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河新闻网)
转自:黄河新闻网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医生,孩子发烧咳嗽是不是感冒了?”
在儿科门诊,这句话几乎成了家长的标配提问。然而很多时候,孩子得的不是你以为的“普通感冒”,而是传染性强、症状更重的流行性感冒——“流感”。
眼下,山西已正式进入流感流行季,医院里的小患者明显增多。怎么判断孩子是中招“流感”还是仅仅“感冒”?该怎么应对?
流感≠感冒,别再傻傻分不清
普通感冒像是个“慢热型”选手,症状比较温和,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咳嗽、低烧,孩子精神一般还不错;
而流感则完全是“暴风骤雨型”——来势汹汹、高烧不退、全身难受,还可能有肌肉酸痛、乏力、头疼等症状,但呼吸道症状反而不太明显,孩子往往显得没精神、很蔫儿。
![]()
如果想准确判断可以做咽拭子流感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但要注意的是,由于检测也有一定误差,即便是阴性结果,也不能100%排除流感。
孩子是流感高危人群,这些并发症要警惕
为啥我们对流感这么紧张?
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和呼吸道屏障都没发育成熟,病毒更容易“乘虚而入”。尤其是5岁以下、2岁以内的婴幼儿,更是并发症的高危人群。相比于成人,儿童得了流感更容易出现高热,伴随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
流感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这些:
肺炎:最常见,也是流感致死的主因;
急性喉炎:典型特征是“空空”样的咳嗽,像小狗叫,严重时会喘不上气;
热性惊厥:体温一下子冲太高导致的抽搐;
心肌炎、脑炎:虽然少见,但一旦发生极为凶险。
孩子疑似流感?记住这三步从容应对
一旦孩子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先稳住,按照下面的方法来:
第一步:尽快就医,明确诊断
别拖,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让医生来判断是不是流感,要不要用药。
第二步: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抓住黄金48小时
常用的抗病毒药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等,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尽量在出现症状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好。
特别注意:抗生素(如头孢、阿奇霉素)对流感病毒是无效的!乱吃不仅没用,还可能带来副作用。
第三步:做好家庭护理
退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注意间隔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补水:发烧出汗多,要鼓励孩子多喝水,防止脱水;
休息:好好睡觉是最好的恢复良药。
预防大于治疗,两大防线筑起来
疫苗是最强护盾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因为病毒总在变,疫苗也要年年更新。
山西疾控专家指出,今年的疫苗已更新甲型H3N2毒株,匹配度超过95%,保护期约6–8个月。就算之前得过流感,也建议接种。
日常防护不能松
戴口罩、勤洗手;
咳嗽、打喷嚏用手肘遮住;
家里经常开窗通风;
流感高发期,少带娃去人多的地方扎堆。
温馨提示:出现这些情况,马上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重症信号,请果断带孩子上医院,千万别耽误!
![]()
流感虽猛,但可防可控。科学识别、及时预防、正确护理,就是我们守护孩子健康成长最坚实的盾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