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一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另一方面企业也带来了高额利润,但最终,它似乎并没有转移到员工收入身上。
从战略角度来看,我国的产业升级其实是非常成功的。
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入围企业数量从15家增加至20家,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行业入围企业数量从6家增加至9家。传统制造业升级步伐加快,“十四五”以来,工程机械及零部件、锅炉及动力装备制造、轮胎及橡胶制品、水泥及玻璃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等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增长率均超过100%。
在汽车产业方面,更是稳居全球第一。2025年1至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938万台,同比增长31%,渗透率达45%;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960万辆,同比增长36.7%,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多项技术实现突破,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动力电池单体在成本降低的同时,寿命和充电速率都全部提高。
而这些,还只是产业升级的冰山一角。
![]()
数字经济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动能也十分强劲,产业规模已经超过5.8万亿元,并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长率,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也已经位居全球第二。预测到2025年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达到4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将达到35%左右。
可以说,从产业角度来看,我国的产业升级是非常成功的;从新能源汽车再到数字经济,从太阳能发电再到芯片,都迎来了一个非常强劲的突破。
但具体到企业利润上,一些企业利润已经非常高了,但就行业而言,低利润率甚至是亏损,还仍然是一个常态。
在汽车产业上,比亚迪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顶流”,其成功源于技术创新。曾经的“电池厂”如今凭借刀片电池和DM-i超级混动系统等技术重塑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净利润为155.11亿元,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0%。
但比较可惜的是,比亚迪只是其中一家车企,就整个行业而已,我们的利润仍然还非常低。作为对比,以丰田为例,丰田2025财年营收达48.04万亿日元(约2.4万亿元人民币),与我国7大车企营收总和基本持平,但具体到利润上,丰田2025财年净利润是2364亿元,这个数字比我国七大车企(比亚迪、上汽、广汽、长安、吉利、长城、北汽)加起来还要高。
换句话说,七大车企加起来和丰田营收总和基本持平,但具体到利润上,加在一起还没有丰田一家利润高。
说完了汽车产业,我们再来看看一个特殊的市场,无人机。
大疆是无人机市场的“一哥”,牢牢占据着全球70%以上份额。其飞控系统和影像技术是成功关键,飞控系统不断优化算法和硬件,让飞行更精准平稳;影像系统走在行业前列,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大疆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研发人员超总员工30%,其深圳研发中心设施尖端。2025年大疆全年营收预期900-950亿元(同比+12%-18%),净利润130-140亿元。
可以说也是一家净利润百亿元的大公司,这也是我国产业升级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放眼全球也没有竞争对手。
再然后就是京东方。2025年上半年京东方实现营业收入1012.78亿元,同比增长8.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47亿元,同比增长42.15%。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5.48亿元,同比增长7.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03%。
京东方作为一家老牌制造业企业,这几年的发展也非常健康,属于营收千亿的头部企业。
![]()
从结果来看,我们的产业升级是非常成功的,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现阶段来看,利润有一些差异,一些企业利润较高,一些企业没利润,甚至一些行业还面临着亏损,例如光伏。
我们为什么要实现产业升级?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高附加值的产业,能够带来更高的利润,从而反哺员工,当员工收入高了,那么他们就会去消费,从而又反哺整个社会。
这是我们产业升级最根本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关注企业利润,并着重关注企业利润是否给到了员工身上。
从代表性企业来看,产业升级带来的高额利润确实部分反哺到了员工身上,但也存在明显分化,比亚迪的AI驾驶开发领域总包82万,研发人员人均25.81万,但流水线工人年薪仅7-10万,这个薪资是符合流水线作业水平的,但是否符合汽车行业水平,则是一个未知数。
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化更多是岗位本身的原因,似乎也并非公司造成的,正如某位企业家所说,薪资给高了,其实并不利于员工奋斗,我想这也是一些企业对普通岗位提供薪资较少的原因。
最后就是和德国日本比较。当年德国通过市场经济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实现产业升级,但这几年德国也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上半年,德国汽车制造业电动化转型迟缓,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宝马、奔驰、大众等主要车企利润普遍大幅下滑。
大众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大幅下滑33%,至67亿欧元,税后利润下降超过38%。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德国7月工业新订单环比下降2.9%,为连续第3个月下滑。
曾经让德国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今天反而受到了最大冲击。
![]()
然后就是日本。从去年开始,日本各大企业集体宣布上涨工资,三得利控股决定在2025年将员工的总收入上调约7%。目前日本劳动年龄人口连续15年减少,2025年护理行业缺口将达32万人,建筑、物流等行业求人倍率(职位与求职者比率)甚至高达7.7。
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反而有那么一丢丢走出失去的三十年感觉。
总的来看,我国的产业升级大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并且目前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大疆、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企业的不断成功,都标志着我国产业升级是伟大正确的。
不过目前的产业升级,和我们所设想的还不完全一样。例如利润分配不均,高端人才收入丰厚,但基层员工收入增长有限,这些问题,在未来应该都会得到妥善解决。
目前来看,我国还尚未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升级-利润增长-全民共享”良性循环,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我国产业升级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应该也会进一步完善利润分配机制,让更多人分享产业升级的红利。
对我们来说,这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