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95后女孩,用一个橘子征服西方?她的笔下充满欲望和情感

0
分享至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艺非凡(ID:efifan)

把“火”和“水”画进了生命,

也把孤独和欲望交给了观众。

一个年仅28岁的中国女孩,让全球拍卖场沸腾了。

她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刷新记录,以惊人的速度横空出世。

不久前,她的作品《在死的冰上起爱的火灾》以139.7万港币成交,超出了估价的两倍。


▲《在死的冰上起爱的火灾》

有人说,她是艺术市场的黑马;也有人说,她的作品像一场无法预设的实验。

在一次次高价拍卖的背后,她仍在追问:什么才是让创作真正成立的瞬间?


▲ 李黑地

她就是炙手可热的百万新锐艺术家——李黑地

01

对话

在工作室里,李黑地常常喜欢和材料“对话”。

她把陶土捏成奇怪的容器,用竹条搭起看似随意的结构,再让色粉从高处倾泻而下,留下一道道不确定的轨迹。

那一刻,她不是在完成一幅画,而更像是在表演一场关于偶然和必然的实验。


▲ 《当我们的唇一起说》

这种创作方式,几乎成了李黑地的标志。

不同于许多青年艺术家习惯先打草稿、再逐步推进的流程,她更愿意接受不确定性,让水、火、色粉、金属甚至身体的痕迹一起参与创作。


对她来说,艺术不是在展示一个精心设计的结果,而是不断寻找“成立的瞬间”。

这个瞬间可能只是一块陶土塌陷的形态,也可能是红色颜料在水里晕开的姿态。


▲ 《丛林中的糖妈咪》

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瞬间,成为了她作品里最打动人的部分。

02

“火舌”系列

在李黑地的个展“火舌”里,展厅仿佛被一层厚重的红色包围。

那不是单一的红,而是从火焰般的炽烈,到血液般的深沉,再到丝绸般的柔润。

观众一走进去,便被这股热烈的能量所裹挟。


▲ “李黑地:火舌”展览现场。佩斯画廊,香港,2025

长期以来,李黑地的作品总与“水”有关。

水的流动、沉溺、吞噬,是她表达自我与记忆的一种方式。


▲ 《The Unforeseen Flooding the Abyss》

但在“火舌”中,她选择了另一种极端的元素:火。

火与水并非对立,而是一种相互转化的存在。

水让人“沉没”,火让人“燃烧”。


▲ 《一袋来自未来的泪》

李黑地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找的是同一条关于生命的脉络。

观众站在画前,会不自觉联想到《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中红袍翻飞的场景,那种凌厉、孤独又热烈的气息,正是李黑地想要营造的氛围。


▲ 《丰收时节的草火》

她称这种红色为“火舌”。

“它像是一把刀,把日常生活中那种湿湿闷闷的感觉切开,是一道锋利的舌头,舔向点燃湖面的火星。”李黑地在访谈中这样解释。

在作品里,红不仅是颜色,更是一种情绪的具象化。


▲ 《I’m Not Ready to be Born a Child Again》

它是欲望、是愤怒、是生命的沸点,也是一种重生的力量。

李黑地把它放大到极致,观众在这种压迫性的视觉氛围里,不得不直面自己内心的某种“火”。


▲ 《She says her love is big, Like she loves wind, Like she loves trees》

李黑地的作品,从来不只是视觉的游戏。

她在工作室中有一个习惯:无论是在绘画还是雕塑创作时,总会让有声读物在一旁播放。


那些流淌的文字和颜料混合在一起,像化学反应一样,生成了独属于她的画面语言。

在“火舌”系列里,“舌”的意象不仅仅是感官器官,更是语言的出口,是叙事的工具。


▲ 《初秋的野苏⽊》

李黑地把它变成了一个核心符号——既能舔舐、感受、制造欲望,又能切开、撕裂、留下伤口。

观众在看这些画时,会感觉到某种“说不清的故事”在暗处流淌。


▲ 《Drowing in the Thick Air of the Dissolute》

比如《怪兽就在我们之间》这幅作品,就深受韩江小说《素食者》的启发。

小说里女主人公逐渐“植物化”,身体被花朵覆盖,和姐夫发生了一种超现实的“植物式交合”。

这种充满破坏性的场景,彻底打碎了李黑地对身体边界的固有认知。


▲ 《怪兽就在我们之间》

她在画布上创造出花瓣状的伤口、血管般的根系、膜状的巢穴——仿佛肉体不再是坚固的容器,而是自然暂时借来的脆弱外壳。

李黑地说:“欲望像藤蔓,既能缠绕生长,也能窒息绞杀。”

她的画面因此充满繁复的有机形态,既生猛又脆弱。


▲ 《春风沉醉的夜晚》

观众站在画前,像是同时看到了身体的内部与外部,看到了人作为个体和自然的一体性。

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质,让她的作品常常游走在现实与幻象之间。


▲ 《把⾁⾝里的⽩压住厌倦这⼈⽣粉扬的事态》

李黑地不直接讲故事,而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介于语言和图像之间的张力。

那种若隐若现的叙事,就像小说里的暗线,需要观众自己去解读和感受。


▲ 《洪水展开》

在李黑地的创作序列里,《时间在我耳窝咆哮如河流》无疑是一幅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它不仅在视觉上拥有宏大的气势,更承载了她对“时间”和“记忆”的独特理解。


▲ 《时间在我耳窝咆哮如河流》

创作的种子,在一次旅行中悄悄埋下。

2019年,李黑地去到墨西哥,站在一片墓园前。

她看到成片的万寿菊覆盖着大地,橙黄色的花海延伸到视线尽头。

而就在花海之上,一对年轻情侣紧紧拥抱亲吻。


▲ 《Adulterated Wind & Unmowed Grass》

那一刻,生与死、爱与离别,在同一个场景中重叠出现,既荒诞又温柔,也让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时间”的存在。

带着这种震撼,她在巨幅画布上开始探索如何把这种并置感呈现出来。

她先用绿色金颜料打底,为画面奠定一种厚重又流动的基调;接着,她用那不勒斯黄铺满大面积的空间,再以淡紫色点缀局部。


▲ 《时间在我耳窝咆哮如河流》局部

随着创作推进,黑色的形状不断涌现,像散落的罂粟,又像沉在水底的影子。

最后,她把橘色万寿菊般的色彩泼洒上去,并在表层留下带有石灰质感的白色斑痕,让整个画面仿佛带着土壤的肌理。

完成的画作看上去像是一片巨大的湖面,时间的沉积层在其中一层一层展开。

观众走近,会看到色彩像在流动,像河流一样从耳边呼啸而过。


▲ 《Oscillating Womb》

对李黑地来说,这幅作品的意义在于:它不是再现一个具体的场景,而是承载一种感觉,一种“时间如何在我们身体和记忆中流淌”的感觉。

她说:“我希望画布像土层一样,可以吸收和保存时间。”

这种处理方式,既延续了她对有机形态的偏好,也展现了她如何在具象和抽象之间找到平衡。


▲ 《Slow Dip, A Billion Worlds Rise》

既能让人看到花、看到水,也能在抽象的色彩关系里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

03

文学音乐的交织

在李黑地的工作室里,很少安静。

她习惯让有声书、音乐甚至诗歌的朗诵声在空气中流淌,那些文字与旋律会和颜料、色粉一样成为创作的材料。

她常在创作时听古典乐,也会放上爵士或电子乐。


▲ 《The heaviest of burdens crushes us, we sink beneath it, it pins us to the ground》

节奏快的时候,她会让笔触更急促,色彩更浓烈;而在舒缓的旋律中,她的线条则变得轻盈,甚至像呼吸般一收一放。

有评论家形容,她的画作仿佛能“听见节拍”,这种带有音乐性的流动感,成为她作品的一大特点。


她自己也承认:“我不是那种先想清楚再动笔的人,我更像是在和音乐、文字对话,它们说一句,我在画布上回应一句。”

这种创作方式,使得她的作品带着一种开放性,不是单纯的视觉符号,而是一种跨媒介的感官体验。

这种跨界的吸收,也解释了为什么李黑地的绘画常常被评价为“魔幻现实主义”。


▲ 《Unquenchable Laughter, Inescapable Desert》

既有文学的叙事影子,又有音乐的节奏感,画面看似抽象,却让人觉得背后有故事、有声音、有呼吸。

尽管接受过系统的人物绘画训练,李黑地却一度对具象形象心生困惑。


▲ 《Of Mercy to Shelter and Shield》

早年她的画作里常出现人物,甚至努力去追求形似,可她很快发现,这种“像”的表达缺乏真正的力量。

看似准确,却无法触及内心深处的情绪。于是,她开始尝试抽象,让色彩和形状代替语言,去传达那些不可言说的感受。


▲ 《Empty Your Heart with Mortal Dreams》

然而,人物从未真正离开过她的画布。它们像是被压抑的欲望,总会在某些时刻悄然浮现。

她逐渐意识到,画面里人物出现的频率,往往反映着她与自我的关系。

在作品《We’re Already Baptised》中,人物与抽象的元素同时存在。

人物形象的肢体蜿蜒扭动,与大片的色彩、纹理交织在一起,既像是挣扎的身体,又像是一团燃烧的能量。


▲ 《We’re Already Baptised》

这种暧昧的状态,恰恰展现了她不断拉扯、寻找平衡的过程。

对李黑地来说,抽象并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延展。

它让人物摆脱了现实的局限,成为情感和经验的投射。而人物的回归,也使画作不至于完全抽离,依然留有与观众共鸣的桥梁。


▲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她喜欢用“成立的瞬间”来形容这种平衡感。

那是当一幅画中具象与抽象终于相互拥抱、相互解释的时刻,也是她最为期待和痴迷的创作高点。

04

新星

在当代艺术市场趋于谨慎的环境下,李黑地的名字却像一颗突然升空的星。

2024年,她的作品《橘泳》在富艺斯拍卖会上以95万港元成交,创下个人纪录的同时,她也成了西方国家的宠儿;


▲ 《橘泳》

不到一年,《洪水展开》又以127,000美元(约99万港元)的价格落槌;

紧接着,《在死的冰上起爱的火灾》更是以139.7万港元成交,超出估价两倍。

这一连串的纪录,让年仅28岁的她,成为同辈中最受市场瞩目的中国青年艺术家。


▲ 《一整天,我看陆地分裂成海洋》

这种速度,几乎可以用“现象级”来形容。

毕竟,在当下保守的市场氛围中,新锐艺术家的作品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积累,才可能被收藏界认可。


▲ 《四月,最残忍的季节》

但李黑地似乎打破了常规,她的画不仅在一级市场畅销,在二级市场也屡屡拍出高价。

然而,面对“价格飞升”的热闹,她本人却格外冷静。

李黑地常说:“数字不会带来作品的意义,它们只是附属的声音。”


▲ 《Throat Slit Opened by the Sun》

她清楚地知道,市场的狂热既是机会,也是陷阱。

因为当价值被过度关注时,作品本身很容易被淹没在价格的泡沫里。

她承认自己有过短暂的摇摆。


▲ 富艺斯纽约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现场

毕竟,年轻艺术家很容易被市场的快感裹挟。

“当你看到作品在拍场上翻倍成交时,会忍不住想,这是不是一种认可?可转念又觉得,如果创作只是为了迎合价格,那我的画会变得空洞。”

这种矛盾,几乎贯穿了李黑地这几年的成长。


▲ 《陨籽》

她一方面享受被看见的快感,另一方面却格外警惕这种快感会成为束缚。

于是她刻意在市场和自我之间,留下一道安全距离。

她从不追求高产,每年坚持有限的创作数量;也很少频繁出席市场活动,更愿意把时间投入到工作室。


▲ 《競》

在外界看来,这种“慢”的姿态或许并不符合市场节奏。

但在李黑地自己眼里,真正的难题不是卖得快不快,而是如何在每一幅画里,找到那个令自己信服的“成立的瞬间”。

她说:“我不怕走得慢,我怕的是走着走着,就和自己丢了。”



▲ “Li Hei Di: 700 Nights of Winter”展览现场。Pippy Houldsworth 画廊,伦敦,2024

回望李黑地的创作之路,人们很容易被她28岁的年纪、不断刷新的拍卖纪录和国际蓝筹画廊的签约光环所吸引。

但真正支撑她走到今天的,不是这些耀眼的数字,而是她始终对创作本身的执着。

无论是在香港佩斯,还是在北京、上海的群展现场,李黑地始终把作品放在最前面。


▲ 《夜半潜逃》

她用红色的热烈、黑色的冷峻、绿色的暧昧,拼接出一个既充满欲望又带着孤独的世界。

在那里,火与水、肉体与记忆、欲望与自我,都在画布上反复交织。

她的画面既有直击人心的冲动,也有令人细细咀嚼的隐喻。


▲ 《红桃》

她常说:“我画的不是答案,而是疑问。”

也许正因为如此,她的作品才会让人一再回望,仿佛在其中看见了自己的一部分。

在被市场高举的当下,李黑地却依然把自己当作一个探索者。


▲ 《绿菊》

她不急于被归类,不急于贴上标签,而是不断去寻找新的边界。

她的每一次展览,都像是一次自我解剖;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与观众的一场秘密对话。

也许,这就是李黑地最动人的地方。


▲ 《妾堕玄海》

虽然她赢得了市场和学术的双重认可,但她并不急于享受这些荣光,而是愿意一次次推翻自己,再从废墟里重新搭建属于她的世界。

未来的路还很长,属于她的飞升,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余承东公布华为Mate X7真机 网友直呼:“柒”’开得胜

余承东公布华为Mate X7真机 网友直呼:“柒”’开得胜

财闻
2025-11-18 10:30:54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热点菌本君
2025-10-01 17:24:05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丁丁鲤史纪
2025-11-17 17:59:46
策略:明天11月19日的预判出来了,全面减仓之前,我要说两句!

策略:明天11月19日的预判出来了,全面减仓之前,我要说两句!

一担金
2025-11-18 13:48:10
“两岸统一”突破点不在马英九,也不在国民党,可能在他的身上?

“两岸统一”突破点不在马英九,也不在国民党,可能在他的身上?

凉羽亭
2025-11-18 16:05:00
U22国足争冠战半场0射门!媒体人:标准意甲节奏,想念拜合拉木

U22国足争冠战半场0射门!媒体人:标准意甲节奏,想念拜合拉木

奥拜尔
2025-11-18 20:29:15
队报:巴黎向姆巴佩索要4.4亿欧,包括转会损失+信任损失

队报:巴黎向姆巴佩索要4.4亿欧,包括转会损失+信任损失

懂球帝
2025-11-18 09:29:18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5-11-09 10:27:25
仍未续约!曝徐正源或转投上海海港,蓉城中场核心有望一同加盟

仍未续约!曝徐正源或转投上海海港,蓉城中场核心有望一同加盟

体坛鉴春秋
2025-11-18 17:37:39
55岁钟丽缇最后一次试管失败那天,张伦硕把体检单直接扔进垃圾桶

55岁钟丽缇最后一次试管失败那天,张伦硕把体检单直接扔进垃圾桶

岁月有情1314
2025-11-16 23:37:54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3:46
112000吨航母将交付,可搭载75架五代机,技术或领先全球20年

112000吨航母将交付,可搭载75架五代机,技术或领先全球20年

寻途
2025-11-18 12:46:51
中方反制开始,高市支持率不降反升,近半数民众赞成武力介入台海

中方反制开始,高市支持率不降反升,近半数民众赞成武力介入台海

蔡蔡说史
2025-11-17 17:24:32
全运会乒乓单打冠军产生,洛杉矶奥运会参赛名单确定

全运会乒乓单打冠军产生,洛杉矶奥运会参赛名单确定

五姑娘台球
2025-11-17 18:50:34
A股:刚刚,十二部门联合印发,释放一个信号,周三将迎新的变化

A股:刚刚,十二部门联合印发,释放一个信号,周三将迎新的变化

好贤观史记
2025-11-18 17:20:05
为何说梅毒病是最脏的病?医生详细讲解,隔着屏幕都感到头皮发麻

为何说梅毒病是最脏的病?医生详细讲解,隔着屏幕都感到头皮发麻

小舟谈历史
2025-10-15 09:30:14
高市遭到反噬!被逼迫辞职后,高市不得不认输,再也不敢叫板中国

高市遭到反噬!被逼迫辞职后,高市不得不认输,再也不敢叫板中国

负面黑洞
2025-11-17 18:56:29
国乒重建!三大教练退出,3人离队,2人获提拔

国乒重建!三大教练退出,3人离队,2人获提拔

热点新闻天下荟
2025-11-18 11:36:24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自述:晚上伺候娘娘时,鞋底必须藏苍耳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自述:晚上伺候娘娘时,鞋底必须藏苍耳

妙知
2025-08-28 10:19:43
日本认怂了!

日本认怂了!

求实处
2025-11-17 20:35:03
2025-11-18 22:43:00
建筑师的非建筑 incentive-icons
建筑师的非建筑
感动你的,必先是感动我的。
6590文章数 590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秘奥:秘宇奥忆》制作人专访:我们追求简洁的游戏系统"/>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秘奥:秘宇奥忆》制作人专访:我们追求简洁的游戏系统 ...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旅游要闻

大型旅行社称已陆续有游客取消日本行程!新马等地咨询量上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