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搞钱意识如何把人变成“夜行者”|《嗜血破晓》的隐喻

0
分享至


最近大家在网络上应该都看到很多关于如何“赚钱”、如何“搞钱”的内容。我认识不少内容创作者也基于这一主题做内容,动辄就是操盘多少,年入多少。

真要是“吸人眼球”,是“噱头”还算好,但是如果大多数人都抱有这样的思维观点,那就真的可怕之极了。

如果说《使女的故事》描绘的是女性的噩梦,那么《嗜血破晓》可以说描绘的是全人类的噩梦。

如果把“钱”视作商品化的“血液”,你会发现《嗜血破晓》几乎是被资本全面侵蚀的现代社会的终极隐喻


备注一点:这是2009年上映的片子,讲的是2019年社会被病毒血洗,吸血鬼血族)成为主导个体,而人类或成为幸存者,或成为公司资产——“血包”。

不知道是否有人与我一样的感受,这也是我近期才反应过来的,之前看完全没注意。我也不知道导演编剧拍片时有类似预判的想法。

至少在我看来,世界正逐渐受到这种观点影响而演变成电影中的社会。

更让人担忧的是,从众者和社会底层的民众会想着,反正我不要变血包,干脆加入血族阵营,当捕食者总比当血包要好吧,实际上最后的结果是变成“夜行者”(也就是长期缺血退行成蝙蝠怪物的吸血鬼)。

再补充:我只是反对单一以“搞钱”为准绳的概念,并不是单纯从道德角度去批评,甚至这已经不是从道德角度的批判,而是单纯从人的自我保护角度去考虑了。

电影中科学家爱德华的老板就是一个处在上层的血族,最后把人类女儿抓来后,让手下去转化女儿,但是到最后女儿因为不吸食人血而成为被处决的怪物,但是他一旦失去保护,在变回人类后也会沦为被分食的血包。

所有人均可成为他人的食物,这才是这个社会的危险之处。


去满足社会需求、提升能力来提升自身对社会贡献,实现良性竞争,这是有价值的,而且我依旧是认同的,现在用资产这样的话语,我都觉得只能算还好,因为大众可以理解,与此同时更多涉及“产业”贡献,而非单纯“资本”。

但只专注“搞钱”,把价值符号获取当作唯一目标,就等于是把自己变成一只(仅嗜血)的怪物。

当然你会想,只要不断去搞钱,就会变得更富有、生活更安逸。正如《嗜血破晓》这些所谓的中产血族,只要我足够富有,我就可以买到更多血液,但是忽视了一个事实:

血族社会所拥有的人体是有限的,而且在不断减少,而血族的数量纵使也在减少,但是并没有前者减少得那么快。

血液咖啡最后会不断被“公司/售货员”稀释,看似秩序的血族社会最后会走向暴力与极端分化。

换句话说,对存量市场的掠夺最终结果就是蛋糕越小,就算拿走全部也不够。


大多数人只想着不断“搞钱”,正是对“钱”作为价值符号本质的无视和无知。

更现实的例子就是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

如果种A(供给粮食产生社会价值),劳动1年,获得1万元收入;种B(极端上瘾降低价值),劳动1年获得100万收入,你会选择种什么?

我猜大部分只有“搞钱”思维的人会选择后者,那看看我们的食品行业以及近期一些“离谱”但真实的报道。

很多人的想法是先把钱赚了,反正我可以从别人那里去购买更好的服务,摆脱沦为怪物或血包的可能

确实在小范围中,1个血族与10个人类,自然血族很容易获利。在当下社会,有人就想着通过售卖B而购买更多A。

甚至如果B产品没有需求,售卖者就会去创造B的需求,保持利润。

而这个创造需求手段可以完全不顾及任何底线,颠覆所有人的想象。

不相信,可以看《边水往事》“染血的粉笔灰”这一章节,你命大只是因为有法律和制度保护。

而事实上,大多数人会像《嗜血破晓》那样直接变成夜行者。

认同剥削者,必然处在剥削体系中,重要的是跳出这一体系,而不是认同。

社会的最终结果会是9个人类全转变成了血族,就算剩下1个人类也会最终被消耗掉,于是整个社会自行瓦解。

可以看看一些已经陷入深渊的东南亚地区。

自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下,我们很难不受那些奉行“搞钱”思维者的人的影响。

也有很多这样的吸睛话语,基本逻辑无外乎“自从我拥抱搞钱思维,立马成为人生赢家”。

而且从往上走的思路,似乎好像符合逻辑。毕竟做任何事,你都有失败的可能,不过也有足够的“诱惑”在。

但是“搞钱”思维最大的危险是陷入对“价值符号”的绝对狂热。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不再是拥有资本,而反过来被资本拥有,成为了纯粹意义上的“资本工具”,而它会驱使你去物化一切,包括你自己、身边的人以及所有认知关系。

而那个时候,你看起来是一个正常人,实际上你离成为“夜行者”也不远了。


部分图片来自电影《嗜血破晓》

一书在手

学会布局人生

⬇️



关于阅读、成长和思考,不止文学,欢迎参观

喜马拉雅: 《栩的阅读日记:第一季》

付费节目(199元/年)伙伴们有预算再购买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鋭娱之乐
2025-11-18 12:44:19
张博恒单杠失误瞬间一裁判鼓掌大笑遭质疑,官方回应:涉事裁判员终止比赛执裁资格

张博恒单杠失误瞬间一裁判鼓掌大笑遭质疑,官方回应:涉事裁判员终止比赛执裁资格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8 23:35:12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为什么现在不提“中等收入陷阱”了

为什么现在不提“中等收入陷阱”了

深度报
2025-11-18 22:43:57
谷歌深夜炸场:Gemini 3正式发布!自ChatGPT发布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谷歌深夜炸场:Gemini 3正式发布!自ChatGPT发布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AI寒武纪
2025-11-19 01:42:12
一个电话被骗走所有积蓄!影视飓风员工讲述被骗细节……

一个电话被骗走所有积蓄!影视飓风员工讲述被骗细节……

柴狗夫斯基
2025-11-17 21:24:31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少年一白
2025-11-18 12:03:56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8 07:18:01
江苏科技大学博导郭某涉嫌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被带走调查,简历多处与事实不符,校方回应:已离职

江苏科技大学博导郭某涉嫌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被带走调查,简历多处与事实不符,校方回应:已离职

新浪财经
2025-11-18 20:21:02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侃球熊弟
2025-11-18 17:26:04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环球策论
2025-11-19 00:10:39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证券时报
2025-11-19 00:15:09
牛!28岁樊振东把中国前3赢了个遍 挺进男团决赛+2天后再战王楚钦

牛!28岁樊振东把中国前3赢了个遍 挺进男团决赛+2天后再战王楚钦

风过乡
2025-11-18 21:05:04
乌克兰在前线摧毁中国制造的63式多管火箭炮

乌克兰在前线摧毁中国制造的63式多管火箭炮

桂系007
2025-11-19 03:18:49
据说,这是鹿晗被星探发现之前的状态,如果我是星探,我也找他

据说,这是鹿晗被星探发现之前的状态,如果我是星探,我也找他

可乐谈情感
2025-11-19 00:20:31
今夜,暴跌!突发,黑天鹅!

今夜,暴跌!突发,黑天鹅!

中国基金报
2025-11-19 00:16:16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新闻
2025-11-18 17:38:31
随着比利时7-0,西班牙2-2爆冷,世预赛最终积分榜:欧洲12队直通

随着比利时7-0,西班牙2-2爆冷,世预赛最终积分榜:欧洲12队直通

侃球熊弟
2025-11-19 04:37:23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10-13 10:09:58
摇晃了几下,突然爆炸!很多广东人家里都有……

摇晃了几下,突然爆炸!很多广东人家里都有……

深圳晚报
2025-11-18 21:59:44
2025-11-19 07:51:00
文穴 incentive-icons
文穴
为万分之一的华语读者,提供全球文学资讯
1139文章数 52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头条要闻

女生借款13万被恶意垒高至1260万 抵押950万房产还债

头条要闻

女生借款13万被恶意垒高至1260万 抵押950万房产还债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旅游
家居
公开课

亲子要闻

规律跑步训练的孩子更少感冒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旅游要闻

打造“不打烊”的博物馆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