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奖颁奖典礼现场星光熠熠,各路明星导演齐聚一堂,唯独缺了一个人——获奖的饺子导演。
他的缺席在圈内引起不小的议论,有人说他太狂,有人说他不给面子。
![]()
张艺谋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天高海阔,未来可期"。
一个导演不去领自己的奖,反而被大导演点赞,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
2025年的金鸡奖颁奖典礼办得热闹非凡,红毯上明星云集,闪光灯此起彼伏。
当主持人念到《哪吒》获得最佳美术片奖时,台下响起掌声,可等了半天也没人上台领奖。
饺子和他的整个团队,一个人都没来。
这在讲究排面和人情的娱乐圈,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台下坐着的业内人士面面相觑,有人小声议论着"这也太不给面子了吧",也有人摇头感叹"年轻人太狂了"。
工作人员只好尴尬地把奖杯收了回去。
这一幕通过直播传遍全网,网友们的评论两极分化得厉害,骂他耍大牌的有,说他有个性的也不少。
饺子团队此刻在哪儿呢?
![]()
他们正关在工作室里,为《哪吒3》加班加点。
电脑屏幕的光映在每个人脸上,键盘敲击声和鼠标点击声混成一片。
几个月前他们就进入了这种闭关状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有时候为了调整一个镜头的光影效果,能反复修改几十遍。
![]()
饺子现在承受的压力,外人很难想象。
第一部《哪吒》上映时,票房冲到50亿,把所有人都惊到了。
那时候国产动画还被贴着"低龄化""幼稚"的标签,家长们带孩子去看动画片,自己都得在电影院里打瞌睡。
饺子用一部电影撕掉了这些标签,证明国产动画也能拍给成年人看,也能讲出有深度的故事。
![]()
第二部《哪吒2》的成绩更夸张,159亿的票房直接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几乎每个中国家庭都至少买了一张票去看,意味着口碑好到观众愿意二刷三刷,意味着饺子已经不是那个可以默默无闻搞创作的新人导演了。
成绩越好,第三部的期待值就越高。
![]()
网上天天有人催更,问《哪吒3》什么时候上映,剧情会怎么发展,特效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
这些期待像一座座大山压在饺子肩上。
他很清楚,前两部的成功让观众胃口被吊得很高,如果第三部达不到预期,骂声会比夸奖声大得多。
![]()
圈内流传着一个故事,周星驰曾经找过饺子,想跟他合作拍片子。
周星驰啊,那可是华语喜剧电影的一座丰碑,多少导演演员削尖了脑袋想跟他搭上关系。
能跟星爷合作,在娱乐圈就等于镀了一层金,以后走到哪儿都有面子。
饺子拒绝了。
他没有犹豫,也没有纠结,就是简单直接地说不行,自己要专心做《哪吒》系列。
这个决定在外人看来简直是疯了,放着大好的资源不要,非得死磕一个IP。
娱乐圈里多的是见风使舵的人,哪个项目火就往哪儿钻,哪个导演红就去巴结,像饺子这样宁可得罪人也要守住创作初心的,真的不多见。
拒绝周星驰这事儿,能看出饺子的性格。
![]()
他不是那种八面玲珑会做人的导演,也不喜欢在饭局上觥筹交错谈合作。
他只认一个理:把手头的活儿干好,把观众交给他的信任守住。
这份执拗劲儿,在讲究人情世故的娱乐圈显得格格不入,可正是这份"不合群",让他能静下心来打磨作品。
![]()
饺子团队里流传着另一个故事。
有个特效师因为受不了饺子的高要求,气得递了辞职信走人。
这事儿在团队内部闹得挺大,毕竟特效是动画电影的命根子,核心成员说走就走,对项目进度影响很大。
那个特效师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起这段经历,语气里全是无奈:"饺子导演真的是抠细节抠到了变态的程度。
![]()
一个背景里的云朵,普通观众根本不会注意到,他非要改,说光线不对,影响整体氛围。
一个镜头反复改了几十遍,我真的崩溃了。"
离开团队后,这个特效师去了别的公司,接了几个商业项目。
结果新公司的外包恰好又是这个镜头,最后还是他跟饺子一起磨出来的。
![]()
这个特效师后来跟同事感慨:"在别的地方做项目,就像流水线工人拧螺丝,没啥成就感。
跟着饺子干虽然累,但你知道自己在做一件牛逼的事情,这种感觉不一样。"
![]()
提到专注创作的导演,很多人会想到郭帆。
拍《流浪地球》那会儿,郭帆为了凑够预算,真的是拉下脸四处"化缘"。
他去找吴京,吴京二话不说投了钱还零片酬出演;他去找宁浩,宁浩也慷慨解囊;连徐工集团这种跟电影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他都硬着头皮去谈合作。
郭帆的故事让人感动,也让人看到中国电影人的不容易。
![]()
为了拍一部好电影,导演得放下身段,得厚着脸皮求人,得把所有资源都榨干用尽。
这种精神确实可贵,可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电影工业体系还不够成熟,导演们要靠个人关系和人情往来来推动项目。
饺子选择的路跟郭帆有点不一样。
他不去社交,不参加饭局,不维护圈内关系。
![]()
《哪吒》系列的成功,靠的是第一部积累的口碑和票房,靠的是观众对作品质量的认可。
他用作品说话,用票房证明,这种方式虽然慢,但走得稳。
两种方式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路径不同。
郭帆的"化缘"是为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饺子的坚守是为了把好变成更好。
![]()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动着中国电影工业往前走。
![]()
说到不给颁奖礼面子,很多人会想起当年田震那一幕。
颁奖典礼上,田震觉得自己该得奖却没得,当场就把话筒往地上一摔,转身走人。
那个场面火药味十足,媒体第二天铺天盖地都是报道,把田震骂惨了,说她耍大牌,说她情商低,说她不懂规矩。
表面看,饺子缺席颁奖跟田震摔话筒都是不给主办方面子,可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
![]()
田震是不满结果,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情绪上来了控制不住。
饺子呢,他没有任何不满,《哪吒》拿奖他当然高兴,只是他觉得比起去现场走个过场,待在工作室推进项目更重要。
田震的行为是向外发泄情绪,饺子的选择是向内专注创作。
一个是冲动,一个是克制;一个是在乎外界评价,一个是只在乎作品质量。
这就是为什么田震当年被骂,饺子现在反而得到了很多理解和支持。
观众不傻,他们能分辨什么是真性情,什么是真专注。
![]()
张艺谋说饺子"天高海阔,未来可期",这句话分量很重。
张艺谋在影视圈摸爬滚打几十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他捧出过巩俐,让一个地方剧团的演员成为国际巨星;他发掘了章子怡,把一个舞蹈学院的学生培养成影后;他看中了倪妮,让一个模特转型成功成为实力派演员。
这些成功案例背后,是张艺谋独到的眼光。
![]()
他能看出一个演员身上的潜力,也能看出一个导演未来的高度。
他评价饺子,不是随口说说的客套话,而是真心认可饺子的创作态度和专业精神。
张艺谋自己也是个对作品要求极高的人。
拍《英雄》的时候,为了一个打斗场面的视觉效果,他带着团队在沙漠里拍了一个多月;拍《满江红》,为了还原历史场景,光置景就花了几千万。
![]()
他理解饺子为什么会缺席颁奖,因为他自己年轻时也做过类似的选择,为了作品可以放弃很多东西。
老一辈导演看好新一代导演,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
张艺谋的认可,不仅是对饺子个人的肯定,也是对这种创作态度的肯定。
娱乐圈需要会社交的人,也需要会做人的人,但更需要像饺子这样能踏踏实实做作品的人。
![]()
饺子坚守的底线很简单:对作品负责,对观众负责。
这话听起来像套话,可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
娱乐圈诱惑太多了,一个IP火了之后,片方恨不得一年出三部续集,能赚一波是一波。
那是次要的,反正有流量就有票房。
《哪吒》火了之后,多少投资人找上门,开出天价想让他快点拍续集。
有人劝他趁热打铁,赶紧把第二部第三部都拍出来,拖太久观众就不买账了。
![]()
饺子听完这些建议,还是按自己的节奏来,该打磨剧本就打磨剧本,该调整特效就调整特效,绝不因为外界的催促就降低标准。
这份坚持不容易。
眼看着热度在消退,眼看着竞争对手一部接一部地推出动画电影,眼看着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催更,饺子得顶着多大的压力?
可他就是咬着牙守住了底线,因为他知道,一旦妥协了,观众会失望,自己也会后悔。
![]()
娱乐圈太需要有底线的人了。
太多导演为了票房放弃艺术追求,太多演员为了热度接烂片,太多制作人为了利益缩短制作周期。
久而久之,观众的期待值被一次次消耗,国产电影的口碑也一次次受损。
饺子的坚守,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国电影还有一批真正热爱电影的人在守护着这个行业。
![]()
娱乐圈是个讲究圈子和人脉的地方。
导演之间互相捧场,演员之间互相宣传,制作人之间互相合作,这些都是行业常态。
参加颁奖礼不只是领个奖那么简单,还是个社交场合,能认识人,能交换资源,能为下一个项目铺路。
饺子选择不参加这个游戏。
![]()
他不是不懂规矩,也不是不知道社交的重要性,只是他更清楚自己要什么。
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花在应酬上的每一分钟,就是从创作里挤出来的。
他宁可用这些时间多调一个镜头,多改一版剧本,也不愿意去现场跟人寒暄客套。
这种"不合群"其实是一种清醒。
![]()
娱乐圈太容易让人迷失了,灯红酒绿,名利场上,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入行。
饺子用自己的方式提醒自己,也提醒同行:我们是来做作品的,不是来混圈子的;观众买票看电影,是看故事看特效,不是看导演有多会社交。
饺子缺席金鸡奖这事儿,看似是个小插曲,实际上反映出了两种价值观的碰撞。
一种是传统的,讲究人情世故,注重圈内关系;另一种是纯粹的,专注作品本身,用实力说话。
饺子选择了后者,张艺谋认可了这个选择。
![]()
娱乐圈确实需要各种各样的人,但像饺子这样能沉下心来死磕作品的创作者,才是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力量。
观众用脚投票,票房用数字说话,《哪吒3》能不能延续前两部的辉煌,时间会给出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