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覃汉研究笔记)
![]()
核心结论 与 配置建议
一、权益类:
A股、港股(超配);成长(超配)>红利、大盘、小盘(高配):
看好未来5-10年周期由科技股引领的A股和港股牛市。(1)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较为稳定的经贸关系为成长股铺垫了较高的风险偏好;海峡两岸的统一预期也可能进一步助推资本市场情绪;(2)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目前仍以支持性为主,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演绎,全球无风险利率降低,并且国内央行重启买卖国债叠加一定降息空间,流动性助推成长板块走强;(3)国内经济结构性转型,叠加反内卷政策驱动通胀走高,权益市场业绩修复的预期增强。板块上,科技成长仍为核心主线。在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下,全球对AI算力、半导体先进制程、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行业的产业投资热情,技术升级攻坚之下,科技成长处于主线板块的地位确定,底层逻辑仍然顺畅。回顾历史,春季躁动行情如果启动,成长板块在数据政策真空期阶段,往往有较好的表现。此外,红利资产具备防御属性,在经济基本面改善催化下,阶段性波段机会仍存。
美股(高配):
AI主线+美联储降息预期+中美关系修复+特朗普MAGA政策,预计推动美股持续上涨。(1)市场已充分计入降息预期,宽松交易或延续至年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2)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以及特朗普财政政策支持,美国经济有望软着陆。
二、债券类:
中债(短利率债、长利率债、长信用债、二永债)(中高配);短信用债(高配):
预计明年利率维持震荡行情,10年期国债波动区间在1.7%-2.0%,波段交易难做,票息策略是重点。(1)通胀压力是最大的风险点,若核心CPI同比站稳1%,利率调整压力会进一步放大;(2)央行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基调明确,在需求显著回暖之前央行降息动作以配合为主,一年0-1次为中性预期,过去两年市场已透支较多降息预期,利率很难进一步打开下限;(3)股市慢牛背景下,股债跷跷板压力也对债市形成冲击。 2025年可定义为股债强弱趋势互换的过渡年份;伴随国债收益率绝对水平震荡走低,利率波段幅度也呈同步压缩迹象,利率波段幅度逐步由此前的宽幅波段压降为窄幅波段。
节奏上,预计明年利率N型走势,一季度和下半年调整压力较大,主要受到财政前置和政策预期扰动,二季度债市或有较好交易机会。
城投:在震荡市行情的大判断下,票息资产表现预计优于利率,关注短期品种的配置价值。策略层面建议,(1)结合风险溢价后适度下沉,剩余部分仓位把握超调后的交易性机会;(2)追求主体流动性与性价比;(3)防估值波动,聚焦低波主体;(4)通过3Y城投债做波段操作适当增厚收益。
二永:当前二永已是非银机构投资的第一大板块,较高的安全性、票息和流动性都彰显着较高的市场价值。策略层面建议,(1)博弈3-7Y大行二永债期限利差处于历史高位机会;(2)信用下沉挖掘增厚收益机会:“股份&省级城商行+信用瑕疵+中等久期”、“强区域+小体量银行+高信用评分”。
转债(超配):
权益牛市行情判断下,转债仍具备较强配置价值。建议在风格上均衡配置,科技成长和低价防御并重。转债个券弹性大不如前,建议以波段思维应对个券。我们建议沿着这三条思路挖掘:(1)正股替代高价策略:反内卷的顺周期板块,关注部分落后产能出清的行业;正股成长高波、低溢价率科技行业主线;(2)条款和板块轮动下催化的双低券;(3)存量规模缩量下资金外溢到类底仓券的机会。
美债(高配):
在美联储降息驱动下,10年美债利率预计持续下行50-100bp。特朗普上任后,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问题是第一大问题,只能靠美联储降息来配合,无论是鲍威尔还是其他官员,美联储这一大方向不变,美债利率预计持续下行。
三、商品类:
黄金(超配):
去美元化大背景下,金价长期向上的趋势不变。俄乌冲突等海外地缘政治扰动长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叠加美国政府债务压力导致的弱美元和央行囤金行为,黄金的上涨周期还会持续。
四、外汇类:
美元指数(中高配):
目前全球美元官方储备占比越来越低,去美元化和弱美元的长期趋势还没变,短期美元指数走向关键看日元和欧元等货币的外生扰动。
人民币(高配):
本轮人民币升值主要受到中美利差收窄、出口数据超预期、股指表现强劲等多重影响,预计人民币还会持续升值。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政策或发生超预期的边际变化;2)机构行为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3)国际局势或发生超预期的变化。
作者:覃汉、胡建文、沈聂萍、崔正阳、陈婷婷、章恒豪
全文:3714字 | 15分钟阅读
核心逻辑
1、2025 年是股债表现差异显著的一年,权益在科技主线与反内卷环境下展现出较强韧性;债券在利率绝对水平较低、供需变化与政策预期扰动下呈现底部震荡特征。进入 2026 年,我们更强调“结构性机会”而非“单边预期”。利率债在区间内仍有波动空间,但票息回报的重要性在提升;信用与二永在“资产荒”背景下仍具配置意义;权益端,在全球科技周期叠加国内结构优化的大环境下,具备较强的中长期配置价值。股强债稳、票息打底、结构为先是我们对明年的基本判断。
2、中美关系:今年以来,中美互动呈现“有摩擦但可控、有博弈但可谈”的特征。美国经济从“软着陆”向更均衡的增长态势迈进,宽财政与科技资本开支继续发挥作用;国内方面,出口韧性与政策配合共同提供外部支撑。整体而言,中美关系处在相对稳定的窗口,利于资本市场风险偏好的阶段性修复,也有助于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持续巩固。
3、国内宏观:“反内卷”带动企业盈利改善,服务消费持续扩容,出口对增长贡献稳定,而传统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有所减弱。增长模式正在从“依赖单一引擎”向“多点支撑”转变,这种切换虽然是渐进式的,但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利率难以形成趋势性单边,权益或在产业升级的指引下逐步形成更清晰的主线。
4、流动性:从资金环境、监管导向到交易行为,都显示出平稳宽松但不极端的新特征。短端利率仍受益于同业与银行扩表需求,长端利率则受供给、通胀预期与资产再平衡影响。久期操作难度上升,而具备“利率敏感度较低、收益稳健”的浮息债,可能是容易被忽略但值得重视的一类资产。
5、机构行为:在震荡市中,短久期、高流动性与可预期的票息回报成为多数机构的核心底仓。交易型资金则更加注重节奏与结构,对中长端久期的敏感度有所下降。整体来看,这是一种更理性、也更符合当下环境的配置生态。
6、转债/量化:转债方面,权益韧性,使转债在 2026 年仍具备较好的性价比:供给缩量、需求扩容,叠加权益慢牛。科技成长、低价防御、类底仓券三条线仍然有效。量化方面,我们尝试探索从“利率择时”走向“多资产”,从单一品种走向跨周期与跨资产的组合优化——更强调风控、节奏与择时的综合框架。
研报正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