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家万亿农商行构建了独特的三层价值体系,为各项业务注入了充足的价值增长动能。
· 来源:轻金融 作者:尚志科
近年来,中小银行的经营环境日益严峻,面临盈利能力下滑、市场份额被挤压、资产质量承压等压力。如何于强者环伺的夹缝中开辟差异化道路,成为中小银行破局的核心命题。
在区域性银行中,部分机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上海农商银行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家。2025年三季报显示,该行资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同业前列,上市以来净利润连续实现正增长,不良贷款率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内。这份成绩,是该行大力推进“抓执行、强管理、炼内功”工程,注重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特色培育的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农商行并未止步于眼前,而是带着中小银行少有的长远视角,积极对标市场和先进同业,提出打造“百年老店”的长远目标。对此,上海农商银行是如何布局的?
01
韧性彰显:
锚定“百年老店”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低利率、低利差、低费率”的行业新周期下,银行业的发展逻辑正经历深刻重塑,这无疑考验着各家银行的内功修为。
求变创新,才有未来。2025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聚焦三大核心战略,深耕五大金融服务体系,坚定不移执行“做小做散”经营策略,全面提高专业化经营能力,以精细化经营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的动态平衡。
首先,是经营业绩整体良好,规模实力稳步增长。截至9月末,上海农商银行营业收入198.31亿元,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资产总额15580.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其中贷款与垫款总额7673.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集团负债总额14278.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0%,吸收存款11376.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1%。
![]()
非息收入增长较为亮眼。截至9月末,上海农商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53.70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保险中收实现稳中有升,代销理财规模和中收均同比增长。该行正不断优化AUM结构、大力推进代客业务、进一步提升对市场走势的前瞻性研判能力,推进非利息净收入高质量发展。
其次,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2025年9月末不良率为0.97%,上市后不良率持续保持在1%以下,长期处于行业较好水平。拨备覆盖率340.10%,风险抵补能力充足,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护城河。
上海农商银行稳健的业绩表现获多家权威机构认可。中信证券认为,该行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平稳,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三季度手续费业务改善积极,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资本充足水平保持良好,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行业领先,维持“增持”评级。华创证券认为,上海农商银行前三季度业绩稳健正增,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中期分红率保持33%的较高水平,股息率较高(约5%),具有较好投资价值。
战略方向与定力,决定了一家银行的转型成败。
对于上海农商银行来说,2025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不仅是改制成立20周年,是2023—2025年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下一轮战略方向之年。该行积极对标市场与先进同业,锚定打造“百年老店”的目标,有望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征程。
02
资本充足率领先,
高分红护航长期价值
在银行业发展模式深刻变革的背景下,通过盈利积累、资本高效配置实现的内生增长更具可持续性,也更能体现银行的经营质效。这一趋势正深刻重塑着银行业的竞争逻辑。
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敏锐洞察并积极把握这一趋势,将强化资本管理、驱动内生资本可持续增长置于战略核心。一方面,坚持发挥资本引领作用,引导资本向普惠、绿色、科技、三农、养老等重点领域倾斜;另一方面,坚持将资本内生积累作为主要资本补充方式,保持盈利水平健康平稳、拨备水平充足合理,为科学制定分红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这一战略选择的成效,在资本充足率指标上得到充分验证。9月末,上海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16.87%,一级资本充足率14.5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49%,轻金融统计发现,该行三大数据均位居同业前列,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处于最高水平,为集团进一步加大信贷资产投放,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提供了重要支持,更凸显了内生增长的价值。
稳健的经营业绩、资产质量、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也成为保持高分红的底气。继2024年率先在业内实施中期分红后,该行2025年中期分红力度持续增强。公告显示,上海农商银行已于近期率先实施完成2025年中期现金红利派发,此次中期分红比例达33.14%,切实践行投资者回报承诺,展现了上市公司的责任与担当。
自2021年上市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已累计分红达188.44亿元,为IPO募集总额的2.20倍,相较同期A股上市银行处于领先水平,上市以来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30%,稳定且持续的分红政策不仅彰显了银行对股东的诚意,更凸显了其强劲的盈利兑现能力。值得关注的是,该行的股息率持续位居同业前列,成为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的显著优势。
权威机构与资本市场的认可,进一步印证了其战略成效与长期价值。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度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评价结果,上海农商银行连续五年获评城区农商银行综合评价第一。今年上半年,上海农商银行入选沪深300指数与上证180指数两大资本市场核心指数的样本股,折射出其深化国企改革与重视市值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有望推动公司价值与市场估值实现稳步、长期增长。
03
战略深化:
驱动价值创造新生态
不唯规模论,已经成为整个银行业的共识。更多银行开始在战略规划、差异化竞争、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积极布局。上海农商银行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其近年来顺应趋势聚焦业务差异化与特色化发展,其经营模式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红利,从而推动实现真正具有可持续性的内涵式增长。
一家银行秉持什么样的发展观、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折射的是担当和格局,也直接决定了一家银行应对变化变局、稳步向前发展的能力与潜力。这一认知,构成了上海农商银行战略选择的深层逻辑。
“打造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是上海农商银行的企业愿景。这一愿景不是口号,而是融入了经营与实践中。正如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力所言,“以服务创造价值,更深入、更充分地回应人民的期盼和诉求,不与民争利,担当社会责任,增进民生福祉,先义后利。”
基于此,上海农商银行还大大拓宽了价值创造的内涵,构建了独特的三层价值体系,层层递进覆盖客户全场景需求,为各项业务注入强劲的价值增长动能。
![]()
第一层是为客户提供功能型价值,满足客户支付结算、财富保值增值、融资、风控等核心金融需求,扎实做深银行服务的“基本盘”。
在财富管理领域,该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零售转型战略,实现零售金融资产与客户规模的同步增长。截至9月末,该行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8414.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0%;个人客户数(不含信用卡客户)2617.1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82%,客户基础持续夯实;其中非储蓄AUM余额2514.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3%,凸显了良好的财富管理转型成效。
在普惠金融领域,创新特色服务产品与服务模式,截至9月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1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9%;普惠小微贷款户数5.8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0.64万户,服务覆盖面与可得性同步提升。
第二层是为客户提供专属型价值,通过将产品与服务延伸至客户的生态圈与产业链,解决客户的差异化痛点,这是突破同质化的“关键招”。
在科创金融领域,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农商银行着力构建开放化、多元化的科技企业赋能生态,截至9月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占比81.06%;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4662户,较上年末增长8.98%;在绿色金融领域,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底色的银行,截至9月末,该行绿色金融资产规模达到993.49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643.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1%。
第三层是为客户提供情感价值,以“好金融”理念强化社会功能,通过情感链接深化客户认同,不断突破金融服务边界。
针对上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特点,上海农商银行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非金融领域,通过“心家园”公益服务项目,为老年客户创造情感价值。截至9月末,该行已建成1033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120余个老年大学教学点,开展特色活动超5000场,将健康关爱、老年大学、社区舞台等八类服务融入社区生活,通过精神层面的陪伴与关怀,打造养老金融赛道的核心优势。
在同质化日益加剧的市场,“跳出金融做金融”已成为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上海农商银行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当一家银行完成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从产品中心到客户中心、从单一价值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的转变,有望在市场变局中构筑可持续的长期竞争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