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环保博主小辛在藏区高原捡垃圾时高反缺氧,幸得路人救助”的新闻悄然刷屏。央视曾点赞的公益博主小辛,两年间带动上千人清理藏区垃圾超100吨,这一次却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上因氧气用尽而陷入险境。而伸出援手的,正是自驾穿越青藏线、正在测试极狐全新阿尔法T5增程版的知名车评人@小刚学长。故事温暖,结局圆满。但作为一个对车极度敏感的路人,我忍不住想问:你们都在感动,只有我注意到救他的那台车吗?——那台在珠峰脚下馈电行驶、却依然能从容供电供氧的“移动氧吧”,极狐全新阿尔法T5增程版。
![]()
一、高原不缺信仰,但缺氧?这台车能“发电”
西藏的美丽与残酷并存。平均海拔5000米,11月的夜晚气温可骤降至零下十几度,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小辛的氧气瓶见底那一刻,若不是小刚学长驾驶的T5增程版及时出现,后果不堪设想。而最让我震撼的细节是:小刚学长直接将随车的氧气设备,接上了T5的外放电接口。
你可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高原,电力就是生命线。极狐T5增程版标配3.5kW V2L外放电功能,相当于一个移动的“高原电站”。它不仅能为氧气机、制氧仪持续供电,还能同时支撑电热毯、电饭煲、投影仪等大功率电器。想象一下:在荒芜的G318国道上,别的电动车为续航焦虑,燃油车为动力衰减发愁,而T5却能在馈电状态下,依然作为一个“移动营地”,为生命设备供电,为寒冷夜晚供暖。它不只是辆车,更是高原上的“移动氧吧”。
![]()
二、不只是能“放电”,更是“高原动力怪兽”
很多人对增程车有刻板印象:城里省油,高原“趴窝”。但T5增程版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它搭载北汽自研的“神擎增程系统”,配合宁德时代专属电池,CLTC综合续航高达1215公里,纯电续航也有215公里。这意味着从成都出发一路到拉萨,几乎可以不加油、不充电。
更关键的是,它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依然保持强劲动力:
- 峰值功率200kW,峰值扭矩365N·m,零百加速6.5秒,即便在馈电状态下也能跑出7.6秒;
- 馈电最高时速≥145km/h,爬坡、超车毫不拖沓;
- 增程器无感启停,启动振动降低33%,噪声差值<1分贝,在高海拔地区依然安静平顺如纯电。
这在G318这种从平原到山地、再到高原的复杂路况中,简直是“降维打击”。别人在爬坡时油门踩到底、发动机嘶吼,T5却依然从容不迫,电驱响应迅速,动力随叫随到。
三、能装下100吨垃圾的车,也能装下一家人的西藏梦
小辛两年带动清理100多吨垃圾,而T5作为他这次“被救故事”中的后勤车,其空间表现也值得一说。车身尺寸4760×1936×1650mm,轴距2845mm,是标准的中级SUV身材。这意味着它不仅能在后座轻松坐下三个成年人,后排座椅放倒后更能形成一个2700mm的超长大床房。
在高原,这不仅是“能装”,更是“能活”:
- 前排座椅一键180度放平,秒变双人床,搭配8点位按摩,缓解高原驾驶疲劳;
- 全车座椅加热,前后排同步温暖,告别“前排暖、后排凉”;
- 18扬声器HIFI天空音乐行宫,配合7.1.4环绕声道,让旅途不再寂寞。
如果说小辛是在“清理西藏”,那T5就是在“守护进藏的人”。
四、我们需要的,正是一台“不矫情”的车
西藏不欢迎“矫情”的车。极狐T5增程版之所以能成为这次救援中的“隐形英雄”,正是因为它:
- 不挑油:92号汽油即可,天南海北说走就走;
- 不怕冷:低温充电功率稳定,-20℃极寒依旧可靠;
- 不虚电:WLTC馈电油耗仅5.18L/100km,每公里成本约0.15元;
- 不妥协:空间、续航、动力、放电,全部在线。
![]()
结语:
小辛说:“高原缺氧,但不缺信仰。” 我想说:“高原不缺信仰,更不缺像T5这样默默守护的可靠伙伴。”当我们为公益博主点赞的同时,也别忘了——那台在珠峰脚下馈电前行、却能随时变身“移动氧吧”的极狐全新阿尔法T5,正用它的实力告诉我们:真正的“全能”,不是在城市里秀参数,而是在高原上,能救人,能供电,能续航,能信赖。如果你也向往远方,或许该开始关注——这台刚刚在青藏线上,默默通过了最严苛路测的“中国首个珠峰移动氧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