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寒意渐浓,宁陕县关一社区的广场上却暖意涌动。11月18日,宁陕农商银行一辆满载便民服务与金融关怀的“金融服务车”缓缓驶入社区,以“金融服务车 送服务到身边”为主题,将金融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用脚步丈量普惠金融的深度,用行动传递为民服务的温度,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
一早,移动金融服务车刚停稳,工作人员便迅速行动:搭展板、摆桌椅、调试移动终端,不一会儿,“金融服务车”便正式“对外营业”。“以前取养老金得往网点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真是省了不少事!”年过七旬的王大爷手持刚取的现金,看着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模样,脸上笑开了花。
![]()
这辆“移动金融服务车”虽小,却“五脏俱全”——全套移动终端、身份证读卡器、现金箱等设备一应俱全,可精准对接居民金融需求:从日常的取现、转账汇款,到关乎民生的社保医保缴费,再到实用的账户查询、密码重置、客户信息维护,甚至残损币兑换、贷款还款等业务,均能在车内高效办理。工作人员深知老年群体对金融服务的特殊需求,全程放慢语速、轻声讲解,用通俗的语言替代专业术语,手把手协助填写单据,让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老人都能“听得懂、办得顺”。办理完业务的居民,还能收到一份精心准备的小礼品,一份份小惊喜,让金融服务更添温情。
业务办理如火如荼,金融知识宣传亦同步升温。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化身“金融知识宣传员”,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远离非法集资、反假币、反洗钱等重点内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演示、案例讲解等方式,为居民送上“金融安全课”。“大家看,真币领口处有明显的凹凸感,假币大多比较平滑……”工作人员手持人民币,一边演示辨别技巧,一边细致讲解,居民们纷纷凑近观察、上手触摸,在实践中掌握假币识别方法。针对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等高发诈骗场景,工作人员结合近期典型案例,拆解骗局套路,反复强调“不听、不信、不转账”的防护原则,筑牢居民财产安全防线。同时,现场还融入普法宣传,重点解读《民法典》中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条款,让法治意识与金融安全意识一同扎根居民心中。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宁陕农商银行各部门的协同发力:电子银行部、信息管理部提前统筹,敲定活动细节、对接服务车辆;城关支行主动对接社区村委会,通过微信群通知、村务公告等方式广而告之,确保有需求的居民“不错过、能找到”;营业部柜员熟练操作、高效办理业务;保卫部全程护航,保障现金与设备安全。据统计,活动当天累计服务居民150余人次,办理各类金融业务96笔,发放宣传手册230余份,用实实在在的服务成效,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
“金融服务车不仅提供‘移动的金融服务’,更是‘连心的业务桥梁’。”宁陕农商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秉持普惠金融理念,让移动金融服务车常态化“驶”向更多社区与乡村,不断完善“固定网点+移动服务”的便民体系,以更贴心、更便捷、更温暖的金融服务,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普惠金融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为地方民生发展注入更多金融动能。(王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