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当普通人为了房贷、车贷,娶妻生子焦头烂额时,一场关于200亿遗产的“弃权”大戏正在上演。
![]()
他的家族不仅没有发生任何争夺财产的丑闻,而且他留下的238亿资产,四个儿女都表示不要。
甚至在父亲弥留之际,四个子女没有一个在其床前尽孝。
![]()
人这一辈子,怎样才算圆满?
这看似光鲜的表面下,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
引言
2014 年 1 月 7 日,香港养和医院传来消息,107 岁的邵逸夫离世。这位被称作 “六叔” 的企业家,缔造了影响华语娱乐业数十年的 “邵氏王国”,其离世引发全球华语圈悼念,TVB 当天临时调整节目,播出邵氏经典影片片段。
![]()
更受关注的是他的遗产安排。据香港税务局与邵氏集团披露,邵逸夫留下 238 亿港元资产,包括 TVB 26.4% 股份、邵氏大厦物业及海外投资等。但他的四个子女 —— 邵维铭、邵维钟、邵素雯、邵素云,均通过律师声明放弃继承权。
且在邵逸夫弥留的最后三个月,子女无一从海外返港尽孝,最终由第二任妻子方逸华与邵氏老员工陪伴其离世,这种情况与传统华人家庭伦理形成反差,引发外界对邵家关系的讨论。
![]()
邵逸夫的两段婚姻
邵逸夫于 1907 年 10 月 4 日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一个商人家庭,家中排行第六,故得名 “六叔”。他的父亲邵玉轩是当地有名的布商,还经营着一家钱庄,家境优渥。
1925 年,18 岁的邵逸夫受三哥邵仁枚邀请,前往新加坡协助打理家族刚起步的电影发行生意,从此踏入娱乐行业。
![]()
彼时,华语电影尚处于默片时代,邵氏兄弟从租赁影院、发行影片做起,逐步在东南亚建立起电影发行网络,1930 年还推出了邵氏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引发市场轰动。
![]()
1952年,邵逸夫在夜总会邂逅18岁歌星方逸华,随后将其纳入邵氏影业担任采购员,逐步培养为高层,这一举动引发子女强烈不满——方逸华比邵维铭小两岁,却以“妾室”身份介入家族事务,甚至染指企业决策,而这也是导致父子关系不和睦的原因之一。
![]()
1958 年,邵逸夫从新加坡移居香港,在九龙清水湾买下大片土地,建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与邵氏制片厂,正式开启香港电影事业。
此后二十多年里,邵氏电影推出了数百部经典影片,不仅垄断香港电影市场票房,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培养出林青霞、王祖贤等一代影星,奠定了香港 “东方好莱坞” 的地位。
![]()
1967 年,邵逸夫又联合利孝和等人创办 TVB,推出《欢乐今宵》《射雕英雄传》等经典电视节目,让 TVB 成为香港电视行业的龙头,甚至影响了整个华语地区的电视文化。
![]()
子女的成长与远离
长子邵维铭幼年在新加坡生活,中学后赴英攻读工商管理,本是家族企业接班人选,却因父亲与方逸华的情感纠葛彻底决裂,毕业后留新加坡发展航运、地产,现为新加坡船务公司董事长,除商务外极少返港。
![]()
次子邵维钟曾入邵氏负责美术设计,两年后赴美国学艺术,留纽约开画廊,2000 年后极少回港,连邵逸夫 100 岁寿宴也未出席。
长女邵素雯赴加留学后定居多伦多,嫁当地医生,专注家庭;次女邵素云 1945 年生,随姐赴加定居温哥华,从事教育,两人均与商界、娱乐圈隔绝。
![]()
子女与父亲的疏离,一方面因邵逸夫专注事业,TVB 黄金期每天工作超 14 小时,无暇陪伴;另一方面子女成年后远离香港,选择独立人生,与父亲事业方向不同,互动渐少,最终缺席晚年。
238 亿遗产的去向
邵逸夫 1973 年成立 “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初始资金 1 亿港元。此次 238 亿遗产中,180 亿按遗嘱注入基金,30 亿留给方逸华,28 亿用于偿还邵氏债务与员工福利。
![]()
邵逸夫生前慈善捐赠颇丰,1985 年起向大陆教育领域捐赠超 47 亿港元,建近 3 万栋 “逸夫楼”;医疗领域捐建 500 多所医院,还设 “邵逸夫奖”,奖金 100 万美元,被誉为 “东方诺贝尔奖”。
子女放弃继承,既因尊重邵逸夫安排,也因自身经济稳定。邵维铭个人资产超 10 亿新元,邵维钟靠画廊经营无忧,两女嫁入优渥家庭。邵维铭 2014 年接受采访时称:“父亲一生做有意义的事,我们希望他的慈善事业继续下去。”
![]()
方逸华延续事业与慈善
邵逸夫去世后,方逸华成为他事业与慈善的主要继承者。
当时已 80 岁的方逸华,继续担任 TVB 非执行董事与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主席,她严格按照邵逸夫的遗嘱管理资产,确保 TVB 的稳定运营,在 2015 年 TVB 股权变动时,她代表邵氏家族持股,避免公司控制权落入外部资本手中。
![]()
另一方面,她持续推动慈善信托基金的捐赠工作,2015 年至 2018 年期间,基金累计向中国大陆教育领域捐赠 12 亿港元,新建 “逸夫楼” 800 多栋,还在香港设立了 “方逸华教育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就读大学。
方逸华本人生活极为节俭,她住在香港邵氏大厦顶层的公寓里,面积仅 120 平方米,日常出行仅乘坐普通轿车,从不佩戴名贵珠宝。
![]()
她曾对身边人说,“六叔一生简朴,我不能辜负他的信任”。2018 年 11 月 22 日,方逸华因肺炎在香港养和医院去世,享年 84 岁。她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将自己名下的 30 亿港元资产全部注入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进一步壮大了基金规模。
截至 2024 年,该基金规模已超过 300 亿港元,每年捐赠金额超过 10 亿港元,继续在教育、医疗领域发挥作用,成为华语地区规模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之一。
![]()
结语
邵逸夫的一生,是商业传奇与慈善情怀的结合。238 亿遗产无人继承、子女缺席送终,看似特殊,实则是他个人选择与家庭理念的结果。
子女以自身方式尊重父亲意愿,方逸华则延续其事业与慈善理想。如今 “邵逸夫” 已超越 “富豪” 标签,成为 “公益” 象征,他留下的不仅是 “逸夫楼”,更是 “用财富做有意义的事” 的精神,这段人生故事也成为华语世界独特的记忆。
官方信源链接: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官方纪念邵逸夫页面:
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官方网站及 2014-2024 年捐赠报告:
香港《大公报》2014 年 1 月 8 日《邵逸夫逝世享年 107 岁 一生传奇影响华语影坛》: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4 年 1 月 10 日《邵逸夫长子邵维铭:父亲的慈善精神将延续》:
邵逸夫奖官方网站及历届获奖名单:
香港《明报》2018 年 11 月 23 日《方逸华病逝享年 84 岁 捐全部资产续邵逸夫慈善遗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