接下来日本会如何选择?是咬牙掏钱认栽,还是硬着头皮和美国讨价还价?中方的反制又会如何持续推进?
咱们不妨搬好小板凳,继续关注事态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