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人民网呼和浩特11月18日电 (记者 苗阳)11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专场,介绍内蒙古“十四五”时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关情况。
![]()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苗阳摄
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通过健全完善促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推动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落实落地,研究制定了焦化、稀土、锂产业、氟化工、稀土永磁电机、乳业、医药等系列政策,制定促进未来产业发展指导性文件,研究设立内蒙古重点产业引导基金,出台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不断增强产业政策体系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性和适应性,推动重点产业持续做优做强,产业结构转型明显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初见成效。
一是传统产业。坚持一手调存量、一手优增量。调存量方面,组织转型升级实施大规模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33种产品能耗水平达到国家先进值,加快推动限制类产能退出,累计退出钢铁、焦化、电石、铁合金等限制类产能3100万吨以上,现有传统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领跑全国。优增量方面,高标准、高水平承接引进先进高载能产业,包头、通辽打造形成两大千亿级铝产业基地,乌兰察布市建成全国最大的铁合金产业集聚区,环乌海地区精细化工产业集聚成势。
二是新兴产业。持续完善常态化精准招商和重大项目推进协调机制,积极谋划推动远景、明阳、龙马等总部经济导入,提升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扩规升级,包头稀土新材料集群、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集群、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居西部省区第二位。“两个稀土基地”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稀土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国10大磁材企业中8户落地包头,建成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同步推动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协同发展,内蒙古已建成全国风电装备产业链最完善、集群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光伏装备产业链前端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单晶硅、多晶硅产能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晶硅材料制造基地;化工新材料方面,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宝丰30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已建成煤制气、煤制烯烃产能全国第一,煤制油、煤制乙二醇产能全国第二,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现代煤化工基地。
三是未来产业。低空经济实现破题启航,成立产业促进会、研究院、实验室,低空产业园建设初见成效,一批低空制造和应用企业集聚落地。绿色氢氨醇产业加速起势,远景赤峰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建成投产,并获得欧盟颁布的全球首张可再生氨证书;大唐多伦国内首个绿氢深度耦合煤制烯烃示范项目成功运行。新型储能系统实现多类型量产,年生产能力可满足近3000万千瓦时装机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