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现在什么最火热,“人工智能”当仁不让要排到第一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冲击。而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显然也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人工智能+”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新浪潮。就在近日,一场汇聚全国高校智慧的学术盛会,让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再次走进公众视野,这所中俄合办的高校究竟藏着怎样的实力?
![]()
10月下旬,由教育部金融科技虚拟教研室主办,深北莫经济系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专业建设交流会顺利召开。来自复旦、央财、南科大等100余所高校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着“AI赋能金融科技”这一热门话题各抒己见。能成为这样高规格会议的承办方,本身就说明学界对这所年轻高校的认可——毕竟没有实打实的学科实力,很难在众多名校中扛起组织大旗。
校长李和章在会上提到的“技术+经济”双轮驱动思路,正是深北莫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所由深圳政府、北理工和莫斯科大学三方共建的高校,天生就带着“强强联合”的基因。依托莫斯科大学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深厚积淀,加上北理工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优势,再配上深圳在AI、数字经济领域的产业土壤,深北莫把“产学研融合”玩得很明白。就像金融科技专业,不仅有AI赋能的课程体系,还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机构资源,学生刚入学就站在了产业前沿。
![]()
师资力量更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王牌”。按照章程,莫斯科大学选派的教师占比不低于50%,剩下的则由北理工选派或全球招聘,而且标准都不低于两校本身。目前全校有500余名教学科研人员,90%有博士学位,75%是副高以上职称,还聘着13名外籍院士和全球2%的顶尖科学家。这种“中俄合璧”的师资配置,让学生既能接触到俄罗斯顶尖的基础理论教学,又能学到北理工务实的工程应用知识,三语教学的环境更让毕业生在国际交流中自带优势。
![]()
最让家长和学生关心的人才培养成果,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也交出了亮眼答卷。已毕业的几届本科生中,超过85%都选择了升学深造,其中近九成考入QS前100名校或国内“双一流”高校;直接就业的学生,大多入职华为、腾讯、中国银行这类优质企业,而且90%都留在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这组数据恰恰印证了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定位——培养的人才既懂技术又通经济,刚好契合大湾区数字经济和金融产业的用人需求。
![]()
在AI重塑各行各业的今天,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跨界融合的培养能力。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正靠着独特的中俄合办基因、“技术+经济”的学科布局,以及扎根大湾区的务实定位,正在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对于想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深耕的年轻人来说,这所既有国际视野又接产业地气的高校,无疑是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