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2年3月底的一天,一位家住郑州的六旬保安来到了河南林业科学研究院,找到了一位叫做董玉山的教授。
老人的口音带着河南本地的憨厚,他说自己家住在高新区丁楼村,一辈子没离开过村子,最近却被院里一棵“怪树”搅得心神不宁。
![]()
这棵树种在他家大门内西侧,是200多年前祖上有人从山西太行山里带回来的。
但他并不知道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常见的水果树,但是结出来的果子很漂亮,表皮光滑带着淡淡的纹路,成熟时会微微泛黄。
![]()
他跟很多人都打听过这件事,但不管是左邻右舍还是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表示自己不认识。
董玉山教授觉得这很奇怪,于是就打开电脑,找到在太行山生活的一些树,然后让老人挨着看。
当翻到一种树的图片时,老人一眼就认出来了,说自家的树就是这一种!
![]()
董玉山非常吃惊,因为这种树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树种,历来生长在北方寒冷干燥地带,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是其主要分布区。
这种树对低温有极强的耐受性,却不喜欢寒湿环境。
![]()
黄河以南气候湿润,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可以说根本就不适合这种树生长,此前学术界也从没有过它能在黄河以南生长的情况。
而且老人说这树都已经200多岁了,这也是闻所未闻的。
于是董玉山就和老人约定好,第二天就去他家里看看。
![]()
第二天的一大早,董玉山带着测量工具和标本夹,跟着老人来到了丁楼村。
老人的小院藏在村子深处,刚走进大门,一棵不算高大但枝干遒劲的树木就映入眼帘。
树干虽只有碗口粗细,却布满了深褐色的纵向裂纹,枝条向四周舒展,绿叶间点缀着细碎的白色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
董玉山教授立刻投入工作,测量树高、胸径,采集叶片和花朵标本,观察树皮纹理和生长环境。
他发现这棵树的生长态势并不张扬,却透着一股韧劲,估计是老人家世代悉心照料,才让这棵“北树南移”的树存活了两个世纪。
![]()
经过细致鉴定,他确定这是黄河以南已知的唯一一棵200多年树龄的这种树,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董玉山就经常去老人家里观察这树,想着研究一下这棵树的特殊性。
但很快时间就来到了2013年,村子开始整体拆迁了。
![]()
4月份的一天,董玉山来到村里面寻找老人的时候,发现村里面的屋子已经被拆迁了一大半!
而老人已经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院子里面的那棵树也被拦腰砍断了。
董玉山看着剩下的只有1米左右的树根不停地惋惜,谁知道工人过来表示树根也要被挖走。
![]()
董玉山赶紧询问了一下工作人员,结果对方告诉他说,冬天的时候树木都没有叶子了,春天才刚发芽,他们以为这是普通的刺槐树。
于是董玉山赶紧解释了一下情况,然后还找来了其他专家一起查看情况,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把剩下的树桩保护了起来。
![]()
经过悉心的照料之后,这棵树在2014年的春天终于发了芽,2015年就又一次结出了果子。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丁楼村早已变了模样,金棱路紫藤路口南200米路西的郑州大学附属学校门口,成了这棵树的新家园。
它不再藏于农家小院,而是站在校园旁的绿化带中,枝叶浓密,亭亭玉立。
![]()
每到结果季节,鸡蛋大小的果子挂在枝头,翠绿诱人,一次记者前来探访时,仔细数了数,枝头共结着16枚果实。
来往的师生和市民经过这里,都会忍不住驻足观望,听工作人员讲述这棵树的传奇经历。
那么这棵树究竟是什么树呢?
![]()
![]()
![]()
«——【·罕见的树·】——»
这棵树叫做文冠果树,它还被称为“状元树”,不仅因为它珍稀罕见、历经磨难却顽强重生,更因为文冠果本身就承载着美好的寓意和极高的价值。
在民间,文冠果有着“文官果”的别称,传说古代考生在考试前会祭拜文冠果树,期盼金榜题名。
![]()
而“文冠”二字也暗含着“文曲星下凡,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这也是它被称为“状元树”的由来。
而除了吉祥的寓意,文冠果更以其多元的用途,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宝藏树种”。
首先,文冠果是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的含油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油料珍品”。
![]()
据检测,文冠果种子含油量可达40%以上,包括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与常见的大豆油、菜籽油相比,文冠果油的烟点更高,达到240℃以上,烹饪时不易产生有害物质,口感也更为清香,无论是凉拌还是煎炸都十分适宜。
![]()
在过去,文冠果油曾是皇家贡品,如今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它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健康食用油的新选择。
同时,文冠果油还具有良好的工业用途,可用于生产高级润滑油、油漆、肥皂等产品,其油渣还能制成高蛋白饲料,实现“一物多用”。
![]()
其次,文冠果的药用价值也十分突出,在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
再者,文冠果是优良的生态防护树种,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
![]()
同时,它对环境的耐受性极强,既能在-30℃的严寒中存活,也能在年降水量仅150毫米的干旱地区生长。
此外,文冠果的叶片宽大,光合作用效率高,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具有良好的净化空气作用。
![]()
在北方的生态治理工程中,文冠果常被作为首选树种,广泛种植于山区、丘陵、荒漠等地,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当然文冠果的木材也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其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结构致密,耐腐朽,是制作家具、农具、雕刻品的优质材料。
![]()
文冠果木的颜色呈浅褐色,光泽度好,加工性能优良,制成的家具既美观又耐用,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文冠果的树皮纤维韧性强,可用于制作纸张、绳索等,进一步拓展了其利用范围。
![]()
如今,这棵“状元树”已被纳入郑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得到了更加专业细致的养护。
它提醒着我们,每一棵古树都是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保护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与文化。
参考:
中原网《黄河以南仅此一棵!200岁“状元树”藏身郑州校园》2025-5-2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