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从朝鲜前线回国那天,一根烟都没抽。
不是没人劝,也不是没人注意到,而是他自己说了句“我不会抽烟”,这话是当着毛主席说的。
他就真不再碰了。
谁都没想到,一个老烟民,打了一仗回来,连烟瘾都给掐了,不是戒烟,是守信。
其实这事得从头说起。1950年,抗美援朝打响,秦基伟那会儿还在西南剿匪,十五军的军长。
他自己扛着担子,主动请战,放下手里一摊子事儿,非要去朝鲜。
![]()
上头也没拦,批得很快,直接把他调到第三兵团。
说实话,那时候谁都知道打这一仗不容易,美国人飞机一出来,制空权是人家的,我们吃亏。
但秦基伟是真不怕,他那脑子里转得快,干得也狠。
他到朝鲜前线没几天,就赶上第五次战役,敌人空中狂轰滥炸,想压着咱们打。
他找了个法子,叫把高射机枪都拢一块儿,专打低空飞行的飞机。
敌机被打怕了,不敢往下飞,只能高空投弹,那准头就差多了。
![]()
后来他又带部队大干了一仗,把美军两个师打得不轻,部队伤亡不大,效果却惊人。
可这只是前奏,真让秦基伟“出名”的,是上甘岭那场硬仗。
那地方其实就是两个高地,597.9和537.7,说白了也就三个山头之间的小沟沟,后头有个村叫上甘岭,没几户人家。
可就是这地方,美国人动用了上百万发炮弹,第一天就打了三十万发,爆炸声震得人耳朵都聋。
山头一米一米地被削,坑道也被炸塌,白天像炼狱,晚上更是闹鬼一样的交火。
秦基伟当时就在那儿,亲自带着队伍死守阵地。
![]()
敌人白天轰炸,他们就躲坑道,晚上天一黑就摸上去反冲。
炸药包、刺刀、铁锹,能用的都用上。
战士们人换人地上,阵地死也不能丢。
整整四十三天,对面不敢再来营级以上的冲锋,伤亡高得让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那阵子,吃的靠后方一口口抬上来,水是雪化的,睡觉得在炮弹坑里。
一个连能剩下十来个人就算不错了。
![]()
秦基伟天天在前线转,谁掉队,谁撑不住,他一眼就看出来。
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他还琢磨着怎么减少伤亡,怎么打得更巧。
他和基层军官一起想战术,晚上演练,白天实战,真是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干活。
仗一打完,秦基伟就被点名回国,说毛主席要见。
他一回北京,顾不得休息,直接进了中南海。
毛主席在屋里等他,两个老战士见了面,没客套几句就开始聊战况。
![]()
毛主席问得细,秦基伟答得准,一点没打哑炮。
可说到伤亡数字的时候,秦基伟停了下,说话声音小了点,脸色也沉了。
毛主席看出来了,没多说,递过去一支烟。
那是毛主席的习惯,有时候不光是抽烟,是一种关心。
秦基伟当时微微一愣,接都没接,说自己不会抽烟。
毛主席也没再劝,点上自己的烟抽了几口。
![]()
这话一出口,事儿就定下来了。
回到家,老婆唐贤美一看他不抽烟了,吓了一跳,说:“你以前一天几包,现在一根不抽?”秦基伟说:“我跟毛主席说了不抽烟,那就不能再抽了。”她也没再说啥,转头把烟缸收了。
部队里警卫员也纳闷,说军长怎么突然不抽烟了?秦基伟回了句:“讲出去的话得算数。”他是真把守信当回事,不管跟谁说的,哪怕是句顺口话,他也认了。
后来1955年全军授衔,他成了开国中将。
再往后,干过云南军区司令,调过北京军区,当了国防部长,还担任建国35周年阅兵的总指挥。1988年又被授予上将军衔,一路走得稳稳当当。
可他身边人都知道,自从那次从毛主席屋里出来,他烟就真的戒了,一直到死。
![]()
1997年,他在北京去世,83岁。
这人一辈子没咋说大话,但做什么都认真。
上甘岭那场仗,他没让敌人占到一寸阵地;毛主席那间屋里的一句话,他也没让自己食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