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双龙镇凉山社区贵州艳团俊梅农业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务工群众有的麻利采收红菜薹、搬筐装车,有的俯身给长势喜人的白菜苗杀虫施肥……一幅“冬闲人不闲,收种两不误”的田间画卷,徐徐铺展在眼前。
![]()
凉山社区贵州艳团俊梅农业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一角。
连片的红菜薹基地里,10多名务工群众分散在田间地头,指尖翻飞间,鲜嫩的红菜薹被一棵棵掐下装进塑料兜里,再集中转入塑料筐,随后搬到路边等候装车。40多岁的杜会一边忙着采摘,一边和身旁的乡亲搭话:“你看这红菜薹多水灵,今天争取多采两筐,晚了可就赶不上好市场了。”说话间,一筐筐装满红菜薹的塑料筐被陆续搬上了农用车,公司负责人陶文林一边弯腰递筐一边笑着说:“这菜薹金贵得很,每天采收完必须抓紧装车,傍晚7点过要准时送往威宁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的红菜薹交易市场,去晚了销路就受影响了。”
而在另一侧的种植区,务工群众正在长势良好的白菜种植基地里忙碌:他们有的背着喷雾器喷洒杀虫剂,有的背着水肥桶精心浇灌菜苗,大家穿梭在田间,手脚却不停地做好管护。
![]()
凉山社区贵州艳团俊梅农业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一角。
“我们基地总面积180余亩,一直采用轮种模式。从今年年初就没闲着,第一季种马铃薯,采收完紧接着种蔬菜。”陶文林介绍,目前80多亩红菜薹正处于盛产期,每天都得采收一次,采收期还能持续一个月左右。这菜薹品质好,每斤能卖5元,一亩地产量约2000斤,算下来效益很可观。“另外100余亩大白菜正处在生长关键期,需要工人精心管护。现在基地每天用工50多人,工人日均工资100元,当天完工当天结算,中午还能吃一顿热饭。一年下来,光务工工资发放就达10多万元,实实在在带动了社区务工群众增收。”
![]()
务工群众正在采收红菜薹。
居民杜会就是基地务工队伍中的一员。她坦言,以前一到冬天就没事干,只能在家待着。现在每天来基地上班,和大家一起干活有说有笑,还能挣到零花钱。“这两天主要是掐红菜薹,100块钱一天,天天都有活干。家就在附近,走路几分钟就到,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比出去打工好多了。”杜会笑着说。
为啥凉山社区的冬天能这么“忙”?凉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马跃给出了答案。“正因为凉山社区海拔高、光照足,且昼夜温差大,这里成了种植高山冷凉蔬菜的理想之地,一年四季皆可耕种,几乎没有土地闲置。”马跃说,今年社区共种植蔬菜2000余亩,除了眼下采收的红菜薹,还有白萝卜、大白菜、莲花白等品种。不同品种错峰种植、错峰采收,既能保障市场供应,又能让居民们持续有活干。现在每天平均能带动300多人次务工,以前不少居民得外出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大家都愿意留下来了。
![]()
务工群众正在为长势良好的大白菜杀虫施肥。
冬闲人不闲,收种两不误。如今初冬已至,凉山社区居民的冬收冬种热情却丝毫未减。大家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幸福未来,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有奔头。(文/图 罗喜贵 祖海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