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的时候,国共亲密无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某些家族的亲人会投身不同的阵营。陈毅家里就是这么个情况。陈毅在解放军中地位高,而他的兄弟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也同样不低,其中有一位是中将,另外的两个为少将。不过双方政见不同,就免不了争吵,由于陈毅属于能说会道的那种,每次的争论他都能够让兄弟们哑口无言。虽然分属于不同的阵营,可后来却又同归一处,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这也是最好的结局。
![]()
陈毅是四川人,有六同辈兄弟。而投身国民党阵营的三个兄弟,一个是堂哥,另外两个一个是亲哥,一个是亲弟。尤其是他的堂哥还是蒋介石的副官。这三个人在年龄上同陈毅相差不大,所以他们对陈毅后续的发展道路有很大的影响。1918年兄弟四个都进入了留法预备学校,最后去法国留学的就是陈毅与自己的亲哥。在来到法国后,兄弟二人就开始勤工俭学,不过在他们还没有完成学业时,就遭到了法国当局的驱逐。这也是因为陈毅参与了共产党的游行活动。
这次的留学经历让陈毅开始思考新的救国路,1922年有了蔡和森的引导,陈毅加入共青团,第二年他就去了北京的中法大学学习,后来就又成为了共产党员。而这也代表陈毅的革命之路正式开始。可是陈毅的那几个兄弟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堂哥与亲哥在1925年考进了黄埔军校,成为了五期学生。在国共合作期间,兄弟三人还能够聚一聚,不过在政见上他们还是有不同见解的,可这也无伤大雅。
![]()
可是1927年随着蒋介石的野心暴露,反革命浪潮开始,这也就导致三兄弟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亲哥曾经劝说过陈毅,让他赶紧脱离了共产党,却遭到了陈毅的反对,且陈毅将自己的想法直接说了出来,把自己的亲哥都给说哭了。
堂哥明白知道陈毅的性格,既然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就算是强行将其拉过来,陈毅也不会妥协,反而会伤了他们兄弟之间的情谊,倒不如自己走自己的,后果是什么样的全凭造化了。于是他们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堂哥去了上海加入国民党部队,亲哥则去了刘存厚的部队,至于陈毅则准备去南边,参与南昌起义。而当他们再次见面就是在1929年了。
![]()
1929年陈毅在经历大柏地战役后,就带着部队住进一个地主的家里,并且在报纸上看到亲哥的事情,且他已经成为刘存厚在上海的代表,军衔为少将。陈毅就想着联系上亲哥,也许之后会需要他的帮助。到了8月份,陈毅受红四军前委任命,要去上海进行工作汇报。而在陈毅从香港转船到上海的时候,他就让人给亲哥带了封信。当时上海除了有陈毅亲哥外,还有其堂哥,两个人在国民党内担任重要官职,所以人脉广。
8月26日,他们就想办法引走码头的稽查队,让陈毅顺利到达旅馆。两个哥哥都担心陈毅的安全,所以就专门为他租了个房子,还帮忙打掩护。对于哥哥们的维护,陈毅很感激,不过他还是说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他们不要管,而他们的事情自己也不过过问,见面只谈兄弟情,不说其他。
![]()
有了哥哥的帮助,陈毅在上海的任务顺利完成,且平安离开了。陈毅在我党的地位不断提升,可是陈毅的两个哥哥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且对国民党与军阀内部的腐败很是厌恶,最后还帮助解放军解放很多地区,且阻止国民党对国家的迫害。他们也算是站到了人民这边,为国家建设出力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