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贾伟 KK 的 “中国当代治愈系艺术”:几生归来仍是宝宝

0
分享至



在北京时代美术馆 “如花山海” 大型个展现场见到贾伟 KK 时,他正在荡着秋千。从天花板垂下的长长的秋千,有着粗糙温暖的麻绳,和宽阔圆润的木板。他后退很多步,之后一收腿,荡得高高的。在那绽放的笑脸中,一种天真灿烂的状态生动地浮现,与展厅里游戏般的氛围完美契合。这次展览如同一座乐园,任观众在光影流动、声色荡漾中穿梭,以绚烂的色彩与多样的互动,悄然消解着艺术与观者之间的界限。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一个独特的存在,贾伟 KK 完成了一次从顶尖产品设计师到 “中国当代治愈系艺术” 开拓者的转型。他的艺术之路始于 2018 年个人经历的重大转折,而在过去的 7 年间,这场始于自我疗愈的探索,已逐渐延伸为更具社会关怀的实践。他以 “人人如花” 为理念,看见每个人多样的情绪面貌和真实的生命状态,关注当代人普遍的情感需求与精神困境;以 “萌系山海” 的创造,将上古神话中曾令人敬畏的巨兽转化为可亲的伙伴,构建出一个万物有灵的情感共同体。

他始终以跨界者的视角看待艺术,打破传统的边界束缚,调动多维感知,以服务的姿态触及更广泛的人群。此次展览中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源自他深厚的设计思维;对 AI 等科技的前瞻运用,则构成了他艺术表达的独特维度。然而,在所有这些创新与实践的核心,始终跃动着一颗不变的初心 —— 那份如孩童般的天真内心。它不仅是艺术家抵御现实繁杂的铠甲,更是他希望通过艺术传递给每个人的礼物: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里,我们仍有感知温暖、创造美好的巨大力量。










“如花山海”贾伟KK大型个展 北京时代美术馆现场 2025

“有句话叫‘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而我想说:几生归来仍是个宝宝。”

—— 贾伟 KK


混沌初生·水滴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60 × 80cm 2025

从自我疗愈到大众关怀,艺术带我走出低谷

库艺术(以下简称 “库”):“如花” 既是一个标志性的 IP,也是您艺术生涯的初心。2018 年,您经历了一连串个人生活和事业的重大事故,次年,“如花” 这个形象在提笔间诞生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形象,她带着一种自我保护式的叛逆和顽强,但又有着纯真、灿烂的力量。她究竟在追寻着什么,又在守护着什么?

贾伟 KK(以下简称 “贾”):“如花” 最初诞生于我个人的伤痛之中,她承载着不屑、痛苦,也带着对这份伤痛的审视,以及对幸福和快乐的深切渴望。她本质上是一个流动的情绪集合体,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在持续创作 “如花” 大约五年后,我蓦然发现,正是通过艺术这个行为,我把自己一点点疗愈了。她的表情也逐渐从早期的阴郁、负能量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困惑中走出来,开始变得开心,开始在画中荡起秋千,开始有了舞蹈的韵律感,呈现出一种充满生命激情的状态。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一群朋友去我家乡宁夏的沙漠里游玩。那天风很大,当我看到朋友们散落在连绵的沙丘之上时,他们仿佛是沙漠中一朵朵绽放的花。那一刻我深受触动,尤其是在疫情最严峻的时期,我强烈地感受到:不仅是我自己需要被疗愈、需要绽放,其实在疫情这个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每一个人都需要找到自我疗愈的方式,都需要像花一样努力地绽放自己。我开始观察更多人的表情、生命状态和情绪。我发现在疫情期间,乃至后来的全球性事件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对病毒的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对经济下行的忧虑…… 社会中有一种共性的情绪低落,非常像我 2018 年经历个人低谷时的状态。这直接推动了我的创作进入第二个阶段 ——“人人如花”。我不再只关注自我,而是开始主动去寻找一种更具共情的生命力量,探索艺术进行集体疗愈的可能性。


如花秋千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10 × 320cm 2022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 “如花” 的形象时而哭泣,时而不屑,时而愤怒,时而又开心、俏皮甚至充满激情?其实,这正是生命的多元状态,是 “人人如花” 的千万种面孔的合集。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波动,会因事而变 —— 与人有争执时会生气,考试满分时会高兴。我试图表达生命的多样性与内在的顽强,而其中更核心的探索是:如何将伤痛一步步引向平静,再激发出生命的热情,再转换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觉得这个过程,正是艺术家需要研究的课题 —— 如何用艺术将伤痛的叙事进行转换。从 2018 年至今这 7 年里,我的作品每年都在演变:从最初的眼含泪水、疑惑、不忿甚至愤怒,到开始好奇地探究世界,再到主动寻找生命的力量,进而与画中的大象、鳄鱼等伙伴一同进入自由的境界,最后抵达内在的自在。这 7 年于我来说,是从自我疗愈出发,走向更广义的、对大众的疗愈关怀的完整探索历程。艺术确确实实将我带出了人生的低谷,我也始终在探索用艺术帮助更多人的可能性。


如花逐日·寻光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0 × 250cm 2025


如花逐日·踏波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0 × 250cm 2025

库:您觉得如花会长大吗?

贾:从我内心来说,我不太希望如花长大。小时候的我们,既拥有天真的内心,也具备一种 “独特力量”;可长大之后,这种力量渐渐变成了知识的堆砌和能力的累积,而那份天真内心,却像被尘埃一层层覆盖,慢慢消失了。

如花可以时而成为少年,时而变回宝宝,时而化作三五岁奔跑的孩童…… 但我不愿她成为一个大人。她最好就停留在那个状态 —— 既葆有一撇的天真,又持有一捺的独特力量。她是一个完整的 “人”,不是一个只强调能力、知识结构或社会需求的成人,而是回归到 “人” 本身的存在。

另一方面,她不需要长大,因为她可以成为大象,成为河马,成为龙,成为鲲鹏 —— 那都是她。这正是 “如花三生” 的体现:起初是肉身的存在,是我们面对痛苦与无常、无法永存的 “本生”;进而成长为内心强大、永不磨灭的 “永生”;最终,获得生命的自由,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多元 “分生”,变成云,变成风,变成万物。我相信未来的我们,也将走向这样的 “三生” 状态,不再局限于这一个肉身。借助科技,我们或许真的可以成为一匹奔跑的马,一只翱翔的鹰,达到自在的状态。


深渊里的彩虹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436 × 205cm 2023


“如花山海”贾伟KK大型个展 北京时代美术馆现场 2025

库:能否描述一下您创作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在投入创作时,更像是一种情感的迸发,还是平静的冥想旅程?

贾:在艺术创作中,我认为存在着两种状态。首先是与自我的持续对话。从每一笔勾勒到每一次思考,都是对内心的叩问与冥想。这种状态让我开始寻找什么是我自己,因为我所画的都是我自己的投射。然而,另一种状态更为重要,那就是去感知这个世界的温度。我要去感知这个时代的悲伤与痛苦,再用艺术的温度、柔软的笔触、明亮的色彩,为这些情感赋予光明。这是一个从内省走向共情的过程。

回顾我的创作历程,2018 年至 2023 年间,我确实更多地沉浸在自我对话中。那时的创作是情绪的宣泄与自我疗愈,虽能与他人产生些许共鸣,但连结的范围有限。直到 2023 年后,我开始关注这个时代的痛点,与他人共情。这期间,我的作品好像既能吸纳来自远古时代的独特力量,又能感受到每个人当下的天真内心。我开始把他们聚集到一起,产生一种全新的力量。

这两种状态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都很重要:其源头在于自我,但最终需要与世界产生共鸣。我深信一个观点:每个人就是整个世界。当我们离去,属于自己的世界也随之消逝。而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是相通的,唯有看清自己的世界,才能连接更广阔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有着不同的场域,整个世界的爱,远远比自己的世界的爱要大得多。只有当我们见识过自己的世界中爱的海洋,才有能力连接整个世界爱的能量海洋。前者是小我的海洋,后者是大我的海洋,其中蕴含的慈悲能量截然不同。

“当下的艺术”:不关乎昨天明天,只在此刻

库:本次大型个展 “如花山海” 中,“萌系山海” 引入了中国传统中鲲鹏、巨象、龙等等有着神力的巨兽。其中体现了怎样的世界观?

贾:“如花山海” 中的巨兽,灵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山海经》中记载的那些远古神兽;二就是观察我身边的朋友 —— 我觉得有的朋友,好像一只鳄鱼,充满力量;有的朋友好像一条龙,腾空而起;有的朋友特别像憨憨的大大的一只象,温暖而可靠。这些其实也都是一种自我的映照,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心不只有一面。我们与万物同属于一个宏大的生命共同体,就像电影《阿凡达》所表达的,人与古树可以精神相连,人与万物都能相互感知、共存共生。因此,这些巨兽既是我身边朋友的生动写照,也象征着潜藏于我们每个人生命之中的、千姿百态的不同侧面。


如花鲲鹏·杰克风暴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0 × 500cm 2025


如花鲲鹏·缘起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10 × 320cm 2025

库:您将上古凶悍的神兽 “萌化”,这背后是否反映了您对当代人精神需求的洞察?为何古时候需要神兽的威猛力量,而今天则需要 “萌” 来疗愈内心?

贾:上古的先民有着人类最原初的思维状态,他们不具备现代的科技与农业知识,正因如此,他们保有天真无邪的力量。他们能看见天上的龙,能想象鲲与鹏。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尤其是近两百年的工业革命,蒸汽机、电气、数字技术乃至今天 AI 的崛起,人类已经拥有了强大的能力,甚至开始创造比自身更强大的机器人。此时,当我们回望上古神话中的巨兽与神祇,不应再是仰视,而应是平视。我们应当与它们平权,我们甚至应该觉得它们好可爱,而不是好威严。

因此,我以这种平权的逻辑重新构建上古神兽。它们昔日之所以显得威严,是因为人类弱小;而今人类强大了,我更希望褪去它们龙的利爪、象的巨牙,还原其天真的一面。试想夸父逐日,一位巨人日复一日追逐太阳,这是何等浪漫的一件事!倘若没有那颗天真的心,没有与太阳平权的愿景,没有成为太阳的抱负,他怎会如此执着?再者,我感到当下这个时代戾气过重,一切都太快、太急了。我们需要用一种更柔软、更细腻、更温暖的方式,去表达一种温和的力量。请相信,温和是一种力量,温暖也是一种力量。而艺术,该如何去表达这种力量?

于是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 “当下的艺术”。艺术有古典艺术,以写实表达宗教与皇权;有当代艺术,以思辨与批判审视社会。那么,艺术是否可以拥有一种 “当下的艺术”?在此刻,我希望能回归到 “视人为人” 的本质,创作出蕴含温和力量、传递温暖感受的艺术。它不关乎昨天或明天,它就在此刻,就在你看到作品的那一瞬。那只没有象牙的象,是否让你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天上的龙,是否让你想起与父亲嬉戏的时光?那只鳄鱼,是否让你感觉像被父母高高举起?…… 这些转瞬即逝的感动、感触与感知,恰恰是最珍贵的。我们常常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却唯独忽略了 “当下”。


如花舞龙·五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0 × 250cm 2024


如花舞龙·三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0 × 250cm 2024



库:您的作品涉及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包括本次展览中的动态装置《鲲鹏翼动 —— 科技与艺术共铸的蜕变》等等,必然涉及与技术团队的协作。在与团队合作的创作中,您通常扮演怎样的角色?

贾:在艺术创作之外,我还有一个产品设计师的身份。工业设计本质上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工业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材料工程师、模具工程师以及成本预算师共同参与,这是一套非常系统的项目逻辑。如今创作大型艺术装置时 —— 无论是你看到的巨型鲲鹏、龙,还是其他科技艺术装置 —— 我都在运用这套积累多年的设计思维。我同时扮演着总策划师、创意总监、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的多重角色,协调各个领域的专家:懂材料的、懂技术的、懂工艺的、懂制作的、懂成本预算的,甚至精通 CMF(色彩、材料与表面处理)的专业人士。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将艺术工程化、产品化,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认为,今天的艺术不应只是艺术家的独奏,艺术的边界被打破、艺术媒介在拓展、表达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这次展览,我采用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诗歌等形式,还融入了 AI 创作。我用尽平生所学,只为营造一个多维感知的场域。如果只有绘画,感知主要停留在视觉层面;而在这个展览里,我融入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体验。当你走进鲲的展厅,既能看到巨幅画作,又能观赏展翅的雕塑,可以像置身海边般躺在沙滩上观看影像,感受鲲化为鹏的瞬间,还能目睹地面上光影交织的水波荡漾。

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我认为单一维度的表达已不足以完成与观者的深度交流与连接,我更倾向于构建多维的场景化体验 —— 我甚至将整个 “如花山海” 展览视为一个作品,其中的每件绘画、雕塑都只是这个整体作品中的一个笔触、一个局部。西方艺术近二百年来受工业化影响,形成了过度细分的垂直体系,但艺术本应激发人的想象力与智慧,为何要自我设限?

特别地打破艺术的边界,一方面源于我从事的是治愈系艺术 —— 真正的治愈需要多感官参与,音乐、舞蹈、绘画共同作用。更重要的是,我观察到近现代艺术过度强调认知门槛,导致普通人与艺术之间筑起了高墙。当对认知力的要求远高于感知力时,艺术就失去了温度。因此,我的创作特别注重提升观者的感知力 —— 你不需要任何知识背景,只要走进这个空间,就能感受到海边的氛围,体验与龙共舞的意境。

艺术在今天不能高高在上了。艺术应当让人成为更好的人,这就需要以服务的姿态出现,让人们先感知,再主动地认知,之后触发生命的创造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如花舞龙·九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0 × 900cm 2025


如花舞龙·九(局部)

库:您积极地在创作中运用 AI。对于您来说,AI 的强大算力在为创作带来增益的同时,是否也隐藏着忧虑和挑战?

贾:我愿把 AI 称为这个时代的 “核心力量”。人类需要善用这种力量,就像马车时代,无论你的驾术多么高超,当蒸汽机和汽车问世后,你必须选择:是继续做一名优秀的马车夫,还是转型成为汽车司机?时代的车轮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回望多年前我刚毕业时,同学们就分为在画板上设计和在电脑上设计两派。使用电脑的同学不仅效率更高,借助三维软件等工具,最终的作品质量也更胜一筹。这就是工具革新带来的必然差异。

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认识 AI。首先要建立工具思维,认识到它的实用价值;其次要打破工具思维,意识到它是比我们更强大的存在。在我的认知里,AI 不只是工具。人类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工具发明史,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恰恰在于发明和使用工具。但 AI 不同,我们称其为 “机器人” 而非 “机器”,这个 “人” 字意味深长。从电冰箱到电视机,我们从未在工具名称中加入 “人” 字,唯独对 AI,我们赋予了它 “人” 的定位,因为它开始具备认知、学习乃至创造的能力,是一个能够与我们共同进化、共同创造的新物种。当下的创作模式仍是 “人 + AI”,人的创意结合 AI 的执行;未来,AI 的创造力可能远超我们。到那时,我们还要执着于比较吗?

人类在充分接受 AI 的过程中面临的两大心理障碍,一是傲慢 —— 觉得我们强,我们不用它;二是分别心 —— 认为我是人,它是 AI,我怎么能跟它合作?当我们能够平等看待 AI,当脑机接口成为现实,当外骨骼与我们融合,人与 AI 合体,我们将成为既保有天真内心,又拥有强大力量的 “新人类”。一天攀登三次珠峰,创作百幅画作都将成为可能。

AI 与我们在未来终将融为一体。如今我们因过强的分别心,要么将其视为普通工具,要么视为异类。这种心态,就像当年的马车夫看待汽车司机,既困惑又抗拒,却不知自己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黎明。




展览现场的动态装置


鲲鹏翼动——科技与艺术共铸的蜕变 北京时代美术馆现场 2025

治愈系艺术,出场即公益

库:您在艺术、科技与社会价值的融合实践中备受关注,对于结合多业态的跨界实践、发挥艺术更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您有何构想?

贾:我始终认为,一位艺术家若真正有所成就,需要在两个层面做出贡献:一是对艺术本体的推进,开创新的方向;二是艺术所能产生的社会价值。我通过具体项目践行着这一理念。比如,我正在尝试与医学院合作,开展治愈系艺术的相关研究,探索艺术对情绪调节、心理舒缓的辅助作用;与公益基金会合作 “追光逐日” 项目,邀请乡村儿童和老师一同参与创作。为什么要画 “追光逐日”?上古的夸父有着神力,以奔跑与太阳平权;今天 AI 也在高速迭代,是我们的核心力量,而许多孩子却陷入 “缺乏动力” 的状态。孩子们应该像夸父一样,在阳光下奔跑追逐。这个项目融合了美育与疗愈的双重价值,后来还被相关机构的少年儿童绘画大赛采纳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孩子参与。

当我在思考艺术与公益的结合时,一位朋友的话点醒了我:“你做治愈系艺术,出场即公益。” 他说,你的每一幅画、每一个展览、每一段文字,本身就在治愈他人,这已经是公益的实践。我听到之后深受感动。这其实也正是我核心的创作逻辑:从疗愈自我出发,延伸至疗愈他人,最终形成一种社会化的行为。

我常思考,如何让艺术从 “无用” 走向 “有用”?艺术在审美与情感表达上是 “无用” 的,但当它传递正向情感、连接更多人时,便产生了真实的 “有用”。当你鼓励大家追光逐日,人们开始向阳而生;当你讲述鲲化为鹏,人们感受到超越自我的力量;当你呈现舞动的龙,人们被生命的激情所感染 —— 这就是艺术赋予每个人的价值。而这条路,需要更多艺术家一同前行。




观众在展览现场互动

库:对于您来说,艺术中怎样的回馈最让您感到满足?

贾:有一次展览,来了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大约三四十个。我看着他们在 “踩太阳”,感受到他们本能地想要与太阳平权,从阳光中汲取能量。当我问孩子们喜欢哪件作品时,有孩子说喜欢大象,因为 “抱着大象屁股很暖和,我从来没抱过大象屁股”;另一个孩子说喜欢龙,“站在大镜子上,看到自己竟然跟龙在一起,我还听见龙叫了”;还有孩子兴奋地说 “我躺在那里,看到鲲变成鹏了!” 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感到特别开心。

从第一次办展起,我就格外关注孩子们如何看待我的作品。记得当时画了一只撅着屁股的河马,连屎尿屁都画了出来,上面还有个如花在跳马。有个小男孩在那幅画前驻足了很久,突然伸出手做出闻的动作。我向他解释:“我画的就是屎尿屁,但这是彩虹色的屎尿屁,说不定还能吃呢!” 大人们带着分别心,认为屎尿屁是污秽的;但在孩子心中,这是身体自然的排泄物,也可以充满欢乐,他们甚至能想象出 “屎尿屁城堡”。我把它画成彩虹色,就是要守护这份珍贵的想象力。

所以,我对作品最看重的评价标准就是孩子们是否喜欢。如果孩子们说不喜欢,即使我的技法再精进,对艺术的理解再深厚,也意味着我失去了那颗天真的内心。当孩子们喜欢时,我就知道我做对了。我想陪伴他们 20 年,守住那份天真内心,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梦想。

有句话叫 “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而我想说:几生归来仍是个宝宝。




贾伟KK在展览现场与孩子交流

艺术家简介



贾伟 KK,艺术家、设计师,中国当代治愈系艺术开拓者。他以 “如花” 系列作品为大众所熟知,其艺术创作融合了疗愈美学与科技哲学,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内涵,受到广泛关注。他的艺术创作跨越绘画、雕塑、装置、数字及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始终保持着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与创新表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轰下36+18+13!抱歉罗伯特森:你要从历史第一变历史第二了

又轰下36+18+13!抱歉罗伯特森:你要从历史第一变历史第二了

篮球大视野
2025-11-18 15:32:31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蛇年首“虎”被公诉!曾任市委书记、副省长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蛇年首“虎”被公诉!曾任市委书记、副省长

上观新闻
2025-11-18 10:58:07
一夜损失40000亿美元背后,这位18岁中国少年轰动世界!

一夜损失40000亿美元背后,这位18岁中国少年轰动世界!

阿燕姐说育儿
2025-11-15 06:36:19
大批国人继续赴日旅游,记者采访令人破防

大批国人继续赴日旅游,记者采访令人破防

热点菌本君
2025-11-18 14:20:27
18号收评:日经股指跌超3%!所有人都注意,大盘后市开始这样看

18号收评:日经股指跌超3%!所有人都注意,大盘后市开始这样看

春江财富
2025-11-18 15:23:27
刚刚!金价,大逆转!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刚刚!金价,大逆转!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11-18 19:19:10
初婚人口跌破1000万

初婚人口跌破1000万

谭谈投研
2025-11-17 12:17:54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3:46
恶劣!汪士钦拉倒对手后再猛推一把+被红牌罚下 6天2次成为罪人

恶劣!汪士钦拉倒对手后再猛推一把+被红牌罚下 6天2次成为罪人

风过乡
2025-11-18 21:42:02
陈婉婷:家门口拿全运金牌意义大,内地女性退役不执教很可惜

陈婉婷:家门口拿全运金牌意义大,内地女性退役不执教很可惜

懂球帝
2025-11-18 15:51:12
当年为何要炸掉西湖边的秋瑾墓?

当年为何要炸掉西湖边的秋瑾墓?

娱乐喵喵说
2025-11-16 09:27:37
宋凯邵佳一观战黑脸!22岁美甲国脚3场3次送礼 名记:中超禁赛5场

宋凯邵佳一观战黑脸!22岁美甲国脚3场3次送礼 名记:中超禁赛5场

我爱英超
2025-11-18 22:06:39
越神秘越可怕?美媒:迟迟不亮相的轰-20,让美军觉得是在憋大招

越神秘越可怕?美媒:迟迟不亮相的轰-20,让美军觉得是在憋大招

墨羽怪谈
2025-11-17 20:32:07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俄罗斯领空已禁止日本航空飞行,如果中国也禁飞,看它怎么去欧洲

俄罗斯领空已禁止日本航空飞行,如果中国也禁飞,看它怎么去欧洲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18 20:07:05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遭遇全网尬黑,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遭遇全网尬黑,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8 14:22:40
86年立功被提拔,师长介绍他女儿给我,谁知刚见面就扇了我一巴掌

86年立功被提拔,师长介绍他女儿给我,谁知刚见面就扇了我一巴掌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0-29 10:39:30
2025年,倒闭的店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快撑不住了

2025年,倒闭的店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快撑不住了

深蓝夜读
2025-11-16 18:26:32
俄媒爆料:一“破坏小组”受乌克兰情报机构指使,曾计划暗杀绍伊古

俄媒爆料:一“破坏小组”受乌克兰情报机构指使,曾计划暗杀绍伊古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15:40:51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阿泰希特
2025-11-18 09:36:32
2025-11-18 23:04:49
库艺术
库艺术
最具学术性的当代艺术公众号
3400文章数 70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数码要闻

M1芯片问世五周年,苹果高管直言:Mac从未如此出色!

旅游要闻

大型旅行社称已陆续有游客取消日本行程!新马等地咨询量上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